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房山—古村落水峪村

邓巧林

<p class="ql-block">走进水峪村,就像踏入了一部活着的历史书。这个位于房山区南窖乡的行政村,于2012年12月17日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也是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上的明珠。它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散发着古朴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水峪村是北京“西山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保留了古宅、古碾、古道、古中幡为代表的“四古文化”。漫步在村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古宅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路边绿植茂盛,远处的房屋建筑错落有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不禁驻足凝望。</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建的水峪村,格局错落有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山村四合院风格。杨家大院、娘娘庙等代表性建筑,犹如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杨家大院的门楣上,精美的木雕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娘娘庙的红墙灰瓦,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重。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承载着村民的记忆,更见证了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仿佛踏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房屋坐落在山脚下,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石碾子静静地立在门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农耕文化。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下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以及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散布着许多传统的建筑,包括青砖黑瓦的老房子和竹篱笆等元素。远处可见山峦叠嶂,天空湛蓝无云。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流连忘返。村民们在这里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水峪村有石碾子128座,创下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与水峪中幡、大鼓会共同展现了山村古老的文化底蕴。这些石碾子不仅是农耕文化的象征,更是村民生活的见证。每年的庙会上,中幡表演、大鼓、秧歌等传统节目轮番上演,热闹非凡。2007年,水峪村中幡被北京市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水峪村传统文化的肯定,更是对村民们传承文化的鼓励。</p> <p class="ql-block">一个古朴的小院落里,一排挂着玉米棒子的房子格外引人注目。其中有一串黄色的玉米格外显眼,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此外还摆放了一些篮筐等生活用品,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承载着村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石磨坊里,一个大石头碾盘上放着一个小木轮子,旁边挂着的红色布条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石磨坊不仅是农耕文化的象征,更是村民生活的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