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他的武侠

沙漠绿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金庸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省海宁市人,祖籍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其作品可用一幅对联概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奇碧鸳。”</p><p class="ql-block"> 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气魄宏大、历史衬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p><p class="ql-block"> 金庸作品寓意深刻,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自然力与超自然力巧妙在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古寓今,思想内容极其深刻,这是每一个深入研究金庸作品的人所不争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金庸是全球华人为之骄傲的一代文豪,他对人生、人性有深刻而全面的思考和认识,这也是金庸作品长期畅销不衰的根源所在。其作品多次被香港和大陆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影视剧。</p><p class="ql-block"> 金庸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刽炙人口的人物形象,比如《飞狐外传》中的胡斐、程灵素、袁紫衣,《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胡一刀、苗人凤,《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段誉、虚竹、阿紫、王语嫣、梦姑,《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黄蓉、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王重阳、周伯通、江南七怪,《鹿鼎记》中的韦小宝、陈近南、苏荃、方怡、双儿、阿珂、沐剑屏、建宁公主、曾柔,《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任盈盈、岳不群、东方不败,《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霍青桐、喀丝丽,《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小龙女、全真七子,《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赵敏、周芷若,《碧血剑》中的袁承志、温青青等等,各个如同水墨人物,飘逸潇洒、长袖当风,使人刻骨铭心、爱恋难舍。</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金庸生平年表</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div><br>1924 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本名查良镛。祖籍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其家族为浙江著名的世家望族——海宁查氏。<br>1929年5月,入读家乡海宁县袁花镇小学。<br>1932年8 月,读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鸳鸯蝴蝶派系作家顾明道所著)。此后又在《红玫瑰》、《侦探世界》杂志上读到《江湖奇侠传》和 《近代侠义英雄传》(作者平江不肖生),开始对武侠小说日渐著迷。<br>1936年7月,从袁花龙山学堂(今袁花镇中心小学)毕业;同年,考入嘉兴中学(今嘉兴一中),离开家乡海宁。<br>1938年5月,日军攻到浙江,嘉兴中学千里南迁至丽水,进入省立联合中学初中部。<br> 1939年12月,与同学张凤来,马胡蓥合编了一本指导小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献给投考初中者》出版。畅销国内,一版再版。<br>1941年6月,因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校长张印通介绍他转学去了衢州。<br>1942年7月,自浙江省衢州中学(今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毕业。<br>1944年9月,考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向校方投诉而被勒令退学。在中央图书馆图书馆阅览室挂一职衔。<br>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返乡,在杭州《东南日报》任外勤记者。 <br> 1946年春,进入上海东吴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同年秋天被录取为上海《大公报》国际电讯翻译。 <br> 1948年3月,被调派香港《大公报》香港分社 ,续任国际电讯翻译。半年后,娶第一任妻子杭州美女杜治芬。【两年后离婚无子女】<br>1949年11月,在《大公报》发表第一篇国际法论文《从国际法论中国人民在海外的产权》。<br>1950年7月,担任主考,录取陈文统(笔名“梁羽生”)入职香港《大公报》做翻译。<br>1950年10月5日,《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调任副刊编辑,与陈文统一个办公桌,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同年,应邀北上赴京到外交部求职,但失望而归,并因此婚姻破裂。不久,其父查枢卿被作为反动地主在家乡受到镇压。 <br>1953年6月18日,《大公报》头条刊出《罗森堡案惊人的原始证据,一张螺形脚桌子》,作者署名金庸。这是目前所知“金庸”一名最早的出处。