奔赴一场与书的约会——凌云读书会十年历程侧记

遥歌

<p class="ql-block">文/遥歌,图/罗小凤,黄翠翠及各位文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人读书不如一帮人读书有氛围,有收获。凌云有一群人,</span>读了一本好书,分享一个故事,让更多的人想读这本书,去读这本好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翻开记忆,就遇见昨天我们这帮人一起读书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2015年6月15日,我们书友第一次相聚是在巴林农庄</p><p class="ql-block">梅雨时节</p><p class="ql-block">大雨倾盆</p><p class="ql-block">怎阻隔得了我们相聚的脚步</p><p class="ql-block">聚巴林</p><p class="ql-block">我们聊聊书吧</p><p class="ql-block">我们聊聊书</p><p class="ql-block">巴林竹屋文字香</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18日</p><p class="ql-block">我们第二次书友相聚是借用泗水河派出所会议室,参加人员有:罗南、向志文(特邀)、杨再礼、姚金桃(遥歌)、戴道华、覃艳兰、杨彩菲、黎创英、何桂叶、祝明贵。</p><p class="ql-block">话谈散文的创作及创作散文必须注意问题,散文必须达到的意境。以我县当前比较优秀的三篇散文为主论,罗南的《豁口》、何桂叶的《头上春秋》、覃艳兰的《基因奇妙》。</p><p class="ql-block">这次聚会,我们确定了搞一个“聊聊书吧”,每月或者两月开展一次,轮流主讲,互相交流,互相触进。</p> <p class="ql-block">罗南,聊聊吧的组织者、策划者,实践者,从这一天开始,凌云聊聊书吧正式开“吧”。</p><p class="ql-block">罗南:写东西是一种成长的过程,要走出自我才能大气,用全部的器官来写,写深,写透,不要急着结束,写东西要虚实结合……</p> <p class="ql-block">向志文:我们要把爱读书,有文学梦的人聚拢起来……</p> <p class="ql-block">何桂叶:好的散文语言要有诗的韵味,一篇好的散文什么评论都是多余的,唯一的就是读,细读,慢慢读,选感兴趣的书读</p> <p class="ql-block">黎创英:看了你们的散文,我也想写散文了,我困惑,怎么把诗的语言转化成散文的语言呢?</p> <p class="ql-block">遥歌嘛,好好听讲,虚心学习,写在纸上,记到心里</p> <p class="ql-block">聚后,我们每个人都在QQ空间抒发自己的感言,此截图是杨彩菲的感言,她思路敏捷,嘁嘁嚓嚓就写了一长篇,把我们每个人的特点都描述进去了。我看后很佩服,就转在我的QQ空间收藏起来了。十年后的今天派上用途啦!</p> <p class="ql-block">2016年2月27日,这次我们一起聊书是在向志文主席的“陶然居”进行的。</p><p class="ql-block">罗南总结了2015年的文学协会活动情况及2016年文学协会的打算:</p><p class="ql-block">一是文学协会开展的活动</p><p class="ql-block">二是文学协会取得的成绩</p><p class="ql-block">三是文学协会团体温暖</p> <p class="ql-block">摘录几句罗南的“团体温暖”:</p><p class="ql-block">在凌云文学——聊聊吧里,大家读到的好文学作品都会转到群里分享,并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对文友们贴出的原创作品能指出不足,所有的争论都是就事论事,在聊聊书吧里,形成坦诚、团结、互相的良好氛围……</p> <p class="ql-block">市文联马元忠副主席时刻关心着凌云文学协会的活动,我们文友几次相聚,每个人都欢呼雀跃,纷纷在QQ空间发感言,晒图片,惹得马副主席也在QQ空间发了一篇感言,被罗南看到了,转到我们聊聊书吧群,这下这伙人真火🔥:</p><p class="ql-block">凌云那一伙人</p><p class="ql-block">只能怪你们处事不计后果了</p><p class="ql-block">吃了,喝了,聊了这不就完了吗?可你们依然意犹未尽,一个二个地还要把照片晒出来,这就难免不遭人妒忌了。</p><p class="ql-block">私款吃喝的由头成百上千,可你们偏偏以文学的名义,让我怎么说你们好呢?</p><p class="ql-block">再说你们这一伙的其中几个吧,发起者是罗南吧?</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坐下来,我们聊聊书吧,聊什么书?分享什么书好呢?那就从读获得过矛盾文学奖作品开始聊吧。</p><p class="ql-block">聊聊书吧语:</p><p class="ql-block">对于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坐拥书堆是一种幸福。这里的书,你读过几本呢?如果读过,不妨来这里说说你的见解,如果没有读过,不妨来这里听听别人的见解。凌云文学聊聊书吧读书分享会正火热进行中。未来的日子里,有你,有我,有大家。因为书,我们同在。