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下照片和视频均有参加辞旧迎新联欢会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0日上午</p><p class="ql-block">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附近的退休老师们,在交通大学教工之家多功能厅欢聚一堂,举行了一场充满温情的辞旧迎新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 尽管寒风凛冽,但老同志们的心中却暖意融融。这不仅仅是一次聚会,更是一场对往昔岁月的回顾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p><p class="ql-block"> 当踏入教工之家多功能厅,那块写着“交通大学”的牌匾映入眼帘。“闵行老同志辞旧迎新联欢会”的字样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这场聚会的特殊意义。</p> <p class="ql-block"> 联欢会在一片欢快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电子屏幕上“辞旧迎新联欢会”几个大字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主持人王老师和朱老师站在舞台中央,用热情洋溢的话语欢迎着每一位到场的老同志。</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王老师和朱老师站在舞台中央,用热情洋溢的话语欢迎着每一位到场的老同志。这将是一场充满回忆与希望的盛会。</p> <p class="ql-block"> 上海交通大学老教授协会会长贾金平走上讲台,他穿着黑色外套,围着格子围巾,显得精神矍铄。</p><p class="ql-block"> 贾会长的讲话饱含深情,他回顾了过去一年老教授们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也表达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p><p class="ql-block"> 他的声音在多功能厅里回荡,每一个字都传递着对老同志们深深的关怀与鼓励,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同志都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随后,市老教授协会闵行养老服务站“窗口”,施老师也登台发言。她介绍了闵行养老服务站为老同志们提供的各种贴心服务,从健康咨询到文化娱乐活动,每一个服务项目都旨在让老同志们安享晚年。</p><p class="ql-block"> 施老师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老同志们的敬意与关爱,她的话语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进了每一位老同志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则向大家介绍了闵行大块活动的情况。她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而清晰,讲述着闵行大块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张老师的介绍让大家对闵行大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精彩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文艺汇演环节更是将联欢会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带来了无伴奏独唱《回忆青春》。他那富有感染力的歌声在多功能厅里回荡,没有伴奏的歌声更加纯粹,每一个音符都直击人心。老同志们静静地聆听着,仿佛在歌声中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那些奋斗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回忆都随着歌声一一浮现。</p><p class="ql-block"> 那悠扬的歌声仿佛带着大家穿越回了青春岁月,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台下的老同志们沉浸在这美妙的歌声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蒋老师演唱的无伴奏独唱《喀秋莎》再次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那熟悉的旋律响起。</p><p class="ql-block"> 《喀秋莎》这首歌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蒋老师的演唱仿佛把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大家更加珍惜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演唱了日本歌曲《季节的足音》。她那动人的歌声如同潺潺流水,缓缓流淌在多功能厅里。</p><p class="ql-block"> 《季节的足音》唱出了季节更迭中的感慨与思考,也唱出了老同志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悟。台下的老同志们静静地聆听着,仿佛在歌声中感受到了四季的轮回,也更加珍惜每一个当下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演唱的无伴奏独唱《小白杨》又将大家带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小白杨》这首歌象征着坚韧与成长,赵老师的歌声中充满了力量,他用歌声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老同志们被这充满正能量的歌声所感染,他们相信,在新的一年里,自己也能像小白杨一样茁壮成长,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穿着粉色毛衣站在讲台上,她身后的大屏幕上展示着沪剧《办喜事》的唱词。</p><p class="ql-block"> 沪剧作为上海的地方戏曲,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王老师的讲述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老同志们对沪剧文化的大门。王老师演唱了沪剧《芦荡火种:办喜事》,那婉转的唱腔、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老同志们沉浸在沪剧的艺术世界里,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京剧选段《大唐贵妃:梨花颂》的演唱者郑老师用她那优美的嗓音唱出了京剧的韵味。那婉转的唱腔让老同志们仿佛置身于大唐盛世。郑老师的演唱不仅展示了京剧的艺术魅力,也让老同志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京剧作为国粹,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郑老师的演唱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老同志们与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罗老师谈起了《怡华书社》的情况。他站在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了《怡华书社》的发展历程、特色活动以及对老同志们文化生活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怡华书社》为老同志们提供了一个阅读、交流、分享的平台,让老同志们在书香中度过美好的时光。罗老师的讲述让大家对《怡华书社》充满了向往,也更加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书社的活动中来。</p> <p class="ql-block"> 秦老师站在讲台上朗读着《心愿》。她那饱含情感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每一个老同志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心愿》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台下的老同志们静静地聆听着,仿佛在诗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被这真挚的情感所打动,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既是作者又是朗诵者,她朗诵的《海外旅途中的中国元素》让老同志们仿佛跟着她的脚步走遍了世界各地。在她的讲述中,老同志们看到了海外的中国餐馆、中国商店、中国节日,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的朗诵就像一幅画卷,展现在老同志们面前,让大家更加自豪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分享了文博志愿者的体会。他站在讲台上,向大家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文博志愿者的经历与感悟。文博志愿者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却意义非凡。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博背后的故事。 黄老师的讲述让大家对文博志愿者的工作充满了敬意,也更加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有意义的行列中来。</p> <p class="ql-block">录像:王老师</p> <p class="ql-block">摄影:钱老师</p> <p class="ql-block"> 最后,全体老师在《歌唱祖国》的大合唱中结束了这场充满温情的联欢会。许多老师戴着口罩站在长桌旁,虽然口罩遮住了他们的笑容,但那激昂的歌声却充满了整个多功能厅。</p><p class="ql-block"> 《歌唱祖国》这首歌唱出了老同志们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也唱出了他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大家相信,在新的一年里,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自己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美满。老同志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期待着明年再相聚,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