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日甲午战争后,国势衰微,青岛为列强所垂涎,成为其弱肉强食的首选目标。1897年11月,德国首先侵占青岛,随即着手修筑码头、铁路,建炮台,划工业区办工厂。</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对中国特别是对青岛早有侵占野心日本帝国主义,趁列强无暇东顾之机,于1914年8月23日,正式对德宣战,青岛遂成远东地区唯一的一战战场。两个多月后,德军战败,在天文台挂白旗投降。 11月16日,日军举行入城式,完全无视中国的国家主权,强行接管青岛的行政区及胶济铁路管制权。1915年1月18日,日本当局变本加厉,向北洋政府提出了举世震惊的“二十一条”,企图将包括占领青岛在内的诸多特权合法化,并以武力胁迫北洋政府几乎全部接受了这些赤裸裸的强盗条款。</p><p class="ql-block">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翌年1月18日,胜方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旨在处置战败国及其海外领地和权益。会上,中国以战胜国身分要求收回被日本攫取的山东青岛权益,但美、英、法等国各怀鬼胎,极力迁就日本,牺牲中国利益,提出将原先德国侵占的山东权益全部“让与日本”。消息传到国内,直接导致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迫于国内民众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虽然如此,日本占领青岛的现实依然没有改变。</p><p class="ql-block">1921年11月11日华盛顿会议召开,中日山东问题被列上会议议程。其间召开了36次会议,直至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签定《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中国以5340.6141万金马克,合银元5445万元,赎回青岛及胶济铁路主权。</p> <p class="ql-block">日本在被迫交出青岛权益后,凭借其强权迫使北洋政府惟命是从。在青岛,不仅日本工商业者有增无减,而且其海军第二舰队、海军陆战队都肆意停泊胶州湾,常有士兵登陆市区,横冲直撞,耀武扬威。</p><p class="ql-block">从1915年至1922年,日本人在青岛先后设立了拥有2000名工人以上的大纱厂6家,以及火柴、面粉、榨油等工厂多处,在日商工厂干活的工人近3万名。日本资本家对中国工人就像对待奴隶一样,极其严酷,生活得不到起码的保障,厂主、把头任意打骂工人,克扣工资。最让人难以容忍的是,日本资本家通过其惯用的“养成工”制度,广泛雇用童工,造成对未成年的儿童实际上的摧残。这些童工约占工人总数的半数,工作时间最长达18个小时,一般都在12小时以上,而且工资最低。日本资本家还限制工人的政治自由和人身自由,不准成立工会,实行污辱人格的搜身制度等。</p><p class="ql-block">日本资本家的这些惨无人道的行径,必然激起长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工人的强烈反抗。</p><p class="ql-block">青岛的工人阶级因为直接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榨,除了具有一般的无产阶级基本优点外,还有其特殊的特点,即具有特别强烈的反帝思想,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更坚决、更彻底和更革命。</p><p class="ql-block">1923年,邓恩铭受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委派,来青岛开展建团工作,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中共青岛支部。1925年2月8日,青岛支部借胶济铁路全线大罢工之机,发起和组织了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的工人罢工,提出恢复被开除的“圣诞会”(类似工会)领导人郭恒祥的工作、增加工人工资等五项条件。四方机车车辆厂的工人罢工,造成胶济线上的客货车全部熄火。罢工坚持到9天时,新任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亲自会见工人代表,同意工人提出的罢工条件。罢工取得了完全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