</p> <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晚,宣传部会议室</p><p class="ql-block">凌云读书会:</p><p class="ql-block">王峰主讲</p><p class="ql-block">凌云文学聊聊书吧开张已近三年,一群热爱读书的人,创办了一个读书分享会,并别出心裁地取名为“聊聊书吧”。今晚,“聊聊书吧”聊的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聊的是阿来的《尘埃落定》。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计划是,在未来一年内,分享完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读书是为了静下来,寻找到自己灵魂的归依。读经典,读名著,目光穿越之处,我们能看到更远……,</p> <p class="ql-block">  2016年11月晚,宣传部会议室</p><p class="ql-block">路艳主讲</p><p class="ql-block">今晚主讲的专业和深刻,无需用更多语言去描述。路艳的解读,像一片辽阔的海,你能看到磅礴,你还能看到细节。有关于一个人的情怀,胸襟,视野,以及对历史,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今晚,我们什么都不说,只静静聆听。</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借用政协小会议室</p><p class="ql-block">杨彩菲主讲</p><p class="ql-block">凌云读书会: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读什么?</p><p class="ql-block">彩菲以她清晰的条理、细腻的表达以及独到的见解完成了对《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分享。从对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心得分享到对凌云本土作品的赏析,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一部长篇小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截图是我听了彩菲的分享后,我马上去买了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来看,看了一半,随手在QQ空间留下的几句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8年05月22日 18:17 ,宣传部会议室</span></p><p class="ql-block">凌云读书会:从《明朝那些事儿》——梦回明朝</p><p class="ql-block">吴文卿主讲</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听听主讲人都讲了什么</p><p class="ql-block">2005年4月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的说史风格迅速掀起了大众读史热潮,也因此成为《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今晚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部《明朝那些事儿》,就是在易老师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读书会临结束,主持人黎创英诗人即兴作诗一首在会上宣读:</p><p class="ql-block">明朝到今</p><p class="ql-block"> 明朝那些事儿</p><p class="ql-block">是一个长不大的句号</p><p class="ql-block">每个皇朝演绎了不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像一枚针</p><p class="ql-block">牵引着后人</p><p class="ql-block">穿越了历史的隧道</p><p class="ql-block">奏折的宣读</p><p class="ql-block">转身</p><p class="ql-block">暗藏着争权夺利 </p><p class="ql-block">沙场上的兵荒马乱</p><p class="ql-block">后宫的莺歌燕舞</p><p class="ql-block">芙蓉色的笑意</p><p class="ql-block">遮掩不了勾心斗角</p><p class="ql-block">十指扣松了</p><p class="ql-block">那年的</p><p class="ql-block">江山已摇摇欲坠</p><p class="ql-block"> 今日</p><p class="ql-block">你和我</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哪位王子的后人</p><p class="ql-block">潜伏在笔下的章节</p><p class="ql-block">延续一个不老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听了文卿对《明朝那些事儿》的分享,我也想去读这套书,但又觉得这套书“事儿”太多了,那么一大堆,哪时候才看得完?罢了,歇一边去吧。