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创意文本 甘 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摄影编辑 甘 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写在前面的话:</b><b style="font-size:22px;">用研学来表述旅行还是第一次,不是赶时髦,作为这次旅行有许多未涉足的地方,有许多尚为认知的地方,当然,也带着许多无知、困惑...,需要去认知,去学习,去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旅行真是长知识和见世面,边看、边想,对大湾区加深了感性认识,对“一国两制”,特别是中国境内的资本主义(香港、澳门)和内地的“新殖民地”(横琴深度合作区)感触更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真是好事多磨,由于功课作的不足,原计划2024年12月成行,2019年就办了有效期十年的《港澳通行证》,不懂,没有续签,未能成行,在海囗续签等了二十天,只能避开圣诞节和元旦,在2025年元月三日才启程,这是给我上的第一堂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话说粤港澳大湾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粤港澳大湾区(英文缩写GBA)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九市两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2019年2月18日中央批准设立。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条件优越,“三面环山,三江汇聚”,具有漫长海岸线、良好港口群、广阔海域面,经济腹地广阔。泛珠三角区域拥有全国约1/5的国土面积、1/3的人口和1/3的经济总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截至2023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达8643.97万人:年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数量为8688.4万人。截至2024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常住人口达到8688.4万人,人口规模已经接近日本东京首都圈的两倍。此外,2023年大湾区新增常住人口超过44万,显示出人口总量重回平稳增长轨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大湾区的经济实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经济总量:截至2023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万亿美元),成功超越纽约湾区(约1.8万亿美元)和旧金山湾区(约1.38万亿美元),与东京湾区(约2万亿美元)并驾齐驱,登顶全球湾区经济规模榜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GDP排名:深圳:作为经济中心,深圳的GDP远超其他城市。广州:紧随深圳之后,位列第二。香港:排名第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佛山、东莞、惠州、珠海、江门、中山、澳门、肇庆等城市也贡献了重要的经济份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大桥为什么不叫粤港澳而称港珠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港珠澳大桥的命名依据了三地(香港、珠海、澳门)的出资比例进行命名,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议。总投资1000亿元,具体来说,香港政府出资500亿元,占50%;广东省政府和中央政府出资200亿元,占20%;澳门政府出资100亿元,占10%;银团贷款出资200亿元,占20%。这种命名方式反映了各方的出资比例,体现了公平和透明。投资分配方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方的利益平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世界著名大湾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世界上著名的大湾区包括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它们在地理位置、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各有特色。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大湾区”目前只有三个。美国有两个,分别是东海岸的纽约大湾区,以及西海岸的旧金山大湾区;另外一个就是国人经常听说的日本东京大湾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粤港澳大湾区2019年排名第3,排在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之后,但高于东京湾区。然而,截至2023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万亿美元),成功超越纽约湾区(约1.8万亿美元)和旧金山湾区(约1.38万亿美元),与东京湾区(约2万亿美元)并驾齐驱,登顶全球港湾区经济规模榜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桥连港珠澳 虹起伶仃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话说大湾区怎能不说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香港接线及香港口岸,珠海、澳门接线和珠海澳门口岸,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历经6年筹备、9年建设,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港珠澳大桥采用了120年设计使用寿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达1269亿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港珠澳大桥就建在伶仃洋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大湾区,在我看来一个_伶仃洋的名字到处可见,说港珠澳大桥就离不开伶仃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伶仃洋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内伶仃岛和外伶仃岛之间的一片水域,东由深圳市赤湾经内伶仃岛,南达香港、澳门,西到珠海市淇澳岛一线,北起虎门。为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零丁洋里叹零丁”即指此。周边有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东莞市、中山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伶仃洋上架设有虎门大桥,连接东莞市虎门镇和广州市南沙区,还建有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伶仃洋曾是中国南大门上的一道防线,南沙及东莞等地仍有多处抗击外来侵略修建的炮台遗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过 零 丁 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宋·文天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指从大湾区内的任何一个城市出发,在一小时内可以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到达其他城市的生活圈。这个概念主要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上,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结合,实现了大湾区内的快速通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粤港澳大湾区将通过高铁枢纽、珠三角地铁连通、产业升级打通中国七省二区,珠江口就像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一个个超级工程,不断刷新世界桥梁建造纪录,让天堑变通途,一座又一座的跨海大桥,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颜值担当,更是粤港澳大湾区提速的黄金大动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深中通道、深江铁路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缩短城市间的距离,推动“一小时生活圈”的深化和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粤港澳大湾区方兴未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珠江奔流不息,湾区千帆竞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年多来,大湾区经济总量从超10万亿元上升至超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这片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经济发展质量最高、最具“含金量”的地区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山海相汇、磅礴浩荡的珠江口,正见证粤港澳大湾区的宏图盛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结束语:</b><b style="font-size:22px;">为期8天的粤港澳研学自由行昨天已经结束。在这八天时间里,深入大湾区核心地带,去了深圳、香港、澳门和珠海、中山等中心城市,广州、惠州等城市都有去过。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制度各有特色,让我大开眼界,更有思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关内地湾内几个城市大同小异,只有大小、强弱的差别。出关进入我戏称“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香港和澳门,更是特色鲜明,也可以说内外有别的殖民地,水火两重天,两个被“英化”、“葡化”的特区,已被深深地烙下了殖民地的烙印,但,还有些自以为是,高人一截的优越感和傲慢,(香港、澳门有区别)。同时,生活在底层的平民也无不流出对我们的羡慕和仰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研学行,让我对粤港澳大湾区有了新的看法和思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落笔于二零二五年元月十一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