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省亲之旅 (一) 张家渊源 汕头寻根

乐乐

开篇道源 <p class="ql-block">这是当日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九宫格,有照片和文字,还有日期。</p> <p class="ql-block">在国内时,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填表时在籍贯这一栏,一直填“广东汕头”。这二十多年里填了无数次,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从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只知道爸爸的老家在那里。可能是血缘的关系,我从小就对广东人就有一种特别的好感,小时候楼下住了一家广东人,我们两家理所当然的成了好朋友,两家小男孩,“大头” “毛头”成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大学里同寝室有一个广东来的同学,同学们亲切地喊他“老广”,声声“老广”,好像都在喊我,那是我们老张家的根在呼唤着我……</p><p class="ql-block">一晃来到了1987年,老爸才与我提起老家的事:我爷爷九岁从广东汕头老家来大上海闯荡,在一家当铺从小伙计做起,成家立业,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和领养了一个女儿。事业也风生水起,蒸蒸日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爷爷回老家建了一个大祠堂。1987年年中,父亲和堂哥商量回老家寻根省亲,并带我同行。可惜不久父亲被查出癌症,半年后就离我们而去。从此寻根省亲之事就被耽搁下来了。</p><p class="ql-block">来波士顿后,遇到了堂姐夫的外甥,与老张家又联系上了。才能知道老家祠堂解放后,一直被三四十家村民占有,一直到近几年,由于一场大火,村民陆续搬离。由爷爷长子的长孙为首的家族理事会,收回祠堂并重建。于农历十二月初四(2025年1月3日)凌晨三点开始举行祭拜大门神尊的仪式及进祠晋主祭祀典礼;中午举行庆典活动。</p><p class="ql-block">我和两个孩子以及老妹全家将回到老家,参加老张家祠堂的开光盛典,这次寻根省亲之旅不仅是为了了却老父亲的心愿,而且也是让我们下一代找回老张家的根。两个孩子也一定要去北京探访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和表哥,还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2月24日凌晨从纽约JFK机场飞向北京,开启了寻根省亲之旅……</p> 张家介绍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爷爷和奶奶以及五个儿子的照片,我爸是家里第四个儿子,站在正中间,当时应该在十岁左右,这张在上海拍的照片应该在1940左右拍的。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爷爷家一看就是家境非常殷实,应该是当时上海滩的富商之家。没有两个女儿在场,应该不能算全家福了。女儿是老三,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三个弟弟。领养的女儿,没有详细情况可查。听说汕头人非常重男轻女,以后会慢慢道来。</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在五十年代拍的照片,爷爷和奶奶以及四个儿子及女儿,中间的小孩应该孙女。</p><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姑姑,二伯母,二伯,大伯,我爸和五叔。</p><p class="ql-block">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张家的前辈们。</p> <p class="ql-block">当然先介绍我爷爷 - 张传春,然后在依次介绍爷爷的下一代。</p> 爷爷 - 张传春 <p class="ql-block">这照片应该在上面的合照后,一定在解放前,估计在四十年代末期。照片非常传神,呈现出一个事业兴旺,子孙满堂的老者风范。</p> <p class="ql-block">介绍一下我爷爷传春公的生平:</p><p class="ql-block">张传春,字芝梅,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县(现潮南区)港头乡,1959年于上海病逝。根据张氏族谱,张传春是二十一世传字辈人,传春公的父亲张秉宜是二十世秉字辈人,传春公的母亲为郑纯祯。传春公兄弟五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当地遭受瘟疫,除传春公外(此前已赴上海)其余兄弟及家人相继病殁。传春公的祖父张哲儒是十九世哲字辈人,祖母为周慈慎,祖父有两子,张秉宜和张秉珩,张秉珩无后人(失传)。</p><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朝廷衰败,民不聊生,潮汕沿海地区人多地少,更是穷困,从清政府被外国列强打开门户后,潮汕地区百姓开始陆续下南洋或北赴上海另谋生路。