<br>1954年 1月17日下午,香港武林白鹤派和太极派矛盾激化,双方掌门陈克夫,吴公仪在澳门设擂台比武决斗,仅两个回合,陈克夫被吴公仪一拳击中鼻子,血流如注,就此结束。此事前前后后历时多日,比武当天有近万人赴澳观战。<br>1954年 1月20日,擂台赛三天之后,以白鹤派和太极派掌门决斗故事为线索,《新晚报》编辑陈文统化名“梁羽生”,赶鸭子上架奉命写稿,开始连载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这一天“新派武侠小说”的时代来临了。<br>1955年2月8日至12月末,在梁羽生、罗孚等人影响下,以“金庸”为笔名创作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香港《新晚报》连载引起轰动。同年5月,在《大公报》副刊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其中文史掌故,名人轶事,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古今中外,无所不谈。<br>195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第二部武侠小说《碧血剑》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 <br>1956年5月1日,在香港美丽华酒店与第二任妻子新闻记者朱玫举行婚礼。【两人共生育四个子女,长子查传侠、次子查传倜、长女查传诗、次女查传讷。】<br>1957年初,进入长城电影公司担任专职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br>1957年1月至1959年5月,第三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在《香港商报》连载。【1958年7月26日,香港峨眉影片公司决定由胡鹏执导拍摄电影《射雕英雄传》,此为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之始,其时原著尚在连载中。】<br>1958年6月,与程步高合导电影《有女怀春》上映。 <br>1959年2月至6月,第四部武侠小说《雪山飞狐》在香港《新晚报》连载。<br>1959年5月20日,与沈宝新合伙创办香港《明报》及出版社(查良镛出资8万+沈宝新出资2万),创刊词表明“公正、善良、活泼、美丽”的办报宗旨。从创刊号开始连载武侠小说。 <br>1959年5月至1961年初,第五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在香港《明报》上连载。<br>1960年1月11日,《明报》麾下周刊《武侠与历史》杂志创刊。<br>1960年1月至1961年5月,第六部武侠小说《飞狐外传》在《武侠与历史》杂志连载。<br>1960年3月,与胡小峰合导电影《王老虎抢亲》上映。<br>1961年5月1日至28日,第七部武侠小说《鸳鸯刀》在香港《明报》连载。同月,同名电影开拍。<br>1961年7月至1962年9月,第八部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开始在香港《明报》连载。<br>1961年10月至11月,第九部武侠小说《白马啸西风》开始在香港《明报》连载。<br> 1962年5月,香港《明报》因报导“逃亡潮”而名声大噪,发行量遽增。【1962年4月至7月,大陆出现大规模“逃港潮”风波,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10多万人涌入深圳,6万多人偷渡进入香港(史称“逃港”)。当时中国大陆正处于大跃进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的生活处于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边缘。】<br>1962年12月1日,开始在香港《明报》开设“明窗小札”专栏,以“徐慧之”为笔名,写新闻评论。其中文风朴实,观点犀利,见解独道,可谓“铁臂担道义,妙手著文章”。<br>1963年9月至1966年5月,第十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开始在香港《明报》连载。<br>1963年10月底,针对中国研制原子弹情况,在香港《明报》“明窗小札”专栏发表《宁要裤子, 不要核弹》、《中共制核弹,无益加有害》社评。引发两岸三地大讨论。不久之后,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通过媒体回复金庸:“裤子可以不要,原子弹必不可少!”同时,陈毅在北京对香港左派新闻战线负责人表示:“请香港新华社对《明报》的那个查良镛先生高抬贵手。”“《明报》那个社论,要中国人有裤子穿,那还是爱中国人嘛!”<br>1964年1月12日,香港《明报》与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一本随报附送的《东南亚周刊》。<br>1964年1月至1965年2月,第十一部武侠小说《素心剑》(修订时更名为《连城诀》)开始在《东南亚周刊》连载。<br>1965年2月至1966年6月,第十二部武侠小说《侠客行》开始在《东南亚周刊》连载。<br>1965年5月,赴英国伦敦参加国际新闻协会主办的会议,并在欧洲旅游。赴欧漫游期间,由倪匡代笔《天龙八部》。【倪匡代笔之后,直接导致了阿紫眼瞎的悲剧下场,也成全了倪匡先生足以吹一辈子牛的人生成就——“给金庸代笔”。】【1966年6月,倪匡先生还为开天窗的古龙代笔《绝代双骄》,结果一代就是十万字,等古龙归来发现翻无可翻,只好大笔一挥说都是江小鱼的一场梦,草草了事。为当时追连载的读者心疼。】<br>1966年12月,在香港《明报》发表社评,预测江青将会在政坛上呼风唤雨,地位炙手可热。<br>1967年3月18 日,在新加坡和当地人合股创办《新明日报》。<br>1967年4月至1969年10月,第十三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在香港《明报》连载。<br>1967年5月至12月,在大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香港左派工会发动“六七暴动”。香港《明报》成为左派分子重点袭击目标。<br>1967年12月3日,在香港《明报》发表《林彪渐露跋扈相》的社评。<br>1967年12月,专为香港著名女演员夏梦告别影坛移民加拿大而在香港《明报》发表社评《夏梦的春梦》说:“西施是怎样美丽,谁也没有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这样才名不虚传。”