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来的无声无息,之于我而言,没有什么太大感受,早就没有了孩童迎接新年的欣喜若狂;之于老公,不仅穿上了红袜子,还收到“光荣退休放飞自我”的五彩气球。自此,他便要与我四目相对,开启享受美好但简单重复的平凡生活了。新年,也迎来了小寒节气,天地一片清冷,但天气这东西,真让人琢磨不透,温度一直在5度左右徘徊,风凛冽中裹挟着一丝温暖,河水轻轻荡漾,蜡梅清瘦写意的枝干上嵌着无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就待雪压枝头了!</p> <p class="ql-block">去年有幸探访了沂源的千人洞、石龙洞、养神洞、神仙洞四个溶洞,颇为震撼,至今记忆犹新。而沂源鲁山溶洞群涵盖不同风格和特点的大小洞穴100多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开发的还有九天洞、珊瑚洞、玄云洞、灵芝洞等溶洞,</span>我们决定再探溶洞,目标是天下第一石花洞—九天洞。</p> <p class="ql-block">踏上高速,突然想起临临高速开通后网友评论:“让来山东的游客在临沂炒鸡和淄博烧烤之间自由奔波!”是啊,高速,跨越山海,是国家交通的大动脉,更是中国崛起的重要见证。一路前行,天气灰蒙蒙的,山脉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水墨长卷,别有一番景致。近处远处或矗立或簇拥或林立的树,褪去繁华,枝干嶙峋,向着天空伸展,勾勒出岁月的轮廓。空旷的田野,衰草在风中瑟瑟发抖,它们在等待,等待一场雪的覆盖,等待春的第一缕呼吸将其唤醒。</p> <p class="ql-block">到了沂源南鲁山镇,我们沿着千人洞景区前的张台线公路,继续向前行2公里左右,到达鲁山国家地质公园。公园门口,立有一碑,上刻“鲁山”。远处的大山平和而宁静,山势绵延起伏,并不太耀眼的阳光照射着山顶。鲁山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和鲁国的分界线,其主峰观云峰海拔1108.3米,为山东省第四高山。从大山深处螳螂崖出发的一滴水慢慢汇集,流淌成河,它奔涌而下穿过脚下的沂源县城,最后注入沂河,人们称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螳螂河。</span>螳螂河是沂源人的母亲河,清澈透明奔流不息,人们沿河而居,在它无私地润泽下繁衍生息。说起螳螂河,不能不提到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一对恩爱的螳螂夫妻新婚之后,由于缺乏食物,几乎濒于饿死的边缘,痴情的丈夫对心爱的妻子说:“为了我们的爱情,为了我们爱情的结晶,请你把我吃掉吧!”,闻听此言,妻子已泣不成声。 “只要你爱我,爱我们的孩子。”丈夫坚持着。于是,妻子流着悲伤的眼泪无助地把自己心爱的丈夫吃掉了,保全并延续了他们的后代,愧疚难耐的她,终日以泪洗面,泪流成了河,就成了这螳螂河。她流尽了眼泪,从此螳螂的后代们眼睛总是透明鼓鼓的,却再也流不出一滴眼泪了。那位痴情丈夫的灵魂便化作了惟妙惟肖的螳螂崖,永远的隐在了大山深处,静静的护佑着这一方水土。</p> <p class="ql-block">到游客中心,工作人员询问我们去哪里,原来这里是去溶洞和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分叉口。往左跨过小河的木桥顺着阶梯到溶洞,沿着公路继续前行就是鲁山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吃了些食物,背着水就直奔溶洞而去。爬上高高的略有些陡峭的百级石阶,到达半山腰的溶洞口,“天下第一石花洞—九天洞”的大红字赫然在目,洞内有缕缕仙气飘然而出。我们想请个导游,管理人员说洞内标识清晰,都有说明,并且只有一条路,不用怕迷路。于是,我们放心地进入了溶洞。</p> <p class="ql-block">进入洞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专家分别鉴定为“中国最大的石花洞穴”、“中国溶洞精品景观博物馆”和“天下第一石花洞”赞誉的展板。回头看洞口,雾气不断的翻涌,仿佛是四大金刚守护的南天门,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就要踏入天宫了?</p><p class="ql-block">九天洞发育于地质年代上的古生代奥陶纪石灰岩层中,距今为4.4-5.0亿年。九天洞为单一廊道流入型洞穴,洞腔长518米,高5-18米,洞内常年温度在18摄氏度。因洞内有九个大的洞厅,景观可与中国神话中的天宫相媲美,故得名九天洞。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十分丰富,其中大面积的球状和针状结晶体、月奶石、石花、石莲被誉为"九天四绝",是全国稀有景观类型最多的溶洞,同时又是石花面积最大的溶洞,故称之为“天下第一石花洞”。</p> <p class="ql-block">沿着木栈道没有走多远,就来到第一个大厅,从洞顶密集垂下的光纤如瀑布般,与地面的水塘交相呼应,颇有“微风拂面池塘过,几滴珍珠落水波”的意境。不远处,有沂源猿人的雕塑,沂源猿人与北京猿人所处的时代相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是最早的山东人。</span>过往,山东境内因为没有猿人化石发现,很多学者认为山东的文明是在外地影响下产生的。正是因为沂源猿人的发现,山东人可以骄傲地宣称,山东的文明自成一脉。