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霞 美篇号 256667315</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小学的我,家住在有十四户人家的小院中,那是爸爸单位分的住房,邻里和睦,院中友善祥和。小城的冬天很冷,从十一月起各家就不在公共厨房做饭菜,我家九口人住约莫三十平的两居室,爸爸在一楼房间挖了地灶,煮饭取暖都靠它。</p><p class="ql-block"> 最快活的事,莫过于过年。大年夜,一家人欢天喜地,张罗年夜饭。下午六时,在四方桌摆上六七样菜,奶奶首先酙满两杯酒,对着空椅子招呼祖宗上坐与我们同过三十夜。我们小孩破例能坐上座位与大人同餐。年夜饭不能少的菜有:白菜,寓意百事顺意;青菜,亲人平安;鲤鱼,年年有余。且每样菜须剩下一些,以望来年饭菜有余。饭后,小朋友们聚在一起,在院子的过道上表演节目,事先我们已经挨家送出自制的演出票,观者都是各家大人,迎着凛冽的寒风,演出热火朝天。之后回家围坐地灶,灶上炒着花生、葵花,并有邻家玩伴来串门,共同品吃炒货。奶奶告诉我们:从现在起到大年初一不能说“死”、“鬼”等不吉利的字句,逝去的祖宗已来和我们同过年,这些字句对他们不尊重,也对自己的来年不利。据说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的,那样会将新年财物扫地出门。夜十二点,妈妈清扫地面,我们兄妹将妈妈给的每人两角钱的压岁钱压在枕下,全部坐在床上守年老者,我努力挣大眼睛,渴望见着我从未见过的年老者,他会给我们带来吉祥和安抚,可是不知不觉便进入了梦乡…</p><p class="ql-block">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将我吵醒,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了。“江妈妈、江伯伯拜年了!”邻居们进屋拱手一拜,后面跟了一群小孩,我立马穿上妈妈亲手缝制的新衣裤,加入到他们逐渐壮大的行列,跟着大人们逐家拜年,最后大家聚在院子中,小朋友的衣袋中装满了各家给的糖果饼干,唱啊跳啊,新年不知不觉中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长大了,我离开了热爱的故土,有机会我总要去寻觅旧居的踪迹,那里已经高楼林立,没了儿时的模样,但少年时的过年却永驻心间,它是那样的清贫和快乐,让我这古稀老人终生不能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