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沿着中央山脉、太平洋岸边公路,一路向北飞奔,2013年5月21日下午3点20分,便进入了太鲁阁峡谷景区。 太鲁阁峡谷景区位于台湾东部花莲县西北,连绵20公里,横跨花莲、台中、南投三县,如果说台湾是一座美丽的宝岛,那么太鲁阁峡谷则是美上加美的奇观。 在太鲁阁的入口,耸立着一座红柱琉璃瓦牌楼,上书"东亚横贯公路",说明我们进入了台湾最为壮观的横贯公路的第一险段。随后便是长约20公里的太鲁阁大峡谷。 太鲁阁的景观主要分布在燕子口长春祠九曲洞一帶,燕子口是因燕子在石洞里筑巢而得名。在燕子口的大理石峭壁上,可见干万年风雕雨蚀形成的累累洞穴,这些洞穴是燕子筑巢的好地方。 刚走进燕子口,就体味到迎面而来的清凉山风,这里山壁雄峻,幽谷迂回。站石公路护栏边,对岸山礕近石咫,彷佛伸手可及,看那如冰柱般挂落的灰黄色岩石,众多的大小洞穴,别有一番情趣。 沿线山岭,高入云宵,谷深莫测,溪流蜿转,飞瀑淙淙。太鲁阁峪谷是恆古千年万载,水石互相纠缠,水作刀,石为料。经过千万年的溪流不停冲割。切出了眼前这一种险峻雄伟,"参天地造化之最”的峡谷。 峡谷中由于日照难及,山风吹来时,沁着丝丝凉意。在栏杆边俯瞰峡谷中的乱石,裸露岩壁间流泻着山溪飞快地向前淌去。没过石头一路腾跃,水声悦耳。那些石头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九曲洞是太鲁阁峡谷中修筑横贯公路最险的路段,这里可谓是处处山洞步步断崖,为中横公路的一大奇观,蜿蜓于山壁洞穴之中。凭栏右望,满目之内全部一道道壁立干刃的大理石群,在日光的映照下,恰似九曲蟠龙的眼神,闪闪发亮。 越向前行,越觉地势险要,头顶是万丈劈崖,而脚下就是光怪陆离的深谷。一声吼叫,传来阵阵回音,久久不息。俯瞰岩下的溪流,仿佛悬于天地接缝间,那种天与地,岩与水合二为一的感受,让人顿觉飘飘若仙。 九曲洞为穿山凿洞而建,九曲并不指隧道有九个弯,而是隧道有数不尽的回廊,曲折穿行于坚硬的岩劈中,这些都是当年开凿中横公路的“荣民”一斧一锤凿出来的。用手抚摸着那冰凉而光滑的石身洞壁,更觉非鬼斧与神工不可劈之刃之。 九曲洞这一路段,实行的是人车分流,游客至此皆舍车步行。下车后,但见璧立万仞的危崖,两岸皆是垂直石壁,无路可通。唯有凿岩取道。当年开路时为了取光,人们凿隧道一侧的崖礕,开窗取光,使沿途窗口不断,工程之浩大与艰难,实属罕见。 燕子口和九曲洞是太鲁阁峡谷中最窄和最壮观的地方,由干峡谷断裂线毫无规则,险崖犬牙交错,因此修筑的道路也是跟着地势左转右旋,钻进岩腹的隧洞也是一个接一个。一路观赏着一路赞叹着大自然劈山的威力,并为当年开路的艰辛而惊悚。 我们徜徉于太鲁阁大峡谷旁的步道上,深深的被太鲁阁峡谷的自然奇观所震撼。这里壁立千仞,隧道连绵,公路回转。天空被山势所阻,非引颈翘望,不见青天。 在悬崖绝壁上凿石槽、打隧道、架桥梁,修筑穿越太鲁阁大峡谷、横贯台湾东西300公里长的公路,可以想象在当时老兵在没有先进设备,完全靠锤子、炸药的情况下,何其艰难!200多名工兵从此长眠在了这里。 在靳珩桥,一个雕像引起了我的注意,碑座上刻着蒋经国立碑、钱穆撰书的“台湾省东西横贯公路凿山川之奇险,开天地之清灵,极工程之艰巨,成人文之伟绩,......。 靳珩是河北无极县人,生于1914年,他毕业于北洋大学,主修土木工程。57年任台湾东西横贯公路溪畔公路段段长,57年10月20日,花莲发生5级强烈地震,不幸在栈桥上被山上滚落的石头击中,当场殉职。<br> 大桥建成之日,就把这座桥命名为“靳珩桥”并树立“靳珩”像。 4点30分结束了大峡谷游览 ,阿财领我们去参观了国民党的党产玉石加工厂,为了游客的安全,让我们换乘舒适的小火车,巴士便自行穿越中央山脉去了。 在玉厂游览,灵郎满目,千奇百怪,花150元买了一件玉元宝,作为自驾车的点缀,留作纪念吧。 就地吃过晚饭,20点15分搭乘花莲 --苏澳新的铁路小火车,穿越了中央山脉,向宜兰县城奔去。 <p class="ql-block"> 请看下集《宜兰运动园》(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