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div>文:庄生迷蝶</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燕冬萍的离婚闹得沸沸扬扬。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不同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无疑都是负面的影响多,正面的影响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审判最后,那邪魅的一笑,既让人厌恶,又让人心寒。因为那表明整个审判过程中,都是提前精心策划好的。在整个事件中,燕冬萍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和物:利用了人们对弱者的同情,利用了人们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利用了全职太太的本分,利用了自己贤妻良母、自强自立的人设,更是利用了盛祖宝对自己的充分信任而达到将整个财产据为己有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些人可能会说,怪男方自己不去争取。持这种观点的,大多是一些女性,因为她们是站在女性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因此,这种观点代表的是一类人。换言之,现实中像燕冬萍这样的女人是一个群体,她们打着争取自由、独立的名义行自私自立之事。至于说为什么盛祖宝不再争取,我认为一方面是内心出于对抚养孩子缺位而愧疚的补偿,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那曾经属于自己一切的心灰意冷。当一个人绝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觉得没有什么是有意义的了。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都是为了别人。因此他才会决绝地说,一切都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再深层次去挖掘,这不单是个人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因素。当今社会,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人们的要求往往更多更高,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可能两者兼顾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除了一日三餐,还有教育、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他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赚取更多的报酬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对于这个家庭的责任,但情绪价值的缺席和物欲横流的诱惑让她们忘了盛祖宝们对于家庭的付出,而无限夸大自己对于家庭的付出,甚至别有用心地精心设计。孰不知没有盛祖宝们物质财富的支撑,她们怎么可能将家庭维持到现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物质财富极度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于情绪价值的需求更高,在情绪价值无法满足时,有些人的道德水准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发展、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很多原生态的家庭还在因此而分崩离析,生活中也不缺这样“邪魅的微笑”,如何去制止悲剧重演,值得我们深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