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金秋十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12天游遍西西里和马耳他两地,深度地体验了地中海风情。</span>探索意大利南部与马耳他最著名的壮丽海岸、海岛风光、火山奇景,领略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地中海特有的美丽景色。造访西西里与马耳他的美丽传说,亲临世界遗产和古城古都,震撼于古老历史的沉淀、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以及精致美丽的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西西里岛,<span style="font-size:18px;">意大利南方的“珍珠”之一,位于长靴形的意大利半岛鞋尖地带,</span>是地中海上最大的岛屿,<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岸景色多变,海水清澈透明、气候温和宜人,自古以来就有“地中海天堂”的美誉。</span>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西西里岛就被很多不同的国家占领统治,比如希腊、古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德国、西班牙、奥地利等等,直到1861年才归入意大利王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印刻着西西里岛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p> <p class="ql-block">在西西里岛到处都能看到代表岛的标志的三腿女妖,这是十一世纪诺曼人统治时,借用了家乡爱尔兰一个小岛的标志。三条腿象征西西里的三个海角,麦穗象征丰饶,中间是蛇头美杜莎(美杜莎是雅典娜破坏能力的现身,而雅典娜又是岛屿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巴勒莫,又译“帕勒摩”,西西里岛首府,位于西西里岛西北部,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西里第一大城市。</span>曾是一个阿拉伯酋长国,也做过诺曼王国的首府。巴勒莫<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个地形险要的天然良港,还是一个慢慢品味后,让人容易感觉意犹未尽的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勒莫满城的古迹和文化遗产中,既没有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也没有傲然恢宏的城市广场,却有着意义不凡的独特韵味,这是一座最具西西里味道的城市,代表了西西里的叛逆与华丽。这里拜占庭、诺曼式和伊斯兰三种风格的建筑并存,一些建筑物甚至还具有浓厚的阿拉伯色彩,被意大利大文豪但丁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回教城市。”</span>巴勒莫是享誉国际的经典电影《教父》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又称新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叫“诺瓦门”,</span>这座查理五世新城门,属于诺曼王宫建筑群的一部分,是数百年来进入巴勒莫的重要通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1535年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征服突尼斯,并亲临西西里巴勒莫,为迎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举行入城仪式而专门建造了这座城门。</span>查理五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身兼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人,和英国的亨利八世,法国的弗朗索瓦一世同时代,都是著名的文艺复兴君主,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p> <p class="ql-block">城门的中间是一个雄鹰标志的浮雕,这个是巴勒莫地区的象征。城门的两侧则是各有两个人物浮雕,据说是查理五世征服突尼斯时捕获的穆斯林俘虏,西班牙人称作摩尔人。其中两人被砍了双臂。看到这座城门,仿佛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诺曼王宫,欧洲最古老的王宫,<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巴勒莫市中心。王宫建于11世纪,诺曼人在古迦太基人和古罗马废墟上建造的简朴宫殿,它是自诺曼征服以后历代西西里国王的主要驻地,后来还被各朝代西西里统治者辟为官邸,现在则是西西里议会的所在地。