张传春家道赤贫,9岁时仅穿一条短裤随同乡乘船远赴上海,初始在老板家后厨做烧火小工,但其勤俭自律,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尤为出类拔萃于同乡,经多年历练,终成为5家上海典当行的经理。因老板没有直系后人,看重传春公为人处事诚实可靠,就将所有典当行悉数交由其继承。从此传春公的典当行生意日隆,盈利丰厚,春华典当行成为当年上海滩典当行业的金字招牌。</p><p class="ql-block">公自幼没进入过正规学堂上学,但读书愿望很浓,发奋自学,能够阅读书籍和报刊,后来还自学中医,初步掌握看病开处方的本领,可以为家中亲眷和子女看病。公以身作则,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培养孩子读大学或出国留学,儿孙们后续在社会上均有所作为。</p><p class="ql-block">公在事业发展一帆风顺、财富积累后,积极慷慨回馈社会,乐善好施,爱祖敬宗。1926年为隆江思隐公宗祠捐资150银元; 1936年返回故乡于港头乡(现址:下山公路东十一巷)建“驷马拖车”中央祠堂一座,俗称“芝梅祠”,长庚西门匾额书“传德里”,祠堂耗资近十万银元,包括在附近开挖的蓄水池。1946年购置很多杀虫药,特安排夫人陈玉德千里迢迢从上海携带回乡,以杀灭祠堂里出现的大量白蚁,护得祠堂基业长青。 </p><p class="ql-block">公为人豪爽豁达,在抗战期间于上海捐资巨款,表现出深厚的爱国热忱。老年时寄居于次子张庆鹤家中,解放后衷心拥护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仍不忘为社会尽绵薄之力,送两个儿子老三和老五参军。晚年亦曾书信“布衣暖,菜饭饱”给在外工作的年轻孙辈,勉励后辈秉持勤俭奋斗的家风。</p><p class="ql-block">公一生砥砺奋进,事业有成,后继有人,子孙满堂。</p> <p class="ql-block">这是爷爷和奶奶的合照!</p> 大伯 - 张世正 <p class="ql-block">这是大伯张世正的标准像</p> <p class="ql-block">大伯的简单介绍:</p><p class="ql-block">张世正(原名张庆寿),字荣茂(1913.04.12~1995.08.15),传春公长子,出生于上海,少年时被传春公作为商业传人培养,但荣茂很爱读书,自我发展事业,后来从国立体专毕业,抗战时期辗转赴重庆,曾任中国青年远征军教官、国民政府体育干事。荣茂作为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元老,是上海市武术名家,解放后主导创建了上海同济大学体育教研室并担任教研室主任。退休前为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教研组主任。</p><p class="ql-block">大伯有三子四女,十三个孙子孙女,七个曾孙和七个玄孙。真可谓子孙满堂,爷爷在大伯家已经传到了第六代。</p> <p class="ql-block">大伯我见过多次,都是爸爸带着去的。大伯家在杨浦区江湾一带。1987年爸爸的追悼会,大伯也来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伯参加追悼会的两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伯晚年的一张照片</p> 二伯 - 张庆鹤 <p class="ql-block">张庆鹤,字松山,传春公次子,出生于上海,青年时被父母送往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回上海后自开儿科诊所,在社会上享有一定声誉。</p><p class="ql-block">二伯有二子三女,孙字辈八个,曾孙辈九个,也是子孙满堂。这次与张家在波士顿联系上,主要是与苏州朝君堂姐夫的外甥的帮助下取得的。真是张家的缘分。</p> <p class="ql-block">父亲带我去二伯南昌路科技会堂附近的家多次。</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二伯家门前的合影,我父母和我们兄妹,二伯和二伯母,大伯和二个堂姐姐夫及她们的孩子等。当时我应该在十三岁左右,也就1975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末,我二伯家的堂哥和堂姐来看我们?还是在二伯家?记不清了。</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我们兄妹与朝龙堂哥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加上朝君,朝卿和朝庒三堂姐的合影</p> 姑姑 - 张凤缓 <p class="ql-block">张凤媛,字淑懿(1918.08.24~2015.03.19),传春公独女,中学毕业出嫁后没有外出就职。其他就沒有更多信息了,也没有标准照片。儿女按出生先后,应该是老三。但看来就儿子排先后,女儿排不上。</p><p class="ql-block">根据家谱:大姑有一女四子,七个孙辈和四个曾孙辈。</p> <p class="ql-block">没有与大姑有任何交集。</p> 三伯 - 张庆豪 <p class="ql-block">张庆豪,字世光,传春公三子,出生于上海,青年时曾加入解放军,后在上海同济大学就读工民建专业的建筑工程本科,毕业后赴成都工作,退休前为成都市建委系统高级工程师。</p><p class="ql-block">没有标准照片,但我记得在1985或1986年,我去西安招生,去了三伯家。