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在我看来就是海淀区博物馆,它位于海淀公园的西北角,比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与公园内的体育中心等公共建筑共同构成海淀区一个科技文化聚集区。<div>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近期刚对外开放,第一个重磅展览《邂逅爱琴海: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文物精华展》与国博的《美的多元》、首博的《希腊人》一起引起北京人对古希腊文化的新热情。《邂逅爱琴海》是一个巡回展,第一站是安徽省博物馆,第二站来到了北京海淀,展品全部来自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所有文物都是真品,时间跨度公元前6世纪-公元2世纪,这一时期正是古希腊的城邦时期。<br></div> 三山五园艺术中心主要建筑都在地下,地面上的入口“大门”肯定有“山”的寓意。<div>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郊沿西山到万泉河一带皇家园林的总称,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是指: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艺术中心就在原畅春园遗址之上。<br></div> 展览入口处几根洁白高大的爱奥尼亚式柱和经典的三角门楣式建筑模型一下就把人们带入遥远典雅的古希腊。 <div>2024年年底刚去了趟意大利,有幸在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流连半天,博物馆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原本想意大利古典建筑、文化设施遍地,尤其在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对地处南意的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没抱有太大的期待,不想一入展厅就被震惊了,除了庞贝出土精美文物,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珍品琳琅满目,整整三层楼,雕塑、壁画、陶器、青铜器……真的是美不胜收。</div> <p class="ql-block">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人在3个世纪的时间里,共建立了400多个城邦。这些城邦自成一体,有各自独立的政体,信奉各自的神灵,拥有自己的宗教仪轨和神话谱系。直至公元前5世纪初,希腊人抗击波斯人进攻,取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胜利后,一种真正的“希腊整体认同感”和团结精神才开始形成。这些集体认同感就包括语言、文化和宗教,以及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展览“邂逅爱琴海: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文物精华展”选取123件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精美文物,既包括古希腊艺术大师所创作的杰作,也包括人们使用的日常用品,旨在展示古希腊居民的宗教、文化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要素对于理解当今社会和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br></p> <h1><b>第一单元,神话</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语中,“神话”(mythos)意指故事或传说,不仅仅是古老的故事,也包括历经时代沉淀而流传的波澜壮阔的传说。它们最初被口口相传,之后被伟大的诗人们(如荷马、赫西俄德等人)写进韵律诗中。</p> 神话在建构希腊人的身份认同中起着基础而至关重要的作用。<b>神谱神话</b>讲述诸神故事及其起源;<b>宇宙起源神话</b>则是关于世界的诞生和建设的;<b>人类创世神话</b>是关于人类起源的;<b>文学神话</b>讲述的是英雄人物故事,为人们提供道德指引;还有关于来生的<b>末世神话</b>。这些神话故事向古希腊人诠释了遥远而古老的时代,同时确保了这些神灵在宗教信仰中的稳固地位。 <p class="ql-block">黑绘<b>赫拉克勒斯与三头怪格里翁</b>储酒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原是半神,是天神宙斯和凡人的儿子,因完成了12项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死后升入奥利匹斯圣山成为全神“大力神”。战胜三头怪格里翁牛是12项任务之一。</p> 中心人物是黑颜色的,地为红被称为“黑绘”,视觉效果更平面一些。 <p class="ql-block">红绘<b>赫拉克勒斯与尼米亚雄狮</b>酒水混合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战胜尼米亚雄狮后,将狮皮剥下,从此他以狮皮为甲狮头为盔。后世艺术作品中狮皮成为大力神形象的标志。<br></p> 人物为红,地为黑,就是红绘,绘制手法更难一些、复杂一些。 <p class="ql-block">窃帕拉迪翁图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帕拉迪翁神像是特洛伊城的保护神像,传说只要帕拉迪翁神像存在,特洛伊城就能永远存在。