现在王宫几个建筑顶部的红色圆顶,就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王宫外墙看起来还挺朴实,甚至有点残旧破落;在一次地震中,外墙被震塌,原来的老墙也意外裸露出来,重焕往日光彩,是历史最好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王宫前的广场上,是一个高大的人物雕塑,此雕刻的人物是西班牙国王兼西西里国王菲利普五世,雕像是在西班牙统治西西里半岛时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王宫内最出名的要属二楼的帕拉提那礼拜堂,建于113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是罗杰二世加冕的那一年,</span>属于拜占庭式风格。这座皇家教堂虽小,却<span style="font-size:18px;">融合了阿拉伯、拜占庭、诺曼三种建筑风格,</span>视觉震撼力绝不输给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礼拜堂大门上方的绘画人物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西西里国王费迪南三世和王后玛利亚·卡洛琳娜的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圆顶高耸,屋顶采用阿拉伯式木雕八角形蜂窝造型,精致且复杂,这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据说在欧洲很少见。四壁的下半部镶着大理石,上半部描绘着精致的壁画和装饰性图案。两边用来分隔主殿和边廊的是6个阿拉伯式尖拱形结构,既富有视觉立体感,又充满了文化底蕴。教堂内有一座用整块大理石雕刻出来的柱状烛台(下组照片最后一张),是西西里岛上最古老的罗马式艺术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个烛台是威廉一世(石棺在蒙雷阿莱大教堂内)1154年加冕时,一位大主教送给他的礼物。</span></p> <p class="ql-block">王宫内部装饰华丽,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拼贴彩色壁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描绘了一个个圣经故事,画面精美绝伦,</span>色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span style="font-size:18px;">镶嵌金叶的彩色玻璃,使教堂看上去金碧辉煌。</span>礼拜堂里展现出的绝妙的细节和色彩,彰显着曾经的西西里的富奢,让人印象深刻,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楼楼梯的</span>阔绰拐角处,停放着一架雕花鎏金彩绘御用马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腓特烈二世的马车,</span>尽管岁月剥落了雕漆,仍金光闪闪,吸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一楼正对着楼梯的地方,是座小小的展览厅,里面展览巴勒莫古罗马时代的遗迹和出土文物等,让人得以窥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每一件物品都记录了王宫的辉煌与历史的沉淀,是艺术与历史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巴勒莫主教堂,因是献给圣母升天的,故又称圣玛利亚升天大教堂。大教堂始建于1185年,至18世纪最后完成。主教堂在原有的清真寺基础上开始兴建诺曼式教堂,13世纪开始受到哥特式影响,15世纪又融合了西班牙建筑风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此风格多元化。这座中世纪的建筑有一个大殿平面,有三个拱门,角楼的上层建筑是在14世纪和15世纪之间建造的,而在文艺复兴早期则增加了南部的门廊。</span>这些建筑元素保存至今,记载了西西里的历史发展。</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内为新古典主义风格,被立柱分为三个大殿中殿;左右有二排立柱,每根立柱上都有一座精美的石台座,石雕立像就站立在台座上,雕工精细,神态各异,精美绝伦。雕像蔚为壮观,非常传神,成为大教堂的灵魂,也是大教堂内的艺术精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首歌广场,也叫四角广场,广场呈八角形,修建于1609~1620年,这里是巴勒莫的地标,也是市中心点。中心街口四个角的四座建筑成弧形,如果从天空俯视就是一个圆。四座建筑立面的巴洛克风格雕塑全都对称,展示着特有的对称美的魅力。每座建筑都有三层,从下至上分别是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喷泉雕塑、西西里的四位西班牙国王、巴勒莫的守护者以及</span>四大家族的徽章等等。这些建筑尽管历经沧桑,但仍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历史韵味。因为一年四季在白天,总有一个建筑面被阳光照耀,形成美丽的光晕,因此又<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称为“太阳剧院”。