</p><p class="ql-block">我家读小学的小宝特别喜欢历史故事,看了那些零零星星的历史故事后觉得不够,叫我帮买了《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不久他就看完了,看完后还要放在床头,睡觉前又翻翻,上初中了又背一本去学校看。我说,呀,这套书就那么吸引人吗?拿来,给老妈也欣赏欣赏。</p><p class="ql-block">读着这套书,我有时候和小宝交流,有时候嘛一边读,一边去“凌云文联”公众号翻阅凌云读书会吴文卿的讲稿:《明朝那些事儿》——梦回明朝,觉得他看得细致,讲得真好。</p> <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16日晚,县委宣传部会议室,我作为主讲嘉宾,分享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肖江虹的《蛊镇》</p> <p class="ql-block">我买到肖江虹的《傩面》这本书,书里面有《蛊镇》《傩面》《悬棺》三篇。我看了这三篇后,觉得《蛊镇》的神秘感有趣。肖江虹是贵州人,书里的语言有很多与我们凌云汉族方言相似,读着读着,字里行间那种亲切感荡漾心底,<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野的味道飘香而来。分</span>享这篇文章我就决定用凌云汉族语言来讲,不用课件,也没有投频,就凭着一张嘴,控制声音的频率忽高忽低,有时候神态又来点故弄玄虚,把书友们的心带到那个遥远而神秘的“蛊镇”……</p><p class="ql-block">咦,你不要说,这种讲故事式的分享方法还真有点引人入胜,精彩之处惹得书友们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看,我的分享会主持人秦萍的神态,你就知道她与我步调一致了。</p> <p class="ql-block">不信?请去翻阅凌云文联微信号,2018年11月17日发的凌云读书会:不一样的遥歌,讲述不一样的故事。里面的表情包是不是如下的。</p> <p class="ql-block">  2019年7月28日晚,此次读书分享会由向志文主持,杨再礼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他新近正式出版发行的小小说集《一只瓢虫的命运》的创作历程,讲述每个人的生活里都藏有小小说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主讲嘉宾:杨再礼,主持人:向志文)</p><p class="ql-block">杨再礼</p><p class="ql-block">我个人认为:如果把文学比成一条承载着历史的巨龙,那么长篇小说是它的骨身,散文是它的肌肉,诗歌则是它的眼,作为小小说,我想它应该是这条巨龙的爪子。</p><p class="ql-block">从几个方面来分享小小说的创作:</p><p class="ql-block">小小说就藏在你的生活里</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新型的小小说</p><p class="ql-block">给小小说取一个好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如何发现小小说种子</p><p class="ql-block">小小说要有玲珑感</p><p class="ql-block">让小小说跟着时代去</p><p class="ql-block">听听别人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最后借用《北京人在纽约》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热爱生活,就把她写进你的小小说,让你的爱永远的存在,让它温暖身边每一个人。如果你痛恨生活,就把她写进你的小小说,让你的恨永远的存在,让你的痛苦得以释放。</p> <p class="ql-block">2019年8月29日,凌云书城开张,飘舞的彩条召唤凌云读书会到书城里开展,我们的“聊聊书吧”终于告别了四处流浪找场地落脚聊书的窘迫,有了正式的场地,固定的“聊吧”。“我们聊聊书吧”变成了“凌云读书会”,闪亮登场。</p> <p class="ql-block">储藏精神粮食的宝库向我们敞开了大门,走,让我们进去闻闻书的香味</p> <p class="ql-block">我心心念念的《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正在向我微笑,向我招手</p> <p class="ql-block">摸摸书页</p><p class="ql-block">忽然忘记了柴米油盐</p><p class="ql-block">低头细看你的样子</p><p class="ql-block">最是销魂</p><p class="ql-block">期待拥你入怀</p><p class="ql-block">眯着眼看一行</p><p class="ql-block">看一行笑盈盈</p> <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17日晚,这次读书会由我主讲凌云籍作家曾平标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探索这条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形成之路。</p><p class="ql-block">这篇报告文学获评央视2018年度“中国好书”、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此外入选中宣部“优秀现实题材出版工程”。