奥德修斯作为攻打特洛伊城的古希腊将领,深夜潜入城邦去窃取神像。</p> <p class="ql-block">黑绘阿喀琉斯武器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 <p class="ql-block">黑绘<b>忒修斯和米诺陶洛斯</b>储酒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 <p class="ql-block">绘<b>西蒂斯和阿喀琉斯</b>的武器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喀琉斯海洋女神西蒂斯和凡人英雄珀琉斯之子。阿喀琉斯出生时母亲西蒂斯从命运女神处得知儿子将会战死,于是西蒂斯握住阿喀琉斯的脚踝将他浸入冥河,所以阿喀琉斯除了脚踝的致命死穴全身刀枪不入。但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最终被特洛伊城的小王子帕里斯一箭射中脚踝而死。<br></p><p class="ql-block"><br></p> 骑着海兽的海神西蒂斯讲盾牌送给儿子阿喀琉斯 <p class="ql-block">绘阿贾克斯和卡珊多拉酒水混合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世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色建筑是雅典娜神庙中间拿盾牌的雅典娜神像,抱着神像的的女子是卡珊多拉,她是特洛伊城邦的公主,特洛伊城邦战败后,卡珊朵拉来到雅典娜神庙寻求庇护,而古希腊的将领却拖着她的头发企图把她拽出神庙。</p> 庆祝丰收的场景图 <p class="ql-block"><b>古希腊陶器的生产和装饰</b></p><p class="ql-block">古希腊陶器的生产和装饰涉及一系列的过程和技法。最开始,陶工使用陶轮将黏土塑造成所需的形状,然后为陶坯涂上第二层黏土,经过首次烧造后,使陶器通体呈现红色。此后,第二位专业艺术家——陶绘师,将装饰器物表面,色彩的鲜艳度取决于黏土的品质(必须经过淘洗净化)和烧造的温度(需900-1000°C左右)。陶器装饰最常用的技法是黑绘和红绘,它们的操作过程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黑绘技法</b></p><p class="ql-block">在运用黑绘技法时,通过氧化铁溶液使整个陶器表面附着一层黑色涂层,然后将人物和场景细节全部雕刻其上。在此过程中,去掉黑色涂层,使器身选定区域露出红色黏土层。黑色和红色的鲜明对比造就一种极佳的分界效果,一旦烧制完成,装饰画就会显现出来,最后再施以薄薄的彩绘。进行彩绘和雕刻后,陶器将在封闭的窑中进行第二次烧制,无氧环境使得黑色颜料固着在器物表面,使其散发出迷人的光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红绘技法</b></p><p class="ql-block">红绘技法有所不同:在黑绘技法中,器物装饰是通过雕刻完成的。而在红绘技法中,陶绘师会在陶器基部进行涂绘,空出人物场景所在区域,然后再用画笔补充细节,勾画出纤细的黑色和红色线条,同时也会使用其他颜色来绘制珠宝、建筑装饰、植物图案和女性白皙的皮肤等。通过这种方式,除了使人物更加逼真和真实外,艺术家的绘画技巧也能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历练图浮雕</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边是赫拉克勒斯完成的十二项任务,中间是赫拉克勒斯和他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荷马雕像</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半身雕塑一般被认为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雕像。据传荷马创作了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对西方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这件雕像塑造了一个留胡须的老人。他宽阔的前额布满皱纹——这一特征通常代表哲学家、诗人和剧作家,凸显他们敏捷的思维。</p><p class="ql-block">这尊雕像展示了传说中的这位失明诗人的典型形象。</p><p class="ql-block">尽管这是一件罗马人复制的希腊作品,但它再现了希腊艺术的典型特征:通过对人物面部进行极端现实主义的刻画,来辅助揭示人物的心理特质。<br></p> <p class="ql-block">雅典娜雕像</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神和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奥林匹斯山的女性主神之一。她是众神之王宙斯和智慧女神墨提斯的女儿。雅典娜的特征之一是<b>智慧</b>,她同时还是<b>艺术、战争和手工艺女神</b>。因此,雅典娜常常被描绘成一位战士,被视为雅典的守护神,在雅典人们为她举办各种庆典,包括著名的泛雅典娜节。这尊雅典娜大理石雕像身高超过两米,身穿希腊女性典型衣物——裹身长袍。长袍的垂直褶皱在胸前被护身打断,这是宙斯送给雅典娜的一件山羊皮胸甲,用于恐吓敌人。胸甲中间饰美杜莎,美杜莎两边各有一条蛇。雅典娜头盔中间装饰有斯芬克斯,两侧是长着翅膀的骏马。头盔下女神面容平静、镇定。她左持矛,右臂向前伸展。雅典娜的器物反映了她的文明和军事特质,是她亲和力和战斗本性的反映。