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年</p><p class="ql-block"> “老庭芳”早年是上海滩的裁缝,早年的裁缝都是靠手工缝衣服,因为制作高档人穿的高档布料的高品质衣衫,这类手艺人归结为“红帮”裁缝。上海滩的木匠也是这样归结。</p><p class="ql-block"> 老廷芳年迈回到了乡村歇业了。他佝偻着腰,看人时要将面朝地面的面孔向侧向旋转四分之一圆周。小年的典故就是老廷芳出没在纳凉的人群时候传播给我的。</p><p class="ql-block"> “不要说万恶的狗地主浓个浓个(怎样怎样),地主富农是我们过日子人的好榜样”。他操持着“吴侬”腔调说了许多资产积累的艰辛和恪守民俗的重要。“你晓得勿晓得,地主是怎么过小年的吗?”。</p><p class="ql-block"> 小年的日子在汉民族的年历里是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span style="font-size:18px;">根据地域习俗传袭取日期。我们乡里传袭的是腊月二十四,周围的十里八村日期也有不同。我国北方民族大都是取腊月二十三日子过小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小年这天地主富农家里都要杀猪、杀鸡,你当做是杀了为过年,不是的,小年是地主答谢长工提前在一起进行新年团拜,聚会、拜年,讨个好哩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廷芳大体这样讲下去的:地主的家里都有雇工,在农耕经济体系国家当中,种地是最大的劳务市场。地主家的土地大都是通过几代人的艰辛积攒置办出来的,种地是生活的本钱,所以代代人都恪守民俗,不能行为不当让人戳脊梁骨,名声遭损,来年雇不到用熟了的长工。腊月二十四是长工当年务工结束的民俗节点,这天长工要返乡,地主要给结账,过去结账都是粮食顶替货币。地主家杀猪是为招待长工,还得体现最后一顿饭的感谢心意和体现对待长工重要的‘’豪气”,豪气地送走长工,另外奉上些年货,平日里的“伙食餐”就停了。残局收拾完了,再敬辛苦和保佑一年的灶王爷,敬过</span>“灶王爷‘’放些鞭炮,送灶王爷回天府歇假去,正月初一再接他回来。</p><p class="ql-block"> 长工走了,地主家将剩留的猪肉留下过年,将多杀的鸡挂上房梁风干,心安理得地准备迎接农历大年了。</p><p class="ql-block"> 大年里,我们当地的民俗是这样总结的:正月里拜拜年,二月里赌赌钱,三月里上上庙,四月里再下田。</p><p class="ql-block"> 小年前后索债还债是现今国人沿袭的习惯,时至腊月三十,索债和还债行为当年必须终止了,民俗不许。当年民俗就是“法条”、“天条”,违背了得不到“好哩头”,人人都信奉着。</p><p class="ql-block"> 转眼又是小年了,如今的小年仍然预告着人们新年到来了,人们匆匆忙埋头送礼、备年货。如今的小年仍然是“寒冬腊月北风起,几家欢喜几家愁”。</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