</p> <p class="ql-block">沿着曲折的木台阶我们继续往里走,各种石花以石珊瑚为基座,有针尖状、球粒状、葡萄状、树丛状、蘑菇状、菌块状、晶块状等,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其中大部分仍在生长中,质地纯净、组合精巧、高贵细腻,在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下,仿佛一座正值盛期的天宫花园,美轮美奂。</p><p class="ql-block">洞顶,在灯光的投射下,有的星光点点,仿佛天上的星河;有的云蒸霞蔚,犹如万亩桃花灿烂绽放;有的莹莹绿光,就像有几千只萤火虫在半空中飞舞……灯光如同艺术家的画笔,勾勒出空间的层次与魅力,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惊喜。</p> <p class="ql-block">洞里面有众多形态各异的溶洞景观,如石幔、石帷幕、石柱、石笋、石莲、石冰、卷曲石等,让人目不暇接,<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可谓是一石一景,一步一景。</span>钟乳石在灯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斓,引人入胜,后人发挥想象,因势赋其美名,如五女迎宾、天国吊篮、倒垂石花、玉帝出巡、江南秋收、千里冰封、定海神针、广寒宫、葡萄园、猛虎出山……无不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洁白如玉的钟乳石,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还有几处景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是天降石,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横夹在洞顶和石头之间,这块大石所见之处棱角分明,表面光滑平整,就像有人削平后拿来放在了这里似的。二是莲花台,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不经意间就雕刻出莲花宝座,难道它也有向佛之心?莲花象征着纯洁、圣洁与悟性,与须弥座结合,形成莲花宝座,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佛教理念的生动诠释和体现。不怪这里有那么多洁白如玉的钟乳石,它们的年龄,都是以万年为单位计算的。三是投影灯,投影灯用树灯杆安装,采用了6500K、10000K、25000K色温光源,保证自然景观完美呈现,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熄,尽可能减少对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的照射,从而保证洁白如玉的景观不被破坏,并且注重灯光的指向性,路灯照路,景灯照景。</p> <p class="ql-block">因为冬季的缘故,洞中游客不多,沿着台阶行走基本没什么问题,走起来不太累,每走一段就有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可以休息一下。洞顶有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地方须低头弯腰才能通过,但不太多。游览至洞底,依指示路线原路返回就行。整个游览过程,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左右。游览完溶洞后,我们继续前行,去鲁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人员是位热情的姑娘,她的笑容里充满了温暖,让人倍感亲切。她劝说我们改日再来,原因是上下山大约需要四五个小时,时间上太仓促,不能尽兴,另外太阳落山后山上很冷。我们很高兴的接纳了她的建议。挥手告别她时,心理觉得特别踏实,她让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心怀善意,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返回的路上,我们来到南鲁山镇芝芳村西北角的骑子鞍山东麓的山坡下,这里设立了一个纪念碑,旁边五六步开外,有个仅容一人进去且一眼可以看到底的小山洞,这里便是改变历史的沂源猿人化石发现地。1981年11月和1982年5月由联合考古队对此地进行了两次发掘,共出土猿人头盖骨化石一块,眉骨两块,肱骨、肋骨各一块,牙齿七颗。沂源猿人的发现,不仅推开了山东文明历史的大门,也拉开了沂源文化、海岱文化、齐鲁文化乃至山东文化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村庄,到处静悄悄的,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忙碌,有了更多的时间停下来,享受着简单却富有烟火气息的生活,这是一年中,难得的清闲时光。北方的冬天,目光所及都是冷色调,这是属于冬天独有的气息,在枯树之间,不怕冷的鸟雀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的穿梭着,跳跃着,嬉戏着,追逐着,自由自在,快乐无比。我们静静的听着,听到风吹树林的呼呼声,听到大地孕育万物的复苏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