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七年一月下旬,我们随着徒步革命大串连的学生队伍,来到江西省一个叫虹桥的地方,听红军疗养院的老红军们为我们讲述他们浴血奋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一位名叫郑芝秀的女红军,其经历格外让人羡慕,直到现在过了五十多年,她的感人事迹仍清晰的铭记在心中。</p><p class="ql-block"> 郑芝秀曾是一名童养媳,为反对封建压迫,毅然逃离家庭,投奔红军队伍。她参加的是红军第四方面军。翻过雪山进入草地后,张国焘不愿北上,擅自带领它的队伍向南进军,过了雪山后,一部分红军不愿跟着张国焘南下,又一次翻雪山北上。这一部分红军就有了三次爬雪山两次过草地的经历。郑芝秀就是这中间的一个。长征路上受的苦难一言难尽。她担任女兵连连长,有时要为走不动的同志背上几枝枪。女同志的长头发里生了虱子,无法根除,只好剃了光头。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到达陕北。</p><p class="ql-block"> 长征途中,大家是没有津贴的,到了陕北,干部战士一律每人每月一块大洋。</p><p class="ql-block"> 后来部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南泥湾开荒。郑芝秀的连队也要参加,她领到了一些铁锹和镢头,但是没有木把。她找到张思德,张思德是她四川老乡,平时关系不错。张思德当时负责烧木炭,她让张给她弄些木把来。木把弄来了,她说她们不会安,又让张思德给她们一个个安好。张思德后来牺牲了,她非常痛心。在追悼会上,她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为了纪念张思德,她收藏了张的一条床单,一九五八年多次搬家,不小心床单弄丢了。</p><p class="ql-block"> 在南泥湾开荒劳动中,她身上长了一个大疮,久治不愈。后来听说延安来了一个外国医生,医疗水平很高。战士们把她抬了去,她一看那人高高的鼻子,卷卷的头发,真的是个外国人。那人看了看她身上的疮说,抬回去吧!战士们都吓哭了,以为是治不好了。谁知这大夫直接到了她们住处,认真做了手术,时间不长,疮就痊愈了。后来才知道,那医生就是来自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p><p class="ql-block"> 后来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要读“老三篇”,郑芝秀说,前两篇我非常愿意读,因为张思德,白求恩我都接触过,知道他们品德高尚,值得学习。那个愚公,谁知道是弄啥的,不想读那一篇。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决定她的丈夫转业到地方工作,要她一同转业,她不干,说要离婚。找到当时的负责人胡耀邦。胡耀邦说,我管不了,你找毛主席吧。毛主席问她为什么要离婚,她说,我要革命到底,不能离开部队。毛主席说,到了地方一样是干革命。这样才打通了她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女红军,一生波澜壮阔,令人敬仰。想想她们,谁都会增添革命干劲。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她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她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