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哈尼族轰阿诶得里的传说</b></p><p class="ql-block"> 流传地区:红河县</p><p class="ql-block"> 讲述人:陈娇蹦</p><p class="ql-block"> 搜集与整理:何德建</p><p class="ql-block"> 轰阿诶得里,哈尼话是恋爱的集市与可见逝者鬼魂的集市的意思,这个集市就是今大理三月街,这个哈尼族祖先赶过的集市,也是现在哈尼族“里玛祖”(赶大集市谈恋爱)活动及“黄蛋节”煮黄糯米饭祭祀祖先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相传,哈尼族祖先在“萨米朗黑”与“浦尼”(汉族)打仗战死了大半青壮年男人。战败后,大家拖儿带女、背井离乡,来到了“色厄作娘”(今大理湖畔)一带,在“哈厄寨”(白族大寨)旁边居住。</p><p class="ql-block"> 不久, 哈尼族得知这个地方有一个叫“三月街”的集市,这个集市一年只赶一次集。每到赶集日,居住在四面八方的成千上万的各族人都纷纷来赶集 ,集市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赶集的人熙熙攘攘,接踵摩肩,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于是,智慧的“哈尼阿波”(本意是爷爷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德高望重的老人,族群大事决策者)们为了快速增加哈尼族的人口,就一起商议并决定:</p><p class="ql-block">1、鼓励哈尼族赶这个集并把这个赶集活动叫做“里玛祖”(赶大集找心上人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赶集当天,所有哈尼族人放假,并鼓励哈尼族谈婚论嫁期的姑娘们要把自己打扮得“妥底玛依”(杜鹃花)一样,小伙子们也把自己打扮得帅帅的,然后,姑娘小伙们带上染成黄色的香喷喷的糯米饭,及染成彩色的鸡蛋去赶集。</p><p class="ql-block"> 集市上,小伙和姑娘们一起玩乐,他们有情歌对唱的、吹巴乌吹树叶伴奏的、还有跳舞的。玩累了就一起分享香喷喷的黄糯米饭、彩色的鸡蛋及其他美味佳肴。大家有说有笑,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这天,如果某个小伙子找到心上人,就要去抢对方的头上戴的头巾跑,这时,如果姑娘不但不生气,还跟着小伙子来的话,这事就成了,小伙子可以把姑娘带回家成婚了(现在有些哈尼族支系谈恋爱还有男方抢心上人头巾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轰阿诶得里这个特殊的赶集活动,给哈尼族族群促成了万对夫妻,千个家庭,增添了无数子孙,为快速增长哈尼族人口做出了很大贡献,也为抛弃“包办婚姻”、“门当户对”、“强迫婚姻”,推行自由恋爱婚姻做出了良好的开端。</p><p class="ql-block">2、轰阿诶得里,也是可以遇见自己已经去逝的亲友的鬼魂的集市。</p><p class="ql-block"> 相传,有一年的轰阿诶得里,有个哈尼族年轻的寡汉快落山了还在逛街,忽然,他看见去逝的媳妇向他招手,他很惊讶,妻子告诉他:“我没死,我只是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你再找一个新媳妇好好过日子吧,你俩好好过日子,也要好好抚养长大。如果想见我了,明年的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可以相见。</p><p class="ql-block"> 寡汉觉得也是在梦中,飘飘然,全身无比轻松和愉悦。</p><p class="ql-block"> 寡汉醒来时,发现已经在自己家中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集市走回来的,但他坚信不是梦,坚信自己在集市遇见了去逝的妻子。</p><p class="ql-block"> 后来,有越来越多的哈尼人说自己也在轰阿诶得里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有说遇见去逝的亲戚的,也有说遇见自己去逝的朋友的,甚至有人还说,在该集市撒一点黄糯米饭和一个彩蛋许愿的话,就可以多次遇见同一个去逝的亲友并与之通话交流。这些事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所有哈尼寨子。</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轰阿诶得里集市上可以遇见去逝亲友的传说,也是现在哈尼族“黄蛋节”染糯米饭祭祖先的由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