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游(八) 冉庄地道战 白洋淀 、新雄安

徐焕文

<p class="ql-block">  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的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怀着对那段历史的敬意,我们踏上这片承载着无数英雄故事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刚到冉庄地道战遗址,一块文物保护单位牌匾映入眼帘,上面写着“冉庄地道战遗址”。这不仅仅是一块牌子,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小时候看电影《地道战》,随着那首激昂的歌曲响起,电影中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那些鲜活的人物,那股热血沸腾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今天,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里,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地道战遗址,至今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村前那棵老槐树上挂着的大钟,仿佛在等待着人们敲响它,唤醒那段记忆。水井地道口、地道内陷井、马槽地道口和碾子、高房工事等,都如当年与日本鬼子斗争时的情形一模一样。沿着冉庄地道遗址,我仿佛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据说冉庄正式建村于唐,古槐于建村时所种。1965年拍电影《地道战》时,古槐枝叶仍现生机,至20世纪70年代才最后枯死。这棵古槐是电影《地道战》的取景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墙上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看到这个口号,仿佛能看到当年人们坚定的决心和不屈的意志。</p> <p class="ql-block">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几个大字出现在眼前,这里珍藏着无数与地道战有关的文物和资料,是了解那段历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部展现地道战场景,“冀中地道大显神威”。这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道战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组雕塑展示了多位战士的形象,他们手持武器,表情坚定而严肃,背景墙上挂着一块横幅:“地下长城”。这些雕塑生动地展现了当年战士们的英勇形象,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从纪念馆地道入口进入地道,经过一段地下行走,上面出来时已经到达街道中心。其间地面上已经过一条河流,几条街道。</p> <p class="ql-block">  冉庄地道遗址,是中国人民抗日的缩影,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了解中国人不甘屈辱的斗争史。</p><p class="ql-block"> 冉庄,是个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白洋淀景区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境内,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p> <p class="ql-block">  小时侯对作家孙梨的短篇小说《荷花淀》印象深刻,知道了白洋淀这个地方 。它是河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有“豫北之肾”“北地西湖”之称,有“华北明珠”之誉,诗赞“北国江南”,歌咏“鱼米之乡”,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淀”诞生之地,雁翎神兵扬威之处,“小兵张嘎”造就之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到达白洋淀首先坐上游船到湖中游览。</p> <p class="ql-block">​ 芦苇荡把湖泊分割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区域。波光粼粼悠哉悠哉。芦苇高大茂盛密不透。</p> <p class="ql-block">  白洋淀的芦苇荡堪称一绝,12 万亩芦苇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形成了一座天然的绿色迷宫。这些芦苇不仅是美景,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在战争年代,它们为游击队员们提供掩护,助力他们抗击外敌,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是一片如梦似幻的水域 。它承载着厚重历史,孕育着绝美风光,还有那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无论你是痴迷于自然风光,还是热衷于探寻历史文化,白洋淀都绝对不会让人失望。</p> <p class="ql-block">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名是由曾率部驰骋冀中战场的开国上将吕正操在99岁高龄时亲笔题写的。</p><p class="ql-block"> 它分设序厅、全面抗战的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端岗楼拔据点、惩处汉奸为民除害、喜迎抗日战争的胜利、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雁翎精神等18个主题鲜明的展厅。通过大量翔实、丰富、珍贵的历史照片、图表、文献资料、流传下来的实物与形象雕塑,以及运用电光声、三维动画立体成像、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艺术手段,再现了白洋淀雁翎队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寇的战斗历程,被评为中国十大红色旅游地。</p> <p class="ql-block">  白洋淀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诞生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雁翎队。</p> <p class="ql-block">白洋淀在抗日时期 ,是《雁翎队》迂回周旋骁勇善战的根据地 </p> <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历史纵有千般样貌,山河依然风景壮美。如今,成片成片的芦苇荡是天然的绿色保护屏障,船在水中走,景在画面游。</p> <p class="ql-block">  从纪念馆出来后来到嘎子村。这里有嘎子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堵烟囱、抓汉奸、摔跤丶嘎子和罗金宝在卖西瓜。噶子村大卖场等。</p> <p class="ql-block">  村内农家平房与独宅独院众多,窄窄街道相连,曲折迂回,灰房灰墙,古朴典雅,格局不同,风格各异。</p><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不少小院门的门牌上,还标有老忠叔家、罗金宝家、胖墩儿家、嘎子家等字样,仿如进入了当年小兵张嗄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  来到荷花大观园,夏日大片的荷花竞向开放应该美不胜收。可惜现已到深秋,满塘荷叶花谢叶残,风骨残荷,真是另一番意境。</p> <p class="ql-block">清代康熙皇帝先后40次到白洋淀巡幸,其中29次水上围猎,乾隆皇帝也曾4次驾临,为驻跸休憩需要,修建了宫殿式建筑的水上行宫。</p> <p class="ql-block">  沛恩寺是清朝康熙四十四年在白洋淀建起的皇家禅寺。</p><p class="ql-block"> 山门悬挂康熙御笔“敕赐沛恩寺”匾,门内两尊神像为哼哈二将,是佛寺的守护神。寺内钟、鼓楼各一座,以“晨钟暮鼓”。晨钟惊醒世闻名利客,暮鼓唤起苦海梦迷人。整个寺院建筑灰瓦铺就,雕梁画栋,结构严谨。佛像塑造庄严,神态各异,布局合理,气势雄伟,是佛教文化的瑰宝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  从白洋淀来到新雄安,这一路走来,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从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走到了充满希望的新时代。这段旅程不仅让我更加了解历史,也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未来充满了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