</p> <p class="ql-block">狩猎的阿尔忒弥斯<br>大理石<br>公元2世纪<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希腊神话中,阿尔忒弥斯是宙斯与生产和生育女神勒托的孩子,代表着月亮,是<b>狩猎女神和处女的守护神</b>。</p><p class="ql-block">阿尔忒弥斯是阿波罗的双胞胎妹妹。传说中,在宙斯的妻子赫拉的驱逐下,勒托被迫流浪,最后在爱琴海的德洛斯岛安顿下来,并生下了这对双胞胎。</p><p class="ql-block">正如展出的这尊雕像一般,阿尔忒弥斯总是穿着衣服、凉鞋,拿着弓箭,与小鹿或猎犬结伴出现。</p> <p class="ql-block">蹲姿的阿佛洛狄忒</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佛洛狄忒是<b>爱、美和生育之神</b>,尽管传统认为她是众神之王宙斯的女儿,但据说她是由海水泡沫中诞生的。雕塑家Doida-lsas 创作的这尊“蹲姿的阿佛洛狄忒”呈下蹲姿势,几乎坐在她的右脚后跟上,动感十足,呈现出双重旋转:她的双腿和右臂向左转动,而左臂和头则转向右边。雕塑再现了女神沐浴时试图遮盖身体并转向她的教子——爱神丘比特的场景。作为一个神灵,她的这一动作展现了她人性化的姿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与丘比特说话的谦和的母亲。与此同时,她的姿势和流畅的身体线条则给人一种极致优雅和美的享受,而这正是爱神的核心特质。<br></p> <p class="ql-block">阿波罗</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宙斯与生产和生育女神勒托的儿子,代表着太阳,是一位具有多重人类特征的神,被认为是<b>医药、预言和艺术(尤其是诗歌和音乐)之神</b>。</p><p class="ql-block">这尊除塑刻画的是一个年轻、赤课的阿波罗,他站在一块岩石上,左手拿着他的标志物之——西塔(cithara)琴。</p> <p class="ql-block">酒神狄俄尼索斯与黑豹</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狄俄尼索斯<b>是酒神、狂欢之神和野性之神</b>,是宙斯和凡人女子塞墨勒之子。根据神话传说,他怀孕的母亲被宙斯发射的一道闪电击中而死,宙斯向她显露了他真正的神性,却将她化为灰烬。然而,众神之王成功地救出了塞墨勒腹中的孩子,将他缝进自己的大腿,直到他再次诞生。这尊狄俄尼索斯全身赤裸,呈站立姿势,头戴由常青藤和葡萄串组成的冠冕,两缕长发垂落在肩上。他右手拿着一个古希腊康塔罗斯酒杯(kantharos),左手则挥舞着酒神权杖(thyrsus),这是一根由植物做成的神圣权杖,顶端是一枚松果,柱头下面系着一个蝴蝶结。狄俄尼索斯的左边有支撑,身旁是一只黑豹,这是一只象征着他的力量和野性的神圣动物。</p> <p class="ql-block">雕饰七名男神的井栏(曾为法尔内塞家族收藏)</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公元1世纪</p> 一手持棒,另一手臂上挎着一张狮子皮的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手持双蛇神杖的是商业、旅者、小偷和畜牧之神赫尔墨斯,同时他也是众神的使者,所以有时他的雕像的脚上会有翅膀。 有老鹰相伴的一定是众神之神、天神宙斯 手里拿着短剑和长矛的是战神阿瑞斯 站在七弦琴旁边的的是光明和音乐之神阿波罗。 手拄单蛇杖的医药神——阿斯克勒庇俄斯<div>一手拿酒杯的是酒神——狄俄尼索斯</div> <p class="ql-block">绘宙斯和丘比特壁画</p><p class="ql-block">壁画</p><p class="ql-block">公元1世纪</p> <p class="ql-block"><b>希腊建筑:从木头到石头</b></p><p class="ql-block">大约在公元前8或7世纪,一场真正的建筑革命正在进行,石头取代了更轻、更易腐的木材和泥砖用作建筑材料。石头和大理石更加耐用,因此可以创造出更加耐久、更加宏伟的建筑结构,如神庙、体育场、剧院和柱廊。建筑师和雕塑家因此有机会表达他们的创造力,发展和运用特定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p><p class="ql-block">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古希腊文明的两个主要中心——欧陆希腊和爱奥尼亚海岸(今天的土耳其)——出现了两种建筑风格:多利安式和爱奥尼亚式。这是两种巨石牌坊式建筑风格,在最初用于建筑神庙所采用的样式和比例规制基础上集合了水平要素和垂直要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多利安式柱形</b></p><p class="ql-block">最古老的风格是多利安式,特点是外形坚固、规模宏大、装饰简单。柱子结实而没有底座,横饰带上饰有一种彩绘或带浮雕装饰的面板(称为metopes),与垂直方向的三角形装饰相对(称为triglyphs)。多利安式建筑非常流行,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希腊在意大利南部的殖民地(被称为大希腊地区)和西西里岛尤其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爱奥尼亚式柱形</b></p><p class="ql-block">爱奥尼亚式出现的时间稍晚一些,以轻盈的柱子和雅致、繁复的装饰独树一帜。今土耳其海岸沿线全是这种建筑风格,但公元前5世纪它也在希腊其他地区广为传播。爱奥尼亚式与多利安式的区别在于具有底座,柱顶精美,上有卷草纹装饰。