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再来的沙溪古镇

素琼

<p class="ql-block">经n多朋友推荐,加之在网上也看了一些短视频介绍,云南沙溪古镇已火到国外,更激起了我俩的好奇和向往,结束双廊古镇洱海环游最后一站后,便驱车1个半小来到了沙溪古镇。</p> <p class="ql-block">为了停车方便,我们下榻在古镇旁的一白族民宿(图1),放下行礼便迫不及待地直奔古镇东寨门。土坯砌成的寨门,没经任何修饰,细看介绍才知东寨门始建于明朝中后期,初建时是两层土木结构碉堡式建筑,后几经毁坏又几经重建,能保留至今已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进了东寨门,不远处便是古镇的核心区四方街,路面由红砂石板铺就,面积不大却很热闹。东侧为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古戏台,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古人精湛的工艺,使其成了沙溪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白族居民敬奉魁星的地方。我们去时,正赶上台上和台下的参演人员,在一遍遍的合练当地白族特色的歌舞,我们也在此看了一遍又一遍。</p> <p class="ql-block">四方街的西侧是沙溪兴教寺,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是国内仅存的明代白族“阿旺力”佛教寺院。现存格局为一进三院,由山门、观音楼、大殿、二殿组成。</p> <p class="ql-block">寺内保存的明代佛教壁画,是不可多得的仿古白族绘画艺术珍品,为研究古代白族宗教、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年代久远,壁画已模糊不清,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而四方街作为茶马驿站商贸交易中心,见证了南来北往的商人和马帮在这里汇聚的繁荣景象。漫步在四方街上,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浓厚的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四方街的坝子中间,有棵百年古槐树,游客走累了常坐在树周的石登上歇歇脚,本地人则常聚在此聊天看戏,也有年轻女士花10元钱,在茶铺门前喝着茶,带着头巾晒太阳。</p> <p class="ql-block">寺登街与四方街L形相接,为茶马古道上幸存的古集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或更早。街道两旁的商铺、餐饮、客栈,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韵味 ,2006年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寺登街上的这堵墙和这间咖啡屋,特别受年轻人青睐,已然成了游客必打卡之地,连平时不太喜欢上镜的洪同志也主动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走进寺登街旁边的小巷,里面分布着大大小小且造型各异的民居和民宿。家家户户的设计和装修既有民族特色,又不失典雅大气,随便一拍便是景…</p> <p class="ql-block">在沙溪古镇,随处可见金发碧眼之人,他们好像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看得比我们仔细多了,足见沙溪古镇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沙溪古镇最高档的酒店,古香古色,富丽堂皇,这也是发展当地旅游之需。据说旺季时来此旅游的外国游客很多,也才有了沙溪古镇火到了国外之说…</p> <p class="ql-block">来到南寨门,寨门依旧原生态,阳光下金灿灿的,忍不住又与之合影。新打造的景观也很耐看,所到之处非常干净整洁…</p> <p class="ql-block">玉津桥:位于沙溪古镇东侧黑惠江上,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经多次修缮,屹立不倒。玉津桥不仅是沙溪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三三两两的年轻人,骑着马走过玉津桥,仿佛时光穿越在当年的茶马古道上。清晨或傍晚时分,桥影绰约,更添几分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不仅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其东侧的自然风光也让人留恋,虽已入冬,草已渐黄,仍掩不住她的美。原本打算在此小住几天,无奈腰扭了,加之冬日的沙溪古镇,早晚凉飕飕的,只好提前结束沙溪之行。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还有好些地方来不及光顾,但沙溪古镇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文化之美和自然风光之美,值得让我们再来,也值得更多的外国游客到此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