</p> <p class="ql-block">阅读这本书,我是受好奇心驱使而看的,想象不出茫茫大海上怎么建设一座55公里的跨海大桥呢?</p><p class="ql-block">全书洋洋洒洒42万字,分四个部分:</p><p class="ql-block">一、情牵梦萦</p><p class="ql-block">二、风正扬帆</p><p class="ql-block">三、云水激荡</p><p class="ql-block">四、与桥同行</p><p class="ql-block">解答了我的疑惑。</p><p class="ql-block">分享时,因为内容太多,我只摘选本书的第三部“云水激荡”中的第十四章 “挑战不可能”来分享。</p><p class="ql-block">这部分主要讲沉管的建设。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 有6.7公里的海底通道,要安装沉管,沉管是什么呢?沉管就是埋在海底的用钢筋混泥土做成的通道,长 6.7公里的沉管分为33节,每节重8万吨,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双向六车道。沉管先在预制厂制作好,再一节一节地用拖轮拖航到安装地点,将这样一个钢筋巨物放入伶仃洋水下40多米深处,一节一节连起来,就成海底通道了。</p><p class="ql-block">33节沉管的安装,E15节安装遭遇了三次浮运,两次返航的困境,第二次返航时,老总,工程师,技术员,工人,全部哭做一团……太累太难啦</p><p class="ql-block">第三次运出才按安装成功。</p><p class="ql-block">读这一章节,读得揪心,建设者们哭泪成团,我的心也跟着酸楚。</p> <p class="ql-block">遥歌读书分享会亲友团</p> <p class="ql-block">单位同事特意来为我助威,暖心窝啊</p> <p class="ql-block">《中国桥》分享会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向志文先生,是我们读书会的掌舵人,这十年间他作了几场分享:</p><p class="ql-block">2016年10月7日晚分享《许茂和他的女儿们》</p><p class="ql-block">2817年10月22日晚,分享:你所知道的岑云汉和你所不知道的岑云汉</p><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14日晚,分享《泗水年华》</p><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29日晚,分享他本人所著的科普读物,史上第一本系统介绍凌云白毫茶的专著《中国名茶·凌云白毫茶》</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21日晚,凌云读书会向主席分享《凌云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他结合自己的编撰经历,通过大量历史图片及直观明了的文字向广大书友展示了凌云的百年发展史,展示了凌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解放家乡、建设家乡的艰苦奋斗历程及在党的关怀、帮助下凝心聚力,撸起袖子战胜贫困、振兴乡村,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1日晚,由中共凌云县委宣传部、凌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凌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凌云县新华书店协办的“诵读经典演绎百年华章——凌云县文艺界庆祝建党100周年诗歌朗诵会”在凌云县城举行。</p><p class="ql-block">主持人:黄龙强、黄霞</p> <p class="ql-block">会场境况</p> <p class="ql-block">  这次朗诵会以争奇斗艳的民族服装秀开场,书友们穿着民族盛装,向观众展示凌云多民族文化的魅力,也展现了凌云各族人民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共同奔小康的幸福喜悦。</p> <p class="ql-block">盘古瑶族服装</p> <p class="ql-block">壮族,瑶族服装同台亮相</p> <p class="ql-block">黄龙强、廖家莉朗诵石才夫诗作《千秋百年》</p> <p class="ql-block">黄霞、黄丽丽、吴婧媛、黄念益朗诵黄念益诗作《扶贫路上》</p> <p class="ql-block">黄卿倪、骆紫阳朗诵杨再礼诗作《凌云的云》</p> <p class="ql-block">老友,田林县非遗瑶绣传承人盘海燕,特意为我做了这套盘古瑶族服装,亲自送来帮我穿上,并参加我们的朗诵会</p> <p class="ql-block">这服装成了朗诵会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御用摄影师罗小凤、肖运宏</p> <p class="ql-block">百年一遇的朗诵会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4日晚,这期由罗南主讲她新近正式出版发行的长篇纪实散文《后龙村扶贫记》。读书会邀请到在后龙村出生长大的向志文先生,及《后龙村扶贫记》书中人物刘贵礼先生到现场讲述自己与后龙村的故事。