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

查强中

<p class="ql-block">下了薄薄的一层雪,给大地抹上了一层谈妆。树枝上晶莹剔透的冰珠在阳光下眨着眼睛,仿佛在告诉我们,下午大部分的雪会被化去。这就是北卡的雪。</p> <p class="ql-block">这与五大湖区域的冰雪不能同日而语。初到美国時,在密西根湖畔的风城芝加哥上学和工作,共住了9年,真正見识了什么是北方的雪。</p> <p class="ql-block">后来跳槽到仍在五大湖气候带的印地安那州工作。我发现人类只有短期记忆。经过一个夏天,会忘掉在下雪時应该开慢車。冬天的第一场雪,必然有一些在夏天开惯快車的车出事故。路旁会发现四脚朝天的车。</p> <p class="ql-block">我当時住在印地安那州的州府Idianapolis卫星小镇Carmel, 每天要开车沿31号公路,向北开40多公里去Kokomo上班。每年第一场雪,必然会在公路两旁看到不会少于十辆车滑入了公路的中间隔离带中动弹不得 。其实现代的车辆都有电子控制的刹车和防滑功能,在雪地里只要开慢车,一般都能安全行驶。有一天,我冒雪去上班,小心翼翼地终于将车开到了Kokomo。遇上红绿灯,红灯变绿后,我加油门起步,发现车在原地打滑不动,我猛踩油门,车子突然加速失控,结果撞在路边的一颗大树上。</p> <p class="ql-block">有天,我太太下雪天开车去上班,结果车滑入隔离帶动弹不得。当時没有手机,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幸夸有路过的热心人叫来拖车,才免于被冻死。</p> <p class="ql-block">在Carmel买的住房,車庫是Side loading。就是为了美观,車庫门不正对大街,而是开在侧面。車进車庫必须转90度大弯,所以車道很宽也很长。这样一来,好看是好看了,但遇上大雪天就会伤透脑筋。</p> <p class="ql-block">有年初雪是鹅毛大雪,刚下時地温会将雪溶化,随温度急骤下降,溶化的雪水冻成了一层冰,雪继续下,在冰上堆了一尺多厚的雪。更要命的是,车庫屋顶为了避免被雪压跨,专门将屋顶设计得很陡。最终车庫屋顶上的一尺多厚的雪全部滑下,堆积在车庫门前。第二天准备开车去上班,打开车门发现半人高的雪。我和太太赶紧用雪铲人工铲雪,希望能开出一车道。上面的松散雪容易铲徐,雪下的冰层就要很费力气地去铲。满头大汗地铲了一整天,只清理了一小段车道。有对邻居年青夫妇路过,看到我俩十分艰难地在铲雪,就主动拿了工具邦我们一起铲雪。整整二天才将车道清理出来。有此教训,我立誓要买除雪机,机械必比人工强。但等不到第二年大雪天,就跳槽搬离了五大湖气候带,来到了四季分明,少雪的北卡。</p> <p class="ql-block">并不是所有人不喜欢雪。每年临近圣诞节,各商场都会反复播放“Lets snow, lets snow...”的歌曲来增加节日气氛。仿佛不下雪,圣诞节就不完整。</p><p class="ql-block">物以稀为贵,北卡下雪算件稀罕事,有時整个冬天不下雪。</p><p class="ql-block">在北卡不怕下雪,就怕下冰雨。松柏不怕严寒,但北卡遍地的松树枝丫很脆弱,下冰雨会使大批松树枝压断,进而压断输电线。搬来北卡就遇到过一年下冰雨,断电三日。在寒冷的冬天没有暖气,电炉不能煮饭,电话不通。幸亏深埋于地下的煤气管保证了煤气的供应,靠煤气壁炉煮食取暖度日。至今记忆犹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