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波黑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国家简称,莫斯塔尔老城位于波黑南部,横跨内雷特瓦河谷,因此又名内雷特瓦河之城。数个世纪以来,莫斯塔尔以它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被誉为“天堂花园”。老城随处可见出售地毯,珠宝首饰,传统服装、领带和烟斗的小店,还有许多纪念品店,手工艺术品店铺,品种繁多,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桥,曾一度被喻为“是迎接银河的彩虹”,是波黑乃至整个巴尔干半岛著名景点之一。古桥的风貌与周围以古老石头为主体的建筑和圆形鹅卵石铺砌的古街道相和谐,充分展现了16世纪波斯尼亚的古朴风情和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宗教的多样性被称为“欧洲的耶路撒冷”,伊斯兰文化、欧陆风情、社会主义烙印等元素共同构成了它的多元魅力。直到20世纪后期,萨拉热窝仍然是欧洲仅有的清真寺、天主教堂、东正教堂、犹太教堂可以共存的城市。因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当代波黑战争而在中国家喻户晓。</p> <p class="ql-block">1984年,是萨拉热窝的荣光时期,这里是冬奥会的赛场。而8年后的1992年,波黑爆发了内战,是二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冬奥会的雪橇赛道,变成了炮兵阵地,当年冬奥会领奖台布滿了弹孔,奥运五环一度缺了两环。布滿弹孔的房屋,每个枪眼背后,就可能是一个逝去的生命,一个破碎的家庭。这些枪眼至今都没有修复,地上的血迹用红油漆涂过,警示人们珍爱和平,珍爱生命。</p> <p class="ql-block">战争隧道博物馆,步行穿过一段萨拉热窝战争期间最危险的隧道,感受战争时代的残酷。</p> <p class="ql-block">街上还保留有战争毁坏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巴什塞尔希亚老城,中文也有写成巴西查尔西亚老城,是萨拉热窝的旧城区的主大街,建于16世纪,至今仍然保留有500年前的样貌。这里拥有这个国家别具风情,五光十色的集市中心,老城区很多建筑都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取景地,电影场景中的铜匠铺、清真寺、钟楼等都集中在这一块区域。</p> <p class="ql-block">铜匠街是萨拉热窝最古老、最具魅力的街道之一,15世纪时就已经存在,曾经是萨拉热窝手工艺商业街区的核心地段。</p> <p class="ql-block">《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镜头之一的铜匠铺也在这条街上。</p><p class="ql-block">铜匠铺老板柜台上贴有一纸,上面用中文写着欢迊中国朋友。</p> <p class="ql-block">贝格清真寺也在这附近,是一座典型的奥斯曼风格建筑,也是萨拉热窝著名清真寺之一。1531年建成,由于内战时期受损而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重建工作,现为整个波黑最大、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与伊斯兰宗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钟楼建于1667年,它上面的大钟产自意大利,是城里唯一的公共时钟。</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好像看到电影里瓦尔特从钟楼撤退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区我们到导游一凡的塞尔维亚妈妈开的餐厅,品尝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两次光顾享用的同款波斯尼亚风味特色餐。</p> <p class="ql-block">1914年6月28月奥匈帝国皇储朗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市区拉丁桥一侧遭塞族青年遇刺身亡,这次事件彻底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p><p class="ql-block">拉丁桥北端有一座粉色建筑矗立于此,它是萨拉热窝1878年至1918年的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外墙贴滿了黑白照片,这些照片记录,向过往游客诉说着那一段历史,博物馆墙外停放的斐迪南大公遇刺时曾乘坐的车。</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拉丁桥不仅是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地,也是电影中一处重要的场景地。虽然时光荏苒,事过境迁,但前南斯拉夫人民英雄抗击法西斯的英勇事迹,将世代流传。</p> <p class="ql-block">当夕阳点燃萨拉热窝的天空,那是灰烬中重生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p><p class="ql-block">现在的萨拉热窝,人们生活的很安宁。战争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倍感和平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坐落山坡上的层层叠叠的小屋,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么明亮漂亮!