百色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乃松还从百色赶来参加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后龙村扶贫记》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入选由全国最具影响力的25家图书出版单位联合发布的文艺联合书单;入围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的“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非虚构原创好书”;入选2021年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p><p class="ql-block">获第四届三毛散文奖</p> <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4日,读书会在后龙村陇法屯举行,凌云县政协常委、文联主席罗南以“新时代凌云故事——民族团结的力量”为主题,与后龙村群众一起分享交流聚焦广西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历程的纪实文学《后龙村扶贫记》。</p> <p class="ql-block">  罗南以新旧对比的方式,与群众一起回忆后龙村贫困落后的过去,以及在脱贫攻坚战中后龙村的巨大变化。后龙村群众现身说法,纷纷讲述自己与帮扶干部之间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村民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31日晚,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特别奖、“中国好书”奖得主,著名作家曾平标回乡亲临现场,分享了自己的重磅新作——长篇报告文学《向死而生》。本次活动由凌云县政协主办,凌云县文联、凌云县新华书店联合协办,近50名政协委员及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书香满屋</p> <p class="ql-block">分享会上,曾平标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以真挚的情感将湘江战役这段国家记忆娓娓道来,动人的讲述,将现场观众带入那段鲜活的历史中,血与火、生与死、存与亡的一幅幅历史画面让大家数度落泪。</p><p class="ql-block">听曾老师的读书分享,用时尚的话说就是听得耳朵怀孕了,用我们土话说就是听得耳朵不打闪,总之就是全神贯注沉寖在他的叙述中。</p><p class="ql-block">会后,我仔细读完了《向死而生》这本书,又读了《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苦难辉煌》,对湘江战役,甚至对整个长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向死而生》读书分享会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4日晚,我在凌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书城)主讲澳门题材儿童报告文学作品《中国的孩子》,该书通过给习爷爷写信、国旗飘在心中、寻找祖国美等十个章节,以孩子的视角书写真实的故事,展示了内地与澳门的血脉亲情,表达了澳门对祖国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小小书友可爱又给力</p> <p class="ql-block">凌云读书会 | 世界读书日,今天,你读书了吗</p><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9日,</p><p class="ql-block">凌云读书会暨世界读书日活动在凌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新华书店)举行,有近90名书友着民族服、旗袍等盛装欢聚在此,其中实验小学、第一小学部分学生也踊跃参与本次盛会。到场的每一位书友都获得一份由县委宣传部提供的2本本土原创书籍作为伴手礼,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永存,县教育局局长许秀坤,县文联主席林春蕾出席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p> <p class="ql-block">凌云民族中学李鸿丹老师分享《韦编三绝》</p> <p class="ql-block">凌云泗城镇中学黄桂芳老师分享《囊萤映雪》</p> <p class="ql-block">这回我这个遥歌成了实验小学姚金桃家委:亲子阅读分享者</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7日晚,石炳田老师以“人生忧乐话东坡”为主题,从《苏东坡传》和《苏东坡新传》讲起,解读了苏轼大量诗文。石老师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带领书友们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苏轼。《苏东坡传》和《苏东坡新传》两本书,从不同的角度详尽介绍了苏轼波澜壮阔的一生,书中的苏轼形象饱满、性格鲜明,其所展示出的乐观的人生态度至今还在感染很多人。