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什么是故乡?有人把出生的地方称为故乡;有人把久留的地方称为故乡;也有人把居住过并深深眷恋的地方称为故乡,我属于后者。因此,一旦有人提及故乡,我就会想起那个遥远寒冷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鹤岗市和萝北县及鹤北林业局交界处有个三角地带,它三面环山两面傍水,东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南有松花江水滔滔流过。记得儿时玩伴芳对我说过:1950年春天结束东北战役的解放军部队一部分去了抗美援朝战场,她父亲跟随另一部分带领着被俘、投诚和起义的国民党官兵来到这里的烟筒山下,竖起大旗,安营扎寨,破土开犁,创建解放团农场,并在此娶妻生子,这里成了芳的第一故乡。不久,这里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宝泉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于宝泉岭,有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一对恩爱夫妻不能生育,妻子无地自容离家出走,被女真人搭救收为义女,丈夫也前来寻妻。此女因喝了山间泉水而怀有身孕,并陆续生下10个儿女。多年后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男人们为了保护女人和孩子挽起胳膊铸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谁都没有能力把他们搬动。春天来了,他们融化成一道山岭,于是人们给这个地方起名宝泉岭。宝泉岭传说与其它许多地方的传说一样,都无从考证,大同小异,老套而无新意,只不过是因为热爱而赋予它更加神秘的色彩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童年好友琦告诉我:她父亲是部队的文化教员,大学还没毕业就随同部队来到宝泉岭,是他从团长手里接过火柴划出了第一道火光,从此星星之火在这片荒原上燃成了燎原之势。关于宝泉岭名字的由来她说父亲对她讲过多次:当时发现此地有清澈的山泉水汨汨流淌,有人便主张叫宝泉山,但她父亲等人认为“山”字不够大气,“岭”才气势磅礴,于是就有了宝泉岭这个名字。但不知什么原因,宝泉岭史志上的记载并没有她父亲的名字,而我相信琦的父亲说的话,因为那个年代的人是诚实的。琦出生在这里,这里也是她的第一故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想告诉琦:宝泉岭史志上有没有她父亲的名字已经不重要,就像北大荒开发史上没有我们父辈的名字一样,重要的是宝泉岭这个美丽的名字已经镌刻在版图上,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父辈们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换来了万亩良田。建设苏联式集体农庄走现代机械化道路,成为国家战略,因此东北垦区农业机械化学校迎着夏日的曙光诞生了。农机校虽出生在贫穷和荒凉之家的宝泉岭,但它的体内却营养丰富,因为它是在黑龙江五所农业高校合并的基础上成立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父亲就是在辽宁财经学院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北大荒建设,带着梦想信念、还有那把小提琴和一支皮箱,放弃了城市舒服安稳的生活,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宝泉岭,来到农机校,那年他31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出生地不在宝泉岭,这里不是我的第一故乡。但不知为什么更多的时候我会默默想起那遥远的地方,想起雾霭里黛色的群山;想起落日中奔腾的小河;想起初春冰层下的青草;想起夏日原野上的小花;想起大豆摇铃的季节;想起漫天飞舞茫茫的大雪,更会想起贫穷而快乐的童年。原来,我早已把那里当做了故乡,一个远方的故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