它的横饰带是连续的,而不是像多利安式那样被分割成几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科林斯式柱形</b></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人们开始使用第三种廊柱式样——科林斯式,其</p><p class="ql-block">柱顶有更加奢华的植物图案。</p> <h1><b>第二单元,宗教</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世界,神圣和世俗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宗教渗透入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各个方面。宗教场所不仅存在于神庙中,也建设在城邦的公共区域(如公共广场)等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一座神庙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祭坛,祭坛是宗教仪式的核心。祭祀时,众神被奉献上不同的动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祀英雄则是另一番场景。祭祀英雄时是选择地表的一道沟渠,向其中倒入混有动物血液的液体,使其流入地下。</p> <p class="ql-block">红绘带音乐和酒水的宗教仪式场景酒水混合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妇女神坛祭酒图贮酒罐</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妇女向狄俄尼索斯献酒图瓶</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男孩神坛祭酒图储酒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献祭图酒水混合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黑绘争夺祭祀用三脚架提水罐</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 <p class="ql-block">黑绘献祭图分酒罐</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 <h1><b>第三单元,运动</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各个神庙会在庆祝重大宗教节庆时举办比赛。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德尔斐的神庙举办的泛希腊赛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赛会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神庙的声望和供奉的神灵各不相同。按规则,赛会要持续多日:在开幕日举办音乐比赛(包括史诗、独唱、音乐、合唱和戏剧),之后是体能比赛(包括跑步、摔跤、拳击、古希腊式搏击、五项全能)和赛马。</p> <p class="ql-block">拳击手雕像</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拳击手雕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众多体育比赛中,拳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竞技项目。与今天不同的是,当时比赛没有时间限制,通常以其中一名选手的失败而告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拳击手被认为是美德和男性力量的象征。这座雕像塑造了一位古代拳击手,他身体赤裸,正在休息。他头上戴着的橄榄叶花环是比赛胜利的象征,由此可以看出,他肯定赢得了比赛。他的右腿上放着一个赫拉克勒斯(一个与希腊体育运动相关联的英雄)小雕像,证明拳击与体育运动的关联性。拳击手的右手指关节上戴着一个金属保护片,由一条带子缠绕至手肘,整个金属保护片盖住右手臂。雕像底座上清晰可见来自卡里亚阿弗罗狄西亚的雕塑家科布拉诺斯的签名。卡里亚位于今土耳其境内,曾建有一所著名的雕塑学校。</p> <p class="ql-block">品达雕像</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品达是古希腊九大抒情诗人之首。当时的文艺工作者流行留长胡须,为保护胡须和不被胡须影响写作,有人就把胡须扎起来。</p> <p class="ql-block">红绘运动员赛前准备图酒水混合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黑绘马车赛储酒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 <p class="ql-block">绘颁奖典礼酒水混合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颁奖典礼储酒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泛雅典娜运动会双耳尊</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 <h1><b>第四单元,战争</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因纠纷和领土扩张,古希腊城邦之间经常处于敌对状态。