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慢慢开:

和平

<p class="ql-block">我喜欢水仙花,因为它洁净、淡雅、又美丽。水仙花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前前后后已经养了很多年了。说到冬天的花儿有那些会开,就不能不想到水仙。小寒时节,在茶桌或几案上陈设一盘水仙,盆里面放几枚形态值得把玩的石子,再浅浅地养上一泓清水,让水仙伴着茶香,特别是在风清月朗之夜,看着洁白的、小小的花朵,开出迷离的气息,错落的花影勾勒出幽娴的韵味。可比拟苏东坡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看起来让人少欲知足。一曰:闲人所植,求其趣也。二曰:人有一痴,可养深情。</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来,就有了新一天的温暖和光明。腊月天寒,却不下雪。顺手把窗开大一点,空气新鲜,自带凉意。虽着单衣,并不觉得凉。北阳台上放着的柿子已经透心凉,闲暇时吃上一个,赛如蜜。蓦然回首,流年已在灯火阑珊处。不知不觉间,又至过年。季羡林说:“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青岚。我们摸不着,也看不见。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都说现在过年,年味越来越少,我觉得也是。儿时的年,回想起来,是慢慢的年味。现在的却只是回味。其实,年味就是年俗,约定俗成。是一种感受,是心底里的一个念想。是渴望的一抹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缺少的不仅仅是年味,而是没有了仪式感。年复一年,日子总是琐碎平常。若不能庄重的去对待,又如何奢望生活变成梦想中的模样。没有仪式感,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一定还会有持续不断的苟且。腊八粥、腊八蒜,还有饺子,饺子馅里还要翘上一点韭菜。为的是韭菜那一点点绿,有了那点绿,便有了一点春天的意思。再就是祭灶王,灶王爷一说是火神祝融,一说名髻或隗。据说它能保你衣食无忧。这一天祭灶,也会因为和天上的灶神扯上了关系,而有神秘的味道。还有新年前最重要的仪式:新年大扫除。清洁打扫,看似小事。但人类的天性就是向往光明和美好,远离灰暗与污浊。</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心目中的冬日年关,是儿时记忆里的冰天雪地,是怕北风冻掉耳朵而戴上厚实的帽子,围上暖暖的围脖,是堆雪人、打雪仗、滑冰车、放炮仗…。而这些,现在只有靠做梦了。</p> <p class="ql-block">书页泛黄,月色陈旧,花儿慢慢开,新的日历又开始慢慢变薄。还有冬日里的水仙,亭亭玉立,傲然出水,“只是神仙客,梅花亦让青。绿垂云叶重,黄映雪花轻。”水仙是清水样的,团团簇簇的花束,似方丈的袈裟,不经意被日光笼罩,素雅纯洁,风度翩翩。</p> <p class="ql-block">这样一个宁静的日子里,听一首意境空远的《半山听雨》,琴声浅浅,一弦一韵,已经把那些逃去如飞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般吹散。好日子,日日都有。生活是写不尽的,唯有阳光似是而非日日新鲜。如此,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