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鹃子 拍摄 编辑</p> <p class="ql-block">在华北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并重的城市——承德。这里不仅是清朝皇家避暑的首选之地,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走进承德,就是走进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绝美画卷,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来承德游览了。一踏入承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宏伟壮观的避暑山庄。这座始建于康熙年间的皇家园林,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更是清朝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漫步在避暑山庄内,你可以感受到那份来自皇家的尊贵与雅致。园内湖泊、山峦、建筑相映成趣,仿佛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展现在眼前。在这里,你可以乘坐游船悠游湖上,感受清风拂面的惬意,也可以登上山巅,俯瞰整个山庄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顾名思义,是清代皇帝们为了避暑而修建的行宫。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才得以完成。这里不仅是皇帝们夏日逃离酷暑的避暑胜地,更是他们处理朝政、举行重大仪式的重要场所。可以说,避暑山庄是北京紫禁城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皇家园林的典范。这座庞大的宫殿群,依山傍水,巧妙地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北方山水的雄浑融为一体。漫步在曲折蜿蜒的长廊下,每一步都是景,每一眼皆是画。康熙、乾隆两位帝王曾在此处理朝政,也在这里留下了无数诗词歌赋,让这座山庄不仅是一处避暑胜地,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而建,是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漱芳斋”的取景地,古朴典雅,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按中国地理形貌选址设计,以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之地形地貌构成中国版图的缩影。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山庄造园取法自然,不假雕饰120余组建筑掩映于山水草木之间,构成融南秀北雄于一体、集全国名胜于一园的壮美景观。</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皇家园林,它还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康熙、乾隆等清朝皇帝曾在此处理朝政、举行庆典、接待外国使节。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也曾在此居住过一段时间。此外,避暑山庄还见证了多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如《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中日北京专条》等。这些历史事件不仅为避暑山庄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座园林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包括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寺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等,称为外八庙。</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承德城。蓝天白云下,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城市交相辉映,这种穿越感让我深深着迷。我仿佛看到了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除了避暑山庄外,承德的另一大亮点便是外八庙。这些寺庙建筑风格各异,却都充满了浓厚的藏传佛教色彩。寺庙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和经卷,是信徒们祈福朝拜的圣地。对于游客而言,这里不仅是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好去处,更是欣赏古代建筑艺术的绝佳场所。漫步在寺庙之间,你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辉煌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外八庙:皇家寺庙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外八庙是承德避暑山庄周围的一组藏传佛教寺庙群,因八座寺庙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且地处塞外,故俗称 “外八庙”。其修建始于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两朝,耗时 67 年。外八庙的兴建,既体现了清朝皇帝对藏传佛教的尊崇,也彰显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统治和管理。</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p><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在外八庙中规模最为宏大,是乾隆为庆祝其母80岁寿辰,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庙,这座庙宇以其宏伟壮观的藏式建筑风格著称,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藏式建筑的瑰宝。</span>红白相间的墙体,错落有致的殿堂,仿佛将人瞬间带到了遥远的雪域高原。站在庙顶,俯瞰承德市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的壁画,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你诉说着千年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万法归一殿”位于红台中心,为观音菩萨道场,殿顶覆以鎏金鱼鳞铜瓦,富丽堂皇,是举行重要集会、庆典,以及清帝接待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汉藏合璧的建筑群,依山势起伏,布局灵活而不失庄严,既有汉族建筑的精致与细腻,又有藏族建筑的粗犷与大气。</p> <p class="ql-block">普乐寺,又称“圆亭子”,位于避暑山庄东北,武烈河东岸、磐锤峰以西的平岗上,是清代乾隆皇帝以名义上供新归附清朝的杜尔伯特、左右哈萨克、东西布崔豪特瞻仰用而兴建的寺庙建筑。寺名取普天同乐之意。</p> <p class="ql-block">普乐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其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正殿组成。东部为藏式城建筑。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龙凤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具有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殿称“旭光阁”,外观极似北京天坛祈年殿。阁中须弥座上的主体“曼陀罗”上有一尊铜制的藏传佛教的佛像,即“上乐王佛”,又称“欢喜佛”。阁内的天花藻井,在外八庙诸寺中也是首屈一指的。</p> <p class="ql-block">那么,塞外地区的普乐寺为什么要将自己的核心建筑修筑得和天坛类似呢?原来离普乐寺不远有一座磬锤峰,磬锤峰的主峰挺拔俊俏、擎天而立。乾隆皇帝认为形成这样的地形一定是出于上天的旨意,因此在修建普乐寺时,刻意将主殿修造成类似天坛的圆形攒尖顶建筑,以表达“敬天”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普乐寺和避暑山庄内的永佑寺、六合塔~以及磐锤峰在同一条线上。