应该没错的,但与上面的介绍有出入。</p><p class="ql-block">家谱上没有三伯后代的信息。</p> 父亲 - 张世明 <p class="ql-block">张世明,我的父亲,传春公四子,出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银行金融业系后,在上海外滩的中国银行工作。主要负责信货工作,为企业融资。并与当时也在中国银行工作的我妈,娄明嘉结成伉俪。后在上海闵行区的银行工作,负责上海重型机器厂的信贷工作,为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诞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后来恢复技术职称时,成为上海第一批经济师。</p> <p class="ql-block">我爸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是中国当时四大名校之一。1947年能考入复旦更是难上加难。爸爸聪明睿智,写的一手好字。但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那个年代,一直受压抑,在三反五反和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在单位里一直被一个工人科长压制,专业能力得不到发挥。1978年改革开放后,情况有所改变。但这一辈子受压抑,本来性格就内向,在这种情况下,更不愿意说话。知道他心里有多苦,那种有话无处说,那种有理无处申的窘境,是何等的无奈!这也是他1987年初查出鼻咽癌,半年后去世的根本原因。父亲英年早逝,是我们家的最大损失。也促使我们兄妹俩九十年代初相继赴美,在海外打开了一片天地。老妹更成了中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名人,以后再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我们家兄妹两人,我有一女一儿,老妹二女一子。父亲还没有曾孙一代,与大伯家差了整整二代人。</p><p class="ql-block">我们兄妹的下一代都在美国波士顿出生长大成人,是爷爷后辈中唯一一支在美国成长繁衍的张家后代。</p><p class="ql-block">孩子们都很优秀,女儿去年初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生物计算博士学位后,已经在世界十大制药公司之一的公司工作,儿子也是康奈尔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已在世界最大的电商公司工作近四年。大外甥女在纽约大学商学院毕业后,已经在华尔街风投公司工作近五年。二外甥女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已在美国三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事务所工作多年,最近在准备报考律师专业。小外甥已是常青藤布朗大学的三年级学生。</p> <p class="ql-block">五个孩子的近照,从左至右:大外甥女,二外甥生,外甥,女儿和儿子。</p> <p class="ql-block">张世明的孙辈们都非常优秀,都毕业于美国名校,相信老爸在天堂里会露出笑容,祝福孩子们都能在各自的领域中做出自已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翻出一张张父亲以及他和家人的黑白旧照,一件件往事出现在眼前,父亲的铮铮教诲又在我们耳边回响。感谢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教育我们成为做一个有用的人,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已的贡献。</p><p class="ql-block">下面是父亲的一些旧照:</p> <p class="ql-block">父亲年轻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父母一九六零年结婚不久后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家七零年初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家四口在八十年代中期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父亲喜欢旅游和摄影,常拿着当年非常稀缺的120相机留下许多珍贵的照片,也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黄山</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无锡</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故宫</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天坛</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漓江</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朝虎堂哥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爸在八十年代中期在银行办公室上班的照片</p> 五叔 - 张庆英 <p class="ql-block">张庆英,字世瑞,传春公五子,出生于上海,高中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前线,回国后就读于上海铁道学院,后多处辗转赴日本定居。