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震泽古镇是一个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也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p> <p class="ql-block"> 宝塔街,这是震泽的一条特色古街。和其他地方的景点不一样,这里很安静,没有人挤人的场面,也没有嘈杂的叫卖声,只有简单古朴的建筑。墙面早已斑驳,屋前挂着两三串红纸灯笼,粗糙大石板铺就的道路狭窄地向前延伸。</p> <p class="ql-block"> 震泽古镇名胜古迹众多,古桥、古塔、古寺、古庙和古宅⋯⋯其中,位于宝塔街上的师俭堂,便是集河埠、行栈店铺、街道、厅堂、花园和内宅于一体的晚清建筑群,也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建筑。它坐北朝南,三面临水,可前门上轿,后门下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大宅门。师俭堂建成于清同治三年(即1864年),由徐汝福所创。徐氏在当地是望族,徐氏亦官亦商,所经营的丝经、米粮两业曾在震泽都是首屈一指。</p> <p class="ql-block"> 震泽所有的不只是古桥古宅古塔古街,更有令我们仰慕的文化。江南唯一一个与太湖别名同名的镇,唯一一个曾经被称为县的镇,唯一一个夏禹到过的江南古镇,这里拥有了太多的唯一。不仅如此,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荟萃。比如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施则敬、“两弹一星”元勋杨嘉墀等,都是震泽人。震泽还是巨人姚明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当地极具特色的“震泽四碗茶楼”。所谓“四碗茶”,即水潽鸡蛋、待帝茶、熏青豆茶、清绿茶,有香、咸、甘、涩四种口味,对应人生百味。</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镇东慈云禅寺前的禹迹桥,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建。禹迹桥畔是巍然屹立的慈云塔,塔和桥互成对景、互相映照,“塔桥相映”成为震泽的标志性景观。20世纪50年代电影《林家铺子》、1980年代的《一盘没下完的棋》,都将此佳景纳入镜头。</p> <p class="ql-block"> “四面湖光绕,中流塔影悬。”慈云塔是这座古镇中最高的建筑,它坐落在慈云禅寺内,随着塔内的木梯拾级而上,便可一览古镇的全貌。相传此塔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已有1750多年历史,历经沧桑,历代重修,仍翼角轻举,玲珑、古雅、挺拨。</p> <p class="ql-block"> 古桥,古寺,老宅旧墙,一路的沧桑叙述着无尽的历史。千百年来,正是这些沧桑与古旧,构成了人类历史文明的一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