</p> <p class="ql-block">(石炳田,199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资深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盐田区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支教团成员,现在在凌云高中支教)</p><p class="ql-block">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石老师用这三个问题将苏轼一生娓娓道来:苏轼是孤鸿,有着独立于人世的高洁,有自我的坚守与担当;苏轼来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萧瑟处,历经人生悲凉,已然炼就不悲不喜的豁达心境;苏轼最终如一条小舟驶入江海,在漂泊中度过余生。苏轼的一生,是一个从政者的一生,有为国为民的激情也有迫于现实的无奈;是一个文学家的一生,创作了大量平易流畅、豪放自如的诗文,在灿如繁花的中国文坛吐露独特的芬芳;是一个思想家的一生,其思想融合了儒释道,表现出超脱旷达的人生境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是一次高水准的读书分享会,听了石老师的分享,感觉自己读书太少了,简直就是个文盲,只懂得东坡肉香</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11日晚,凌云县“书香红城阅读推广人”交流座谈会在县新华书店3楼召开,杨再礼、戴道华、姚金桃、黄念益、王理丽、杨爱庚、韦健、黄霞、黄卿倪、黄凤欢、黄龙强、朱莉芬12名阅读推广人相聚在一起,我想起了十年前的2015年10月18日,相聚在借用的泗水河派出所会议室,确定搞一个“聊聊书吧”的10个人:罗南、向志文(特邀)、杨再礼、姚金桃(遥歌)、戴道华、覃艳兰、杨彩菲、黎创英、何桂叶、祝明贵。</p> <p class="ql-block">凌云县2024年全民阅读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p><p class="ql-block">在凌云读书会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单位、乡镇建立自己的阅读品牌,县内的读书分享活动越来越广泛,全民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p> <p class="ql-block">参加今晚的启动仪式,手捧县委宣传部赠送给我们的《茶人三部曲》,我想起了很多“与书相约”的情景。特此做一篇美篇,以此留念,留住美好,分享快乐!</p><p class="ql-block">从2015年到如今的2025年,凌云读书会已举办10年了。10年来,按每月或两月举办一次,不说有100场最少也有80场的读书会。这小小的美篇帖子篇幅有限,很多精彩的读书分享会无法列举进来。</p><p class="ql-block">从最初的10个人在临时借用的单位办公室开展,到现在一群群慕名者来到固定场地(县新华书店)参加活动,讲书的人越来越年轻,<span style="font-size:18px;">听书的人老中青少皆相聚,</span>它像一趟不断向前的列车,上来了一拨,走了一拨,上了一拨,下了一拨。这些参加读书会的人,没有行政命令的干预,自由地来,自由地走,都是奔着“聊聊书吧”“聊聊书”,聚散由书缘。</p><p class="ql-block">真如向志文所说“把爱读书的人聚拢来了”。</p> <p class="ql-block">我独自坐在书城一角,这是安放心灵的花园,翻看手机里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昔日我们一起读书的图片,感言跳入眼帘。读书,使我浮躁的心平静下来,眼睛走在字里行间,心随文字行走,飞奔……</p><p class="ql-block">罗南是凌云读书会的组织者、策划者,实践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向志文是凌云读书会的掌舵人。我</span>是参与者、积极拥护者,主讲人。十年的每一场读书会我都没缺席,每次都精心打扮,怀揣一颗少女的心与书相约。</p><p class="ql-block">感谢罗南主席为我们开启了这个“聊聊书吧”,并且坚持了十年。</p><p class="ql-block">感谢向志文主席把我们这些爱读书的人聚拢来,一起感受文字给人的快乐。</p><p class="ql-block">这两位凌云读书分享会的领航人,不仅带领我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还鼓励我们把文字整理成排行,编辑成队列,作成文章,向外投稿,先是向县级刊物《水源洞》投稿,再向市级报纸,文艺刊物投稿,还鼓励我们向省级等刊物冲刺。我们每当哪个收到一张稿费单就会晒在朋友圈里,发到聊聊书吧群,文友们见了,你一句我一声“快请嘎嘎粉”“快请嘎嘎粉”。这一声“快请嘎嘎粉”是收获劳动果实最美最欢心的摘果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读书,读书会使我快乐,使我充实,使我的心灵充满阳光,挖掘了我的潜力,鼓励我鞭策我拿起笔书写我的心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十年,读书,写作,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有灵性,最有收获的十年。</span></p> <p class="ql-block">以下借此贴晒几张书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