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年味?是什么呢?我想就是一种特别的生活仪式感。</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年味最浓。在贫穷的时候,过年就意味着有好吃的好玩,爸爸妈妈会特别慷慨地给我们小朋友买新衣服,给零花钱,我们小朋友在过年的时候往往很富有。那些好看的好玩好吃的可以受自己支配。想要什么,可以毫无负担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平日里,爸妈往往吝啬,好多时候都要讨价还价,懂事的孩子往往不会主动向父母讨钱,怕增添负担。过年就不一样了,可以尽情地大方着过日子。</p><p class="ql-block">那时,院里的小舅舅、哥哥、弟弟和我,晚上照着路灯,藏猫猫,整个院子都是躲藏处,你家就是我家,我家亦是他家,没有界限。大人们也会被感染,他们往往挤眉弄眼,暗中使眼色,顺着就能找到。找的人很激动地说:“找到了,出来,哈哈…”被找的人笑笑地说:“好,该你藏了。”有时小舅舅被察觉,很不高兴地抱怨:“哼,不算,不算!”甚至数落大人们:“你们好烦呢,你们通风报信。”大人们往往笑着狡辩:“你有什么证据吗?赶快,赶快,换你找了,我也帮你了嘛。”然后就不了了之了。</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总有数不尽的欢乐,跳皮筋,打沙包,打枪,看电视等,我印象中就没有不快乐的。走亲戚,别提多高兴了。穿新衣服,梳小辫子,戴两朵花,高兴地叫幺姑出发了。那时一行人走路到奶奶家,那个过程十分的快乐。到一个小卖部,姑父会给我们买一些零食,我特别开心。好多零食都是平日里爸妈不给买的,太贵了。在我的心里,姑父特有钱,会给我买拉罐,那种红色的拉罐,那时我觉得好高大上呀,喝着特别自豪!用手把着拉环,使劲一拉,嗞嗞,汽水星子四溅,小心地喝一口,神清气爽。那种胶袋装的的汽水,完全不能比,得用牙齿使劲地撒开,有时用力太猛,水都喷出来,弄湿了衣服。</p><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年味,就是一种肆无忌惮吃喝玩乐的特权。</p><p class="ql-block">越长大,年味越清淡。其实,清淡没什么不好。</p><p class="ql-block">成家立业了,过年就是较往常特殊一点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人团聚,亲人相聚,大家伙儿在一起聊聊天,唠唠嗑,吃一顿好的,打一场麻将。年味,在于阖家团聚,普天同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平日里不怎么联系的人,打个电话,发个信息,问个好,说声新年快乐。这都是过年应有的仪式。</p><p class="ql-block">“仪式”多指典礼的秩序形式,如果只是看到形式,未免太假。但是这不是一般的秩序形式,它被“典礼”修饰。典礼的核心就是隆重的仪式。所以本质不一样了。给我一姑父打电话,他好奇地问:“你怎么有我的电话号码呢?”我说:“我一直有呀,你不记得我年年都给你打的嘛。”他反问道:“你平常怎么不打呀?”我一时语塞,不好意思回答了。也是,为什么平日里不想着他们呢?偏偏要等过年,我在反思。</p><p class="ql-block">往几年流行发信息拜年,也许大家觉着一条一条编辑文字太麻烦了,干脆就群发信息拜年,倒是方便,但这种形式有点敷衍的意思,大家就比较反感。现在很少有人发信息拜年了。</p><p class="ql-block">但是节日问好的仪式不能变,就在朋友圈发信息拜年了。但是,对于打电话拜年,一直是隆重的。我一般只是给很重要的人,或者是很熟的人打电话。有些半熟不透的人,是不联系的。我这个年纪仍有害羞感,或者怕尴尬。因过年,打个电话,说一通感谢话,总觉着虚伪。或者只说一句新年快乐,然后再寥寥寒暄几句,总觉着怪不好的。或许,怀着敬畏之情,又敬又畏。</p><p class="ql-block">年味,在普天同庆的日子里,给生活一种仪式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