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图 文:古原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美篇号: 27811366</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莫斯科近郊有这样一个地方,长眠着许多伟大的灵魂,镌刻着永恒的历史印记,这就是我们这次要去参观的莫斯科新圣女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埋葬了俄罗斯民族历代的精英和伟人。平时有许多莫斯科市民前来这里瞻仰,好像只要在这里停留片刻,紧张的心情就会得到缓解,平淡的生活又会重新燃起希望之光。这里似乎有某种神奇的魔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人前来吊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新圣女公墓与新圣女修道院一墙之隔,新圣女公墓始建于16世纪,位于克里姆林宫西南4公里处。它不仅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公墓,也是欧洲三大墓地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最初是教会上层人士及贵族的安息之地,据说当年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娅公主就在这里被囚禁和葬身。19世纪后,新圣女公墓才逐渐成为俄罗斯著名知识分子和各界社会名流的最后归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圣女公墓总面积为7.5公顷,安葬着26000多个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名人的尸骨。他们中有著名的作家、诗人、艺术家,政治家、学者、高级军官、体育明星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是墓地,其实这里更像是一个雕塑艺术博物馆,每一座墓碑都是一件精美的雕塑艺术品,同时又是艺术与灵魂的结合体,可谓碑如其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曾经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世纪伟人都长眠于此,而且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种把墓主人的灵魂与墓碑的雕塑艺术巧妙融合的构思,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在俄罗斯人的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圣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与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生死观有异曲同工之妙:</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星期四克里姆林宫闭馆, 导游建议自费项目改为去新圣女公墓参观。当时,我们20多人的团队中不少年轻人都不愿意参加,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那段中苏友好的蜜月时期,缺乏对俄罗斯文化和历史的了解。而我们去过的人都认为,不虚此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利钦墓(1931-200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他的墓地用飘扬的俄罗斯白蓝红三色国旗做墓碑,由雪白的大理石,蓝色的陶瓷以及红色的花岗岩拼接而成,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利钦是个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有人说他是自由俄罗斯的缔造者,也有人说他是前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赫鲁晓夫墓(1894-1971),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他的墓地在西区。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他生前极不待见、曾多次当众羞辱的著名现代派雕塑家恩斯特. 涅伊兹维斯内创作完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墓前立着一块三米高两米宽的墓碑,墓碑由黑白分明的花岗石相间而成。雕塑家通过黑白交接的墓碑,充分展现了赫鲁晓夫黑白分明的个性以及他毁誉参半的一生,这也是雕塑家对赫鲁晓夫比较客观的评价。你看!赫鲁晓夫的头从花岗石中探出,仿佛在倾听后人对他的评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赖莎.戈尔巴乔娃墓(1932-1999),前苏联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的爱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墓碑是一位体态轻盈的少女铜像。据说,雕塑家是按戈尔巴乔夫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样子塑造的。当时她十八岁,他对她一见钟情。墓前有一块空地,据说是戈尔巴乔夫留给自己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列别德墓(1950-2002) ,俄罗斯军界和政界知名人物,授四星级中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退役从政后,担任过俄罗斯人民共和党领导人,2000年在总统竞选中败给普京。原本是叶利钦的不二接班人,因飞机失事而遇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墓园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块斯大林妻子的墓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9年,不满十八岁的娜杰日达和39岁的斯大林成婚。她关心民间疾苦,与斯大林政见不合,于1932年十月革命15周年之际自杀,享年31岁。据传,斯大林当时说:“她是唯一能打动我铁石心肠的人。她死后,我对人们的最后一点温情也随之而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安徽六安人。王明曾留学苏联,被称为斯大林的学生。回国后曾任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 在中共历史上,王明几乎是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等错误路线的代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中国成立后,王明长期留居苏联,1974年在莫斯科病逝。