“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br>1968年11月17日,在香港创办《明报周刊》。<br>1969年4月25日, 在香港《明报》发表《自来皇帝不喜太子》的社评,预言林彪不会有好下场,将死无葬身之地。此时林彪已经确立了“亲密战友”“接班人”地位。<br>1969年10月至1972年9月,第十四部武侠小说《鹿鼎记》在香港《明报》连载。这是其武侠小说巅峰之作。<br>1970年1月至2月,第十五部武侠小说、封笔之作《越女剑》在《明报晚报》上刊登。<br>1970年2月,撰写并在《明报晚报》发表《卅三剑客图》的考证介绍文字。<br>1972年9月,《鹿鼎记》连载毕。宣布就此封笔,退出侠坛。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 <br>1973年春,应台湾方面之邀前往台湾访问10天,并与蒋经国见面会谈。<br>1976年春,中国大地又刮“反击右倾翻案风”。预言邓小平一定会“东山再起”。<br>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后江青气焰日趋嚣张之时,在香港《明报》发表题为《不知往哪儿躲》的社评,推测江青很快就会被逮捕。<br>1976年11月,与第二任妻子朱玫离婚后不久,娶了忘年交、酒吧女小三林乐怡作为第三任妻子。<br>1979年9月7日,台湾对金庸小说解禁,台湾《联合报》开始连载《连城诀》。翌日,台湾远景出版社正式授权出版《侠客行》。金庸小说开始在台湾风靡。<br>1981年7月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拜见了邓小平。这是邓小平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后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br>1981年7月底,广州《武林》杂志辗转征得作者同意后,开始在创刊号连载《射雕英雄传》,金庸武侠小说正式进入大陆。大陆武侠燎原之火由此点燃。<br>1981年9月,《明报月刊》发表了金庸和邓小平谈话的记录,以及《中国之旅:查良镛先生访问记》。<br>1984春, 出版《香港的前途--明报社评之一》一书。<br>1984年9月,对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天才的设想”,超越了英国人的预料,并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一言可为天下法,一语而为百世师”。<br>1984年10月16日,再次赴北京访问会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 <br>1985年6月18日,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基本法政治体制专题小组的港方负责人兼经济专题小组成员。<br>1993年3月19日下午,全国两会之际,再次应邀来到北京拜见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br>1993年4月,宣布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改任名誉主席,宣布全面退休。<br>1994年10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名誉教授。<br>1995年3月,被聘为浙江大学名誉教授。<br>1996年1月26日,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br>1999年,受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br>2000年3月,被聘为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br>2000年7月1日,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的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br>2003年10月18日,被聘为中山大学名誉教授。<br>2005年,被剑桥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名衔。<br>2007年11月,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br>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br>2010年,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br>2011年,被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院士。<br>2016年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br>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br>2018年10月30日当晚,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主任王志民向查良镛先生家属致唁电,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 <br>2018年11月2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致唁电对查良镛先生逝世表示哀悼。<br>2018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查良镛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br>查良镛先生逝世后,现任和原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韩正、孙春兰、黄坤明、朱镕基、温家宝、张德江、李岚清、刘延东、李源潮、王汉斌、廖晖等也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南七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真七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