还有一些重大战争,被认为是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这些重大战争包括公元前5世纪初希腊与波斯之间的希波战争和公元前431年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爆发的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p><p class="ql-block">在战争中,每个士兵都必须自己准备武器。重装步兵的防护装备有头盔、胸甲、护腿和大圆盾。他们使用短剑和长矛作为进攻武器。此外还有骑马机动的步兵。</p> <p class="ql-block">军事家雕像</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展现了一位军事家,即古希腊城邦军队的将领。雕像描绘了一位头发浓密、留着胡须的老人,头上戴着没有任何装饰的科林斯式头盔。他的头转向左边。从他凹陷的眼窝、布满波纹的额头和微闭的嘴唇能明显看出此刻他全神贯注,有很强的人物表现力。他的胡须分簇而密实,与脑后突出头盔之外的头发连成一片。半身像身着一件有圆形饰钉的斗篷,头盔仅仅是放在头上,而不是戴着。描绘了典型的希腊将军形象。</p><p class="ql-block">(科林斯式头盔)</p> 军事家雕像<br>大理石<br>公元1世纪 <p class="ql-block">南意大利风格头盔(第三代)、哈尔基斯风格头盔(第二代)、科林斯风格头盔(第一代)、护腿、矛头</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前4世纪</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黑绘武士储酒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武士储酒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绘雅典娜细颈油瓶</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骑马人储酒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绘战斗场景储酒坛</p><p class="ql-block">公元筋6世纪</p> <p class="ql-block">黑绘战斗场景水罐</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 <h1><b>第五单元,男性世界</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希腊社会的男性,自青年时期(12至18岁)即开始在家庭之外接受教育,学习的基本科目是阅读、数学、音乐,体育锻炼也非常重要。随着课程深入,哲学、修辞和辩论等方面的相关课程逐渐加入,这些学科被视为未来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古希腊男人在家里通常有一块他们的专属区域,即“专用房间”(希腊语Andronitis,意为“男性专属区域”)。这一区域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都装饰非常优雅。酒会和宴会就在此举行。</p><p class="ql-block">但古希腊男人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以外被称为“阿果拉”</p><p class="ql-block">(希腊语agora)的公共广场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b>[ 青年男性教育]</b></p><p class="ql-block">12至18岁的青年男性数育对城邦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事关他们能否成长为合格的成年公民。他们接受的大部分教育在家庭之外,在专门的教学场所里跟着老师学习。学习的基本科目是阅读、数学和音乐、体育锻炼也非常重要。随着课程深入,哲学、修辞和辩论等方面的相关课程逐渐加入。这些学科被视为未来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关健所在。<br></p><p class="ql-block">于是,一批带有体育场所的学校和学园建立了起来。这些露天建筑群的中间设有一块空地、适于进行体育运动,四周环绕的小房间用于哲学授课和讨论。哲学家们曾在雅典设立学园。这其中,最古老的无疑是建于公元前387年的柏拉图学园。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命名为莱森学园,位于雅典东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哲学流派也蓬勃发展,包括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伊璧鸠鲁学派和怀疑主义者。这些学校和学园直至罗马时代仍广受推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男人的日常生活 ]</b></p><p class="ql-block">古希腊男人在家里有一块他们的专属区域,就是“专用房间”(希腊语Andronitis,意为 “男性专属区域”)。这一区域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至少由一个列柱廊和数间房间组成。这些房间非常优雅,地上镶嵌着马赛克图案,墙上装饰有壁画,照明恰到好处。酒会就是在此举行的。</p><p class="ql-block">酒会通常以晚餐的形式举办,菜品简单但酒水充足。酒足饭饱之后,大家便开始讨论文化、吟诗唱曲、进行游戏和小型表演。