</span></p> <p class="ql-block">普雷托利亚广场上的普雷托利亚喷泉,原先并不属于这里,它原本位于佛罗伦萨的圣克莱门特宫花园内,喷泉于1554年建成。1573年,移置普雷托利亚广场上。普雷托利亚喷泉由4座桥梁、楼梯围绕,四周雕刻奥林匹亚众神。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由于这些表情暧昧的裸体雕像,这个喷泉被看作是堕落的象征,巴勒莫人将广场称为“羞耻广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1998年11月,普雷托利亚喷泉进行了修复工作,到2003年11月完成,同年12月,喷泉重新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贝里尼广场有两座建筑物:左边是海军元帅圣母教堂,右边是圣卡塔尔教堂。</p><p class="ql-block">海军元帅圣母教堂,由希腊元帅安提阿的乔治创建于12世纪,教堂有着巴洛克式的外墙、罗马式的钟楼,拜占庭式的穹顶。</p><p class="ql-block">圣卡塔尔多教堂,巴勒莫的老建筑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巴里将军创建于1160年前后,</span>教堂是典型的诺曼建筑,最具特色的是顶上的三个红色半球。在18世纪这座教堂曾用作邮局。19世纪重新成为教堂,并改回原来的中世纪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两座教堂都在修复,没有入内参观,只是外观。</p> <p class="ql-block">威尔第广场,马西莫歌剧院就在这里,歌剧院建成于1897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剧院建造耗时20多年,是新古典主义风格杰作。歌剧院</span>是意大利最大歌剧院,欧洲第三大歌剧院,仅次于巴黎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歌剧院外部为新古典主义风格,该歌剧院以完美的音响效果著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剧院经常上演经典的意大利歌剧剧目,剧院外的两座雕塑为阿波罗音乐之神和戏剧之神。</span>电影《教父》第三部中阿尔·帕西诺听完歌剧,在台阶上遇到暗杀的场景,就是在此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圣卡瑟琳教堂,位于巴勒莫市中心,正对贝利尼广场,是全城最富有、装饰最精美的教堂之一。教堂始建于130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成于17世纪巴罗克风格最盛之时,</span>1566年至1596年间,是巴勒莫最重要的修道院。教堂外观看上去是普普通通的巴洛克立面,简单大方。</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的装饰和壁画富丽堂皇,极尽奢华繁复之能事,无论是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单独欣赏,都让人目不暇接,惊赞不已。</p> <p class="ql-block">教堂侧门连接的是圣卡瑟琳修道院,当年修女们都是来自富有的家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直至最后一位修女去世,修道院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巴勒莫经历了多种不同宗教、文化的洗礼,因此城市建筑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真如一位地理学家说的那样:凡见过这个城市的人,都会忍不住回头多看一眼。</p> <p class="ql-block">埃里切,西西里的“天空之城”,是意大利特拉帕尼省埃里切山顶上的一个小镇,意大利最壮观的山上城镇之一,海拔约750米之上,仿佛是一座云端的小镇。在希腊传说中,埃里切的名字来源于波塞冬和维纳斯(阿佛俄狄忒)的儿子厄律克斯,据说是他修建了山上的维纳斯神庙。</p> <p class="ql-block">埃里切地方不大,人口仅3万,但教堂却不少,据说有60座。最著名的有两座:一座哥特式圣母教堂建于1314年,已有700多岁了。还有一座圣朱利亚诺教堂,是埃里切最古老的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1070年</span>,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维纳斯城堡,由诺曼人于12世纪建造。当时埃里切崇拜维纳斯女神,尊她为至高无上的女上帝,又因为它建在古维纳斯神庙的遗址上,由此得名。据介绍,古罗马时期,埃里切是一座色情城市,维纳斯古堡内豢养了一大批姿色绝美的古代佳丽,勾引地中海的船长和水手,有点像现在的阿姆斯特丹红灯区,闻名于地中海上。</p> <p class="ql-block">埃里切呈三角形,城市结构完整,街道狭窄而曲折,古老的城墙和大门、城堡、教堂和西班牙社区都保留着中世纪的设施。<span style="font-size:18px;">众多花园、城堡、教堂和钟楼点缀其中,铺满了鹅卵石的小路和广场、街道上斑驳的石材建筑,古老的百叶窗,无处不透露着历史气息,极富中世纪魅力。