一个中国人居然也在这里占了一席之地,而且是苏共中央为他立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明夫人孟庆树和女儿王芳妮的合葬墓,安葬在王明墓的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圣女公墓里一共就埋葬了三个中国 人,分别是王明和他的妻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女英雄卓娅和著名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曾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这部小说中的原型卓娅和舒拉,以及其母亲都安葬在新圣女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卓娅雕像现在的表情和姿势,就是年仅17岁的她被德军绞死后的真实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卓娅墓对面是她弟弟舒拉的墓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卓娅死后,她的弟弟舒拉也进入坦克学校学习。毕业后,作为坦克兵中尉在反攻柏林时英勇捐躯,年仅二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奥斯特洛夫斯基墓(1904 -1936),前苏联作家,列宁勋章获得者。他在索契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中国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书中的保尔·柯察金原型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墓碑定格在墓主人临终前的最后一刻,他的一只手伏在书稿上,饱受疾病折磨的身体微微抬起,眼睛凝视着远方。墓碑下镌刻着伴随着他大半生的军帽和马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墓碑前,我们久久不忍离去,大家低声吟诵着:</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捷耶夫墓(1901-1956 ) ,前苏联著名作家。 代表作《青年近卫军》,热情讴歌了与法西斯德国占领军英勇斗争的一代青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6年5月13日,在留下对文艺政策批判的绝命书后,饮弹自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苏联著名红色诗人。 他属于那个疾风暴雨的年代,左得可爱。因事业失意和情感受挫,自杀身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契科夫墓(1860-1904) ,小说家、剧作家,短篇小说的世界级巨匠。 他早年的经历也和鲁迅差不多,从学医转向文学。他的《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珍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契科夫和家人合葬,墓地用铁栅栏围起来,墓碑看上去像个"小教堂",比较有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果戈里墓(1809-1852) ,被誉为“俄国散文之父”。 代表作有《死魂灵》、《钦差大臣》等,是继普希金之后的俄罗斯“文坛盟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果戈里的墓碑上只有一个十字架,没有个人画像和照片,比较简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乌兰诺娃墓(1910-1998 ) ,前苏联著名芭蕾舞艺术家,有芭蕾女神之称。 她表演的《天鹅之死》 《罗密欧与朱丽叶》,让世人无法忘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的墓碑是一块镌刻着她优美舞姿的白色大理石,恰如诗人艾青对她的印象:</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像云一样飘柔,像风一样轻盈,比月光更明亮,比暗夜更宁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尼库林墓(1921-1997) ,莫斯科大马戏团创始人。家喻户晓的著名喜剧艺术家,被比作苏联的卓别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德米拉.金泽娜墓(1929-2009),俄罗斯著名女歌唱家,有伏尔加女王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夏里亚宾墓(1873-1938),前苏联最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移居西方,晚年落叶归根。墓前竖立着一座全身雕像,他靠坐在沙发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头略微上扬。神情专注,似乎在聚精会神地倾听音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雕像栩栩如生 ,提起夏里亚宾的名字,耳边便会响起那支深沉、悲壮的《伏尔加船夫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波列夫墓(1888-1972 ) ,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也被称为轰炸机之父,一人独得三枚最高荣誉勋章。在他的领导下成立的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出图系列各型飞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乌兰诺娃墓对面,矗立着莫斯科保卫战中三位英烈的墓地,他们是多瓦托尔少将、飞行员塔拉里欣中尉、潘菲洛·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少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苏联著名播音员列维坦墓。卫国战争时期,他宣读了斯大林的《告全国人民书》。战时,他的声音给了苏联人民极大的精神力量。希特勒曾咬牙切齿地说,攻进莫斯科,他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列维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墓碑上,红军之星当头照耀,他镇定自若地面对话筒,身后一圈圈电波传向远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谢梅科维奇墓,苏联最伟大的妇产科医生 。接生危重新生儿无数,其影响和地位相当于我国的林巧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变化,新圣女公墓也受到资金与墓地匮乏的双重压力。但想死后葬入新圣女公墓并非易事,有些商人愿意用巨资来交换墓地,但是俄罗斯人不同意。能否入葬此园须经俄罗斯全民表决,即使政商名流也难以破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艺术被俄罗斯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这块阴阳交界之地。让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得到艺术的享受,同时也让我们感到,那些逝去的人,那些刻在墓碑上面的名字,仿佛依然活跃在我们身边,他们栩栩如生在向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俄罗斯的百年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