音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色,通常由弦乐器里拉琴进行演奏,有时也会使用竖琴或长笛等乐器来给宴会提供背景伴奏。</p><p class="ql-block">沿房间三面墙摆放有特制床。与会嘉宾躺在上面,床前是摆满食物的桌子。如果现场有奴隶,他们将负责拿取食物和倒酒。会上饮用的酒都是用不同份量的水稀释过的。酒会主持者掌控进程,同时决定提供多少酒给宾客饮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男人的公共生活]</b></p><p class="ql-block">对于古希腊男人来说,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家庭外面度过的。每天清晨,男人们就开始前往被称为“阿果拉”(希精语agora)的公共广场,几乎每个城邦都有一个这样的广场,通常它的四周由巨大的石头围绕划分边界,一些最重要的建筑矗立其旁。广场是男性友人聚会、讨论政事、投票和观看各类表演的理想场所。当然,这里也少不了神庙,毕竟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在神灵的保护下进行。此外,入们还可以在此处的市场进行买卖交易。</p> <p class="ql-block">利西阿斯半身像</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西阿斯(Lysias)是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p> <p class="ql-block">梅特罗多勒斯雕像</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希腊哲学家</p> <p class="ql-block">克利西波斯雕像</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开创的斯多葛学派,成为几个世纪以来希腊和罗马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运动。</p> <p class="ql-block">埃斯库罗斯雕像</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希腊的悲剧之父,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或称《复仇女神》)等。</p> <p class="ql-block">索福克罗斯雕像</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希腊悲剧之王,《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才能。</p> <p class="ql-block">欧里庇得斯雕像</p><p class="ql-block">公元2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前两位关注男性英雄们的悲剧,而欧里庇得斯更关注女性的悲剧。他与苏格拉底关系密切,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人说悲剧在他的手中衰亡。现存《美狄亚》、《希波吕托斯》《特洛伊妇女》《酒神的伴侣》《独目巨怪》等剧作。</p> <p class="ql-block">红绘宴饮图酒水混合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宴饮图酒水混合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宴饮图酒水混合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p class="ql-block">狩猎图储酒坛</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p> 罗马人格奈乌斯-奥菲狄乌斯嘉奖令<div>青铜</div><div>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div><div><br></div><div>古希腊建筑形式的青铜嘉奖令,嘉奖一些显贵对城邦有贡献的人,一般放置在阿果拉广场上。</div> <p class="ql-block">锡拉库扎人德米特里乌斯嘉奖令</p><p class="ql-block">青铜</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庙模型的嘉奖令</p> 眼杯<div>男性饮酒杯</div> <p class="ql-block">狄俄尼素斯眼杯</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紀</p> <p class="ql-block">马义来通杯</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起</p> <p class="ql-block">羊头来通杯</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来通杯用于神明祭祀,来通的意思是流出 <h1><b>第六单元,女性世界</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男性不同,古代希腊社会女性的大部分生活是在家中度过的。即使是出身贵族的女性,也不会参与城市的政治生活,或者参加男人们私下聚集的酒会。她们外出露面的唯一机会是节日庆典,可以作为公众成员或女祭司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古希腊妇女的最高使命是做贤妻良母。婚姻对每个古希腊妇女而言,是生命中的重要一环。