古典的气息和山水交融的迷人美景,而教堂与钟楼相结合,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美不胜收,足以让人陶醉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这座山城坐落于一片峭壁之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小城高处眺望,海景一览无余,</span>可以俯瞰特拉帕尼盐田、眺望蔚蓝色的地中海,在晴好的天气里,甚至可以看到地中海的另一头非洲的突尼斯,景色蔚为壮观,能给人带来无比的视觉震撼。古典的气息和山水交融的迷人美景,能够让人驻足停留,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游览小镇,遇到阴雨天,那种飘着细雨、灰蒙蒙的感觉太有氛围感了,仿佛与世隔绝一般。这里的巷子纵横交错,慢悠悠地走着、逛着、看着,走到哪里算哪里,从中感受到这座小镇的魅力。电影《海王》的取景地之一的埃里切,不过是埃里切的十分之一美而已。</p> <p class="ql-block">切法卢,西西里北部最迷人的海滨小镇,小镇建在一座山壁几乎垂直的孤石小山的脚下。切法卢的字面意思是“头颅”,是因为海边有一座像人头形状的大巨石而得名,因此切法卢也叫西西里之头。</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保留了12世纪修建的切法卢大教堂,又称双塔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一座独特的建筑,在原古希腊神殿的遗址改建的,背靠150米高的洛卡山峭壁,被称为山崖下的世遗教堂。</span>这是一座罗马天主教的教堂,由诺曼帝国皇帝二世1131年所建,是西西里岛上最好的阿拉伯-诺曼建筑之一,因此小镇与巴勒莫阿拉伯-诺曼时期的建筑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大教堂宏伟壮观,双金字塔形塔楼高高耸立,古朴粗犷的外墙和厚重的木门体现了海盗民族的霸气和放荡不羁。</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属于典型的拉丁十字格局,中庭加两边侧廊。不少柱子的柱头和基座还是公元2世纪留下的。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壁画,是建筑教堂的罗杰二世从君士坦丁堡带来的马赛克艺术大师的作品。这些马赛克壁画覆盖了整座教堂的拱顶墙壁,是西西里保存最完好的马赛克之一。教堂内的装饰、雕刻精致漂亮,有些古代的石刻,提醒这里曾是罗马帝国的行省。</p> <p class="ql-block">天堂小镇切法卢背靠洛卡山,传统的西西里房屋临海而建。小镇建在一座山壁几乎垂直的孤石山的山脚下,然而小镇的原始位置却是在小山顶上,12世纪才被当时的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下令迁到了山下。</p> <p class="ql-block">海边的景色引人注目,近海、远海、天边的蓝浑然一体,渐变自然,不愧是大自然的调色板。湛蓝的大海一望无际,天堂般的美也不过如此。</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天之涯、海之角,这里是西西里的度假胜地,这里也是电影《天堂电影院》的取景地之一。那句“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的台词,正是对切法卢最贴切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阿格里真托在西西里岛南岸,有着“诸神的居所”的美称,神殿谷是世界文化遗产。神殿之谷并不在山谷之中,而是在一个山丘之上,在不到2公里的距离,由七个希腊神庙组成,现在只能看到4到5个。这些近2500年的古希腊遗址,经历战乱、地震和破坏,还保存如此完好,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这里也成了希腊境外最大的古希腊神庙群遗址。</p> <p class="ql-block">山丘对面是阿格里真托市,中间隔着深深的山谷,另一面是碧蓝的地中海,视野开阔。</p> <p class="ql-block">赫拉神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称朱诺神庙,</span>大约建于公元前45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希腊神话中,朱诺和赫拉是同一人,是缪斯的妻子,其享有巨大的荣誉和权利。</span>赫拉神殿高高地位于山脊边缘,<span style="font-size:18px;">考古区的至高点。神殿属陶立克式建筑,周边有6 x13根柱子,四层台阶。神殿似乎有证据显示这里在迦太基人洗劫时曾被烧过,有罗马时代修复过的痕迹。如今残存的陶立克大石柱依然屹立于神谷之巅,俯瞰过往红尘二千五百年。</span>站在神殿前,能感受到那份古老而庄严的肃穆。</p> <p class="ql-block">协和神殿,也叫和谐神殿,建立于公元前440年,为祭祀和平女神而建立。协和神殿与雅典的帕特农神庙一样,立柱都是陶立克式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殿气势恢宏,结构完整,屹立于神谷之中的一个平坦坡面上,与群山呼应,与谷地融合,实为“和谐”。神殿正面6根立柱和侧面的34根立柱完整无缺。这座神庙是神殿之谷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神殿,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六世纪的基督徒们将这里作为教堂,恢复为希腊神殿的原样。