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实《上海邮政博物馆》《巴金图书馆》

君子雅兰(徐兰珍)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上海邮政博物馆,我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廊。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中国邮电的悠久历史。那座钟楼建筑静静地矗立着,像是一个忠诚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进上海邮政博物馆,这里是一个展示中国邮电历史的重要场所。每一件展品都像是历史的信使,向人们传递着往昔的故事。在这里,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忙碌的邮递员穿梭在大街小巷,将一封封信件送到人们手中,那是信息传递的纽带,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墙上挂着的铜牌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邮政总局旧址”“中国最早的邮局之一”,这些简单的文字背后却有着厚重的历史。我站在这面墙前,思绪飘回到那个邮政刚刚兴起的时代,想象着当时人们是如何依赖这小小的邮局来维系远方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古代“朝令夕至”的介绍板吸引了我的目光。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信息的传递是如此的不易,而“朝令夕至”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种理想。我站在这块介绍板前,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努力,他们为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付出了多少心血。</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的一个角落摆放着一个绿色的大清邮政邮箱模型,它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邮政故事。那上面装饰着的金色文字“大清郵政”以及英文“POSTAL STATION”,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历史的印记。我站在它面前,仿佛能看到当时的人们小心翼翼地将信件投入其中,期待着远方的回音。</p> <p class="ql-block">世界各国的邮箱</p> <p class="ql-block">从上海邮政博物馆出来,我来到了巴金图书馆。这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墙面采用青砖材质,并配以木质门窗。门上方挂着的铜牌匾上写着“巴金图书馆”,那几个黑色汉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我轻轻推开大门,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书香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走进巴金图书馆,我被这里的宁静所感染。这里的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智慧的宝库,等待着人们去挖掘。我漫步在书架间,手指轻轻滑过书脊,仿佛能感受到那些文字的温度。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我沉浸在这片书海之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的活动中,我看到了献花机上显示的数字“您是第5091位献花的读者”。这个数字让我感到温暖,有这么多人怀着敬意来纪念巴金先生,他是文学的灯塔,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心中充满了对巴金先生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内的场景让我流连忘返。那宽敞明亮的大厅,天花板上悬挂着多个灯泡提供照明,墙壁被漆成白色,并装饰有多幅画作增添艺术气息。我坐在大厅里,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美好,仿佛能听到那些文字在耳边低语,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这里,我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展览厅里展示的几幅黑白照片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这些照片像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我站在照片前,仿佛能看到那些曾经的人们,他们或喜或悲,或忙碌或悠闲。这些照片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