</p><p class="ql-block">但在家谱中说,他死于西安,与上面有出入,五叔有一个女儿,但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我与五叔没有交集。但上面我说过,我在西安见过三伯,是不是五叔?有可能我记错了。</p> 老家回忆 <p class="ql-block">这次回老家感触很深,潮汕的民俗历史悠久,繁琐庄重,张家祠堂宏伟壮观,气势恢宏,老少乡亲热情洋溢,和蔼可亲,我会在以后的美篇中慢慢写出来…</p> <p class="ql-block">老家地理位置图</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老家旧祠堂的一组照片,都是大伯的次子张朝辉的女儿张凝前几年去老家时拍的,感谢她把这近一百年历史的老祠堂用照片纪录下来了。这一百年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老祠堂在诉说着家乡饱经沧桑的历史,而今新祠堂的开光典礼在即,又在历史的隧道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张凝和母亲当年访问老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里先留下新祠堂的祠志,作为引子,让我们开启寻根省亲之旅。</p> <p class="ql-block">祠誌</p><p class="ql-block">“传德里”张氏祖祠,始建于民国十五年丙寅之岁(公元1926年),系十七世裕轩祖之玄孙传春公(名讳芝梅)所营建。其制遵古,中置祠宇,后辟库室,左右四点金对峙,继筑垣墙,又立梓里二门,浑成一体,遐迩咸知。然因时局之故,尚未晋主崇奉祖先。</p><p class="ql-block">迨土改之时,祠宇及周边建筑共四座,皆归政府管辖,分成三十二间予农户居住。于一九九二年,政府行侨房归还之策,然久遭占据。及二零一七年,祠宇忽罹火厄,损毁甚重,残敝不堪。复于二零二二年,房舍业权见侵,权属殆危。</p><p class="ql-block">传春公之曾孙张剑,悉委裕轩公驻港头乡裔孙理事会,以追回诸般权属事宜。遂于本堂裔孙加勇理事长之带领下,与政府协行。为收归传春公之所有产业,驻港头乡众裔孙齐心勠力,众志成城,终历岁有余,于二零二三年前,收归一切权属,阖族欢庆。</p><p class="ql-block">物具报本之念,人怀思祖之情。传春公之后裔,追念上祖十七世裕轩公尚无奉祀之祠宇,遂诚献家祠,冀建为宗祠,永为同宗共祭祖先之所,以尽孝忱,实乃功德无量之举。裕轩公嗣下众裔孙永享使用权,任何人皆不得更改祠之用途。</p><p class="ql-block">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吾祖裕轩公众裔孙,念宗功之浩荡,承祖德之绵长;诒孙谋之深远,裕后昆之蕃昌。经族内诸贤达共议商谋,决意重建祠宇,故而举族同心,赞襄合力;慷慨解囊,以兴工事,遂择吉于甲辰年正月十二日动土兴工,于同年葭月竣工。</p><p class="ql-block">祖祠落成,雄伟壮观,气势恢宏,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祠宇为入门官厅二进之格,座向乙辛兼辰戌分金。立堂号为“传德堂”。谨择吉于甲辰年X 月X 日吉时行奉主陞座暨庆典之仪,满堂裔孙,沐光同庆。敬祖崇宗,代代相传。自兹而后,先祖归堂,安奉有所;子孙后裔,朝拜有处。愿祖庇佑,堂下裔孙: 千秋鼎盛,万代荣昌;祈祝祖祠:百世流芳!勒石镌文,斯以为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祖祠传德堂理事会谨撰</p><p class="ql-block"> 公元二零二四年岁次甲辰葭月吉立</p> 旅程安排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我们这次旅程的安排。以及在旅途中的笔记。</p> <p class="ql-block">12月23日:</p><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从Tampa to NYC和两个孩子在纽约JFK机场会合</p><p class="ql-block">12月24日:</p><p class="ql-block">凌晨一点 从纽约去北京</p><p class="ql-block">12月25日:</p><p class="ql-block">早晨七点到达北京</p><p class="ql-block">名称:北京国展三元桥全季酒店 </p><p class="ql-block">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尚家楼路2号院10号楼</p><p class="ql-block">12月26日:</p><p class="ql-block">大舅带我们去牛街附近游玩</p><p class="ql-block">12月27日: </p><p class="ql-block">中午十二点从北京到广州5:30广州接机 晓青他们丢了一个行李,等了一个半小时才找到,七点一行到广州酒店就在广州塔下面后,洗漱休息稍调整时差后,八点到“广州塔”(小蛮腰),我们在广州塔一楼等待,一起上103层的“粤晖轩”中餐厅用餐;接风洗尘。