妇女在家中居住的地方叫内宅(希腊语称作gynaikonitis),位于房屋最深处,与男性活动区迥然分开。在家中,妇女的主要活动是纺纱。</p> <p class="ql-block">梳妆图雅典白罐(彩绘)</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世纪</p> 梳妆图分酒罐 <p class="ql-block">贝壳女性像</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世纪</p> <p class="ql-block">科林斯风格化妆盒</p><p class="ql-block">公元前7世纪-6世纪</p> <p class="ql-block">新娘用婚庆水罐(净身瓶)</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瓶中瓶</p> <p class="ql-block">婚礼仪式用瓶(新娘泼水用)</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女性梳妆图罐</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世纪</p> <p class="ql-block">红绘女性梳妆图分酒器</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世纪</p> <h1><b>第七单元,死亡</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希腊人认为,人的死亡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死亡,即家族失去了其中一个成员。通过一系列的葬礼仪式,家族中的生者将逝者送入他(她)最终的安息之地。</p><p class="ql-block">从远古时代开始,古希腊人就将死者火化,然后将骨灰放入瓮中,埋在城外被称力“大墓地”的特定区域。墓地与人们居住的区域分隔明确,这降低了传播疾病和污染居住区的风险。</p><p class="ql-block">墓地遍布纪念物、大型雕像和大理石石碑。建立这些纪念物,为的是对外彰显该家族的重要地位,表达失去家庭成员的痛苦之情,更重要的是纪念逝者,留存关于他们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在墓室内,人们在遗体旁放置陪葬品。除了饮食器具,根据死者的社会地位及其所属家庭的富裕程度,陪葬品有时还包括装饰品、武器、珠宝和珍贵的织物。</p> <p class="ql-block">墓碑(波吉亚家族旧藏)</p><p class="ql-block">大理石公元前6世纪</p><p class="ql-block">年轻人一手提油瓶,一手牵着一条猎犬,这些都是贵族身份的象征</p> 冥器,多数是逝者生前使用过的物品 <p class="ql-block">绘葬礼告别仪式双耳喷口杯</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世纪</p> <h1><b>结语</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希腊文明是孕育欧洲文明的摇篮。2000多年前,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在亚欧大陆的两端交相辉映,在科学技术、哲学思考、艺术创作及政治理念等方面,各自为人类文明演进做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为后世东西方文明的发生、发展贡献了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三山五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三山五园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技法和理念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它在功能、哲学、美学等方面高度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年间,以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为代表的欧洲传教士,将受到古希腊文明影响的欧洲建筑、宗教、艺术传播到了中国,在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内留下了大量的西方痕迹。同时,在他们的引荐下,优秀的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艺术、哲学理念等在当时的欧洲广为人知,一度掀起“中国风”的模仿狂潮。</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旨在架构起古老的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连接与互动,探寻人类古老文明的共性和各自的特征,展示人类文明多元发展道路上的别样风景。</p><p class="ql-block">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让我们和谐共生,继往开来,一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p> 2024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年前最后一次聚会,看个好展,吃个大餐,退休生活如此也就满足了。 新近建成开放的海淀大悦城 俄式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