</p> <p class="ql-block">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从波黑去往塞尔维亚的路上,一路美景相伴。</p><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和波黑是位于欧洲东部,巴尔干半岛中北部的两个国家,曾经“南斯拉夫”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阳光透过云雾洒向村庄,各式的小屋坐落在绿色田野上,绿草如茵的草地上牛儿在漫步吃草,好一派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塞尔维亚国内面积8.85万平方公里,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流经其境内。</p> <p class="ql-block">莫克拉山火车博物馆,介绍了萨尔干8号小火车铁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建设,历时四年,1925年完工。当时这三座险峻高山貌似不可征服——高度差为300米的三个站之间距离为3.5公里,工程师通过“8”字型铁轨设计解决了,这条独特的铁路因此而闻名。时隔百年,萨尔干“8”字观景铁路仍在运行,只是今天已经成为观光和娱乐列车铁路,也是欧洲最具吸引力的博物馆式的铁路之一。作为全世界窄轨铁路项目中的杰作,萨尔干“8”字观景铁路总长15440米,整个行驶时间约2小时,共要穿越10座桥,22条隧道,就能将优美宁静的山区景色尽收眼底。人们期望着不久后古老的窄轨将重新连接塞尔维亚与波黑,使断裂的历史得以愈合。</p> <p class="ql-block">木头村,所有木屋都是货真价实的山民废弃老屋。塞尔维亚导演艾米尔.库斯杜力,将它们从各村搜罗到一起,大小木屋围绕着典型的斯拉夫山区传统式样排列,构成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电影《生命是个奇迹》就是在这里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兹拉蒂博尔是塞尔维亚西南部的一个州,与波黑接壤。兹拉蒂博尔缆车是世界上最长的空中缆车,全长9公里,将兹拉蒂博尔与托尔尼克山峰相连。</p> <p class="ql-block">在塞尔维亚绵延3464米的德里纳河,只有一处地方耸立着一块体积相当的岩石,岩石上有一间看似“与世隔绝”的小屋。河中小屋建造于1968年,50多年来,奇迹般的躲过了每年水位的上涨和下降,如今已经在河中央的岩石上平衡了下来的小木屋,见证了岁月悠悠,也成为《国家地理》的封面,成为塞尔维亚的一个网红打卡地,被称为“最孤独的小屋”。</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乌日策市是二战时期铁托打游击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八十年代在乌日策市的山顶上建立了这座前南斯拉夫最大的二战纪念碑——弹孔纪念碑,它是为了纪念在二战中为保护村民转移而阵亡的游击队战士以及所有阵亡的烈士们而建的。弹孔纪念碑的设计非常独特,其最高建筑中间设计成被子弹击穿的情景,因比得名“弹孔”,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铁托当时曾亲自参加了纪念碑揭幕活动。</p> <p class="ql-block">1999年5月7日晚11: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射多枚精确制导导弹,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3名在使馆的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不幸遇难。使馆被认为是异国的领土,对使馆的攻击,就是对一个国家主权的公然侵犯,这就是当时震惊世界的炸馆事件。</p> <p class="ql-block">曾经是欧洲大国的欧联盟已不复存在,中国大使馆也搬往它处,被炸的旧址上,现在也巳经改建成中国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中心前的孔子塑像</p> <p class="ql-block">9月21日下午,我们团队抵达贝尔格莱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前夕,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吊唁1999年5月7号遭北约轰炸牺牲的3名中国同胞,愿逝者安息,愿祖国强大,愿世界和平!</p> <p class="ql-block">北约炸毁的前南斯拉夫国防部。</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塞尔维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位于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是原南斯拉夫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巴尔干半岛第四大城市,被称为“巴尔干之钥”。</p> <p class="ql-block">斯卡达利亚老街在共和国广场的北面,这条充满波西米亚风情的小街完全保持了19世纪后半叶的样子,塞尔维亚风格的红瓦平房和三四层的小楼,墙上绘着涂鸦,街道由鹅卵石铺成,街道两旁开设有很多特色餐斤与咖啡馆。我们来到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餐厅就餐,品尝这里的特色风味餐。