用餐后我们一起到107层或108层欣赏广州夜色。没时间去财富码头乘坐游轮览珠江两岸风景</p><p class="ql-block">12月28日: </p><p class="ql-block">花城广场打卡广州塔—陈家祠—北京路步行街—下午四点二十分坐轻轨列车去深圳(五点四十分),入住深圳大鹏特色民宿</p><p class="ql-block">12月29日:</p><p class="ql-block">上午深圳大鹏所城,下午东冲沙滩,晚上在民宿烧烤</p><p class="ql-block">12月30日:</p><p class="ql-block">深圳大鹏—开了六小时到承海吃了全鹅席,到陈慈黉故居已近下午三时,花900万银元建的,2.5万平方米,以及潮州古城—广济桥—潮州古城特色酒店</p><p class="ql-block">古城漂亮,灯光秀</p><p class="ql-block">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潮州-汕头南澳岛—南澳岛环岛游—南澳岛特色海边民宿,五个孩子去了,我们兄妹提早一天直接去了老家</p><p class="ql-block">地址:汕头市潮南区 胪岗镇 港头乡 新中村 下山公路东十一巷 “传德里” 修缮后现在应该叫“传德堂”了</p><p class="ql-block">住宿:潮南区汕头凯曼丽致酒店(峡美路东)</p><p class="ql-block">1月1日:</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老家饲堂参加准备活动和寺庙和尚的拜祭仪式</p><p class="ql-block">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去看二世主的祠堂 以及七世主兴建的七星庙 顺便看了马化腾的祠堂</p><p class="ql-block">晚上在加勇家吃晚饭</p><p class="ql-block">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是12月28日,农历十二月三日是一月二日</p><p class="ql-block"> 1月2日:</p><p class="ql-block">农历十二月初三日举办潮汕潮剧大戏,恭请诸位驻乡神明、本堂众先祖观看大戏,并举行奉拜神明之仪、安奉本堂祖炉等。</p><p class="ql-block">1月3日:</p><p class="ql-block">农历十二月初四凌晨三点开始举行祭拜大门神尊的仪式及进祠晋主祭祀典礼;中午举行庆典活动。至初五完成各项活动!</p><p class="ql-block">1月4日:</p><p class="ql-block">9:30am 汕头到北京12:30 </p><p class="ql-block">1月5日:</p><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在八宝山公墓为文谦爸举行追悼大会</p><p class="ql-block">十二点吃了豆腐饭</p><p class="ql-block">晚上八点十五分从北京到JFK 10:45 pm</p><p class="ql-block">1月6日:</p><p class="ql-block">上午六点半从JFK to Tampa 九点半</p> 开启旅程 <p class="ql-block">十二月二十三日我们启程了,我从Tampa出发,女儿从波士顿提早两天来到纽约,儿子从DC出发,我们在纽约JFK机场会合。我们这次出行有点匆忙,提前二个多月才得知老家的开光典礼,我和老妹商量后,决定孩子们一定要与我们同行。与孩子们一聊起回汕头老家,寻找张家的根,他她们虽然工作和学习都很忙,但都一口答应,一定会去的。一问老妹,她三个儿女也一定前往。我们兄妹俩非常心慰,这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五个孩子,还是中国心,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传春公的第四代。</p> <p class="ql-block">我们爷仨在JFK机场会合后,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凌晨踏上国航去北京的航班。</p> <p class="ql-block">和儿子在登机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仨在飞机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仨都能睡,睡了近十个小时,看了一部电影,吃了两顿饭。十六小时的行程一会儿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大舅来接了我们,我们顺利地来到了外公外婆家。</p> <p class="ql-block">北京,我们来了!我们的寻根省亲之旅正式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二零二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于美国坦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