外八庙大都以避暑山庄为轴心,面对山庄。形成众星捧月之势,象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皇权高于“神权”。</p> <p class="ql-block">普宁寺,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为了纪念平叛胜利并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仿西藏桑鸢寺建造了普宁寺,这里也成为了西藏、蒙古诸部与清王朝在宗教与政治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长约35米,宽约25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黄顶绿边的琉璃瓦。顶部大脊置一铜制鎏金喇嘛塔。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两侧则为十八罗汉塑像,殿内墙上绘有彩色佛教故事壁画,工笔细腻,形象逼真。东西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大乘之阁是普宁寺的中心建筑,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p> <p class="ql-block">大乘之阁内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高22.28米,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重约110吨。</p> <p class="ql-block">普宁寺即希望全国各民族“安其居,乐其业,永远普宁”。乾隆亲自撰写碑文《普宁寺碑》、《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三块碑都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三块巨大的石碑矗立在普宁寺的碑亭之中。由于清王朝政府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信仰,把各民族的团结放在首位。</p> <p class="ql-block">乾隆承袭“修建一座庙,胜养十万兵”的祖训,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普宁寺也就成了西藏、蒙古诸部与清王朝政府在宗教与政治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场所。六世班禅东行朝拜皇帝时下榻在普宁寺。蒙古族喇嘛教最高领袖哲不尊丹巴图克图以及诸部王公、台吉也都定期来普宁寺朝拜。普通僧侣信众,也长途跋涉到普宁寺礼佛进香。普宁寺成为民族团结的产物,清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双塔山</p><p class="ql-block">双塔山位于承德市双滦区双塔山镇滨河大街南侧的山巅之上,海拔463米,东距承德市区中心13公里。两座巨大的岩柱南北排开,并肩而立,状似宝塔,故名双塔山。 1300多年以前,契丹人在陡峭直立的峰顶建造的两座砖塔,又为双塔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双塔山现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3000公顷,是承德市最大的自然风景浏览区。双塔山山奇、水奇、林奇、石奇、塔奇、洞奇,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奇异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双塔山是承德十大名山之首,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奇观,这里山奇、石奇、洞奇。大自然的神工造就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象形人群或神秘的洞穴。如:双塔峰、卧象山、卧犬梁、猿人石、情人崖、骆驼峰、金龟拜塔、试剑石、椅子山、日月同辉、二仙洞等自然景观和洞穴三十余处。</p> <p class="ql-block">双塔山山奇、水奇、林奇、石奇、塔奇、洞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攒成了奇异的自然景观。1300多年以前,契丹人在双塔峰顶建造的两座古塔更给整个景区增添了神秘色彩。景区内林壑优美,溪水奔流,怪石嶙峋,鸟语花香。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皇帝以及文武名臣曾多次登临,且遗迹成篇。</p> <p class="ql-block">双塔山陡直而立,高不可攀,更为奇特的是,两根石柱之顶各有一座砖塔,塔内供有石佛。砖塔是何人所为,是如何建造的,千百年来至今是个谜。</p> <p class="ql-block">风景区内除了双塔奇峰外还有多处奇妙的自然景观。由北峰山体崩塌下落的巨石,自然组成了金龟拜塔的造型。巨龟蹲坐在塔旁,仰望塔顶,故名金龟拜塔。龟背上镌刻寿字,又称长寿石。猿人石,岩高15米,岩头酷似中国猿人的头像,眼窝、鼻、嘴都十分清晰。</p> <p class="ql-block">承德双塔山的建成标志着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它不仅是一处自然奇观,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双塔山建成后,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同时,双塔山也是承德市的一张名片,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承德双塔山的建成过程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传奇故事。在古代,人们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建造了这座高耸入云的双塔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这座古老的山峰上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和人民的智慧,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承德市还有这样一座外形独特的山峰,它的山顶上面竖立着一根巨大的石柱,这个石柱经过300万年的风吹雨淋而依然竖立,坚挺的竖立在群山峻岭之中。至今已有300万年的棒槌山,立于危崖之巅,悬临绝壁崖边。</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个石柱外形与家里常用的棒槌相似,于是这座山峰在当地被叫做“棒槌山”。后来康熙皇帝来承德避暑山庄避暑的时候,看到这个壮丽的景色,便为这座山峰取名为“磬锤峰”,而康熙皇帝为了更好的观赏这个山峰,还在避暑山庄的西山上面修建了“锤峰落照亭”。</p> <p class="ql-block">棒槌山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而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更是增添了不少魅力。康熙皇帝的赐名和亲自游览,为这座山峰增添了不少历史色彩。</p> <p class="ql-block">“摸到棒槌山,能活三百三”。</p> <p class="ql-block">磬锤峰自然景观奇特,以千岩竞秀、异峰峥嵘的丹霞地貌著名,磬锤峰孤立于平缓的山峦之上,犹柱擎天,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蛤蟆石</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承德,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避暑山庄内,金黄的树叶与古老的建筑交相辉映,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外八庙在秋日的阳光下,更加庄严肃穆。此时来到承德,你将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自然的美丽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总之,秋日的承德之旅,是一次难忘的时光传奇。在这里,你将邂逅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底蕴和自然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鹃子 拍摄于:2024年10月24—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