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苏羊村

沈庆堂

<p class="ql-block">河南宜阳苏羊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西部、下村南部,遗址北临洛河,南望熊耳山,坐落于洛河南岸的二级阶地及黄土台塬上。</p><p class="ql-block">2019年,河南宜阳苏羊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其被列入“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项目。2021年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开始对苏羊遗址进行连续性主动考古发掘。2024年2月,被评选为2023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p><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2月,共计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发现了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遗存,其中以仰韶时期为主。发掘出土数以万计的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其中不乏玉璧、完整彩陶盆等珍贵文物,并发现少量大溪文化风格的遗物。同时,遗址内还发现少量保存较好的碳化粟、黍等植物遗存。</p><p class="ql-block">苏羊竹马,是一种民间的歌舞表演活动,和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因苏羊寨地势险峻,东、南、北三面是深沟,西为悬崖,只有南面一少部分和平地相连,易守难攻。军事家孙武、吴起选在这里驻军并操练队伍,他们用竹子编成假马,布防列队,演习阵法。后来苏羊人将孙、吴操练军队的各种阵法,演变成民间传统的舞蹈形式跑竹马,流传至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已经将苏羊竹马列入其中。</p><p class="ql-block">苏羊寨的村民说,一个跑竹马的团队要数十人组成。竹马首先要用竹篾扎成马头、马身、马尾,再裱糊上色彩斑斓的彩纸,然后画上马眼、马嘴等,惟妙惟肖。表演者身着戏装,浓妆艳抹、把竹马吊在腰间,鱼贯而出,一直脚尖点地,脚下生风,模仿骑马的各种动作奔跑,时而单行、时而双列,阵法多变,阵势浩大、姿态万千、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苏羊竹马是当地节日或者庙会不可缺少的节目,经久不衰,以心传和口授的方式传承。据传,跑竹马的队形“五盏灯”“七盏灯”“九盏灯”,就是“孙吴兵法”中的“五星阵”“七星阵”“九星阵”;而“单十字梅”“双十字梅”队形,就是书上讲的“四门坚守阵”和“八门金锁阵”等等。 还有一种跑竹马的传奇阵法,苏羊寨的人叫“卷干馍”,表演者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像卷馍一样转圈。先从外向里转,越来越集中;再从里向外转,越来越分散。数十个表演者齐声发喊,声震天宇,气势非凡。据介绍,一场大规模的苏羊竹马表演要展示两三个阵型,耗时一个小时以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