</span>协和神殿是西西里岛保存最完好也是最漂亮的神殿,成为阿格里真托的标志。目前是除希腊本土外保存最好的古希腊建筑,被称为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神庙前的一尊超大型的青铜雕塑,名为“陨落的伊卡洛斯”,四肢断裂,通体残缺,羽翼受损,也被誉为全世界最美裸男。古希腊神话中的伊卡洛斯,他是代达罗斯的儿子,因使用蜡和羽毛制作的翅膀逃离克里特岛时飞得太高,导致双翼上的蜡因太阳照射而融化,最终坠入海中丧生。</p> <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神庙,原有38根陶立克式石柱,而后全部毁于地震,<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英国考古学家哈德克亚斯的抢救和修复之下,</span>如今凭借这八根残柱,似乎可以看到背后曾经辉煌的故事和历史,能感受到两千多年前希腊人的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宙斯的私生子,赫拉曾派毒蛇欲将其除掉,但是大力神竟然将毒蛇扼杀,<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终遭小人陷害,自焚身亡。赫拉克勒斯</span>力大无穷,解救了普罗米修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在西方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中非常常见。</span></p> <p class="ql-block">狄俄斯库里神殿,也叫双子神殿。残存下四根柱子。作为阿格里真托的标志,频繁显示于明信片和旅游图封面。双子神殿,据推测年代在公元前5世纪中,西西里大地震中被彻底摧毁。硕果仅存的四根立柱和柱子檐部的装饰都是原址遗存,于19世纪复建。在遗迹中,还留存有一块石碑,一个献祭冥神的圣堂和一个方形祭坛。</p><p class="ql-block">双子神卡斯托耳和波鲁克斯,是宙斯的一对双胞胎儿子,他们的母亲是斯巴达王后列达,他们有个引发特洛依战争的妹妹海伦。兄弟俩感情很好,弟弟卡斯托耳过世,哥哥悲伤欲绝,想随他而去,宙斯被两兄弟感动,让他们上天成了“双子星座”。</p> <p class="ql-block">宙斯神殿,这座曾经是神殿谷中最大的神庙,<span style="font-size:18px;">占地6000平米,修建耗时长达70年,</span>可惜在历次地震和战争浩劫后,无数千年石块如今犹如乱石岗一样散落一地。唯一的一根站立在废墟中的柱子,犹如金鸡独立,形单影只。<span style="font-size:18px;">宙斯神殿的建造可能是为了纪念公元前480年的一场与萨拉米海战同期的战争胜利,当时,阿格里真托人联合叙拉古人打败了迦太基的进犯,建造神殿,还使用了迦太基俘虏。</span></p> <p class="ql-block">奥林匹亚宙斯神殿祭坛,建于公元前五世纪,用以纪念宙斯。如今也只剩下一堆堆残破的石块,在废墟中可见一座躺式人像柱,据说是复制品,真品已被移至阿格里真托考古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沿神殿之谷大道前行,靠海一边的残墙断壁,既是公元前的阿格里真托的城墙,也是富有家庭的陵墓。千年的风雨沧桑,许多墓穴都成了空洞。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这里是背靠大海求升天。</p> <p class="ql-block">游览这些神庙,就像走进了一个古老的神话世界,每一座神殿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每一步都犹如穿越回古希腊时代,感受着那个时代的宗教和建筑的辉煌。(下图雕像即抢救和修复神殿的英国考古学家哈德克亚斯)</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阶梯地处阿格里真托小城西南15公里的一片海滩,有着少见、奇异纯白色石崖。在一片灰色岩石和浓密植被覆盖的海边山岩中,唯独这个山头是纯白如玉,寸草不长,颇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石崖的白色石灰岩源自数万年地下泉水涌冒过程的钙质沉积,因海浪和风力影响形成了波浪型类似层层台阶,地质风貌奇特优美。据说当年地中海海盗在地中海上遇到风暴后漂流到此,发现了这座布满阶梯状条纹的白色山崖,当地人认为他们是土耳其人,故有了土耳其阶梯这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阶梯让人想起土耳其的棉花堡,阳光下的土耳其阶梯,比雪更柔软,比奶油更细腻。在蓝色海水的映衬与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夺目。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少年雷纳多在海边向少妇玛琳娜写情书就是在这儿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土耳其阶梯遭到红色污渍的破坏,政府采取保护措施,装上围栏,停止对外开放。现在只能远观,不能登上阶梯,眺望大海,观赏日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