</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铁托纪念馆,铁托对于南斯拉夫而言,是一位传奇人物。二战时间,铁托领导南斯拉夫抵抗法西斯,南邦成立后,铁托一直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去世后,内部民族矛盾再也无法调和,最终南斯拉夫解体。花房是南联邦著名的领导人铁托的墓地,由于铁托生前酷爱养花,因此在他死后就将他的遗体葬在花房中。在铁托的领导下,当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黄金时代,至今人们都会去铁托墓献上自已的鲜花,以表示怀念。铁托去世时,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参加了葬礼,华国锋主度也前来参加。</p> <p class="ql-block">铁托塑像</p> <p class="ql-block">铁托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花房</p> <p class="ql-block">1955年中国送给铁托的礼品,精美的象牙镂空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是该城市的中心广场,广场周边矗立着许多欧式重要建筑。广场中间竖立着1882年建造的塞尔维亚大公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的铜像,为了纪念他将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个雕塑不仅是贝尔格莱德的重要地标,也是塞尔维亚人民尊敬和缅怀伊哈伊洛大公的重要象征。共和国广场面积不大,但是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贝尔格莱德国家剧院等许多重要建筑都座落于广场周边。</p> <p class="ql-block">卡莱梅格丹城堡是中世纪时期贝尔格莱德的重要堡垒,现在是贝尔格莱德标志性的游览景点与休闲场所。整个城堡由巨大的石头建成,曾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在公园内仍可以看到历史遗留的大炮等。卡莱梅格丹城堡曾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至今仍可见古罗马、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建筑遗风。</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在欧洲河流中仅次于伏尔加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全长2857千米,流经10个国家,最后注入黑海。</p> <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包船游览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段,载客百多人宽敞的游船只坐了我们17人,观赏两岸风光,品尝咖啡或茶,十分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米哈伊洛大公街紧邻卡莱梅格丹公园,是市内最富盛名的商业步行街,有许多19世纪末的代表性建筑,林立于街道两旁,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米哈伊洛大公街,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瞬间,丰富精彩的街头表演,比比皆是的商店、书店、酒吧,我们漫步街头,体验贝尔格莱德的本地文化。</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游客很友好,对我们打招呼:“你好,中国”。</p> <p class="ql-block">伏伊伏丁那博物馆,始建于1825年,是诺维萨德最大的博物馆,博物馆有超过40万件标本,用于展示该地区的与考古学、历史、民俗学有关的杰作,是塞尔维亚文化和伏伊伏丁那历史记录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古罗马时期的头盔</p> <p class="ql-block">塞尔维亚的文化中心,也是第二大城市的——诺维萨德,参观彼得罗瓦丁城堡。彼得罗瓦丁要塞是多瑙河右岸的一座要塞,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在罗马帝国时期这里就巳经有大规模防御工事。要塞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战争,现在是塞尔维亚著名的观光景点。</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多瑙河畔的泽蒙小镇是贝城的老城区,戛尔朵什塔是小镇的制高点。建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在当时它是一座大型堡垒的一部份,随着战争的破坏与岁月的侵蚀,如今只剩下这座塔完好保留下来。沿旋转楼梯拾级而上,小镇尽收眼底,白墙橙顶的巴洛克建筑群立于多瑙河旁,铺着古旧石板的街道没有汽车喇叭声,也没有匆匆忙忙的人群,远处的新贝城高楼林立,而多瑙河仿佛阻断了时间的流逝,将小镇定格在了中世纪。</p> <p class="ql-block">漫步多瑙河右岸,成群的天鹅在岸边和我们共戏,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巴尔干之旅即将结束了,和我们的导游一凡,驾驶员米约合张影。再见塞尔维亚,再见巴尔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