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8日早上一到广州,就受到前来车站迎接的师哥和老同学张华夫妇的热情接待,让我倍感温暖!</p><p class="ql-block">品尝完精心准备的午饭,我们稍事休息后又一起到著名的黄埔军校参观,今年恰逢建校100周年,校园里满是来自全国的年轻人,让这座名校充满了生机、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堂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因地址位于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旧址正门风格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介石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旧址有《军校校史》《东征史迹》陈列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图片展览。楼内举办“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和“军校校史陈列”。</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碑的造型利用两边交叉而上的阶梯及铜像,构成“文”字,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有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碑座底层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7级代表军校在此办了7期,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也指军校在长洲岛办了7期,在外地办了5期,中国大陆共办了12期。纪念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为胡汉民的笔迹。东面刻有孙中山弥留之际呼唤的七字“和平、奋斗、救中国”。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西面刻有总理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军校旧址成为反映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有关历史的重要史迹,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第一,它真正反映了黄埔军校的历史,代表和反映了黄埔军校的革命精神,是真实的历史原材料。第二,军校旧址文物建筑有幸保存下来,不仅是前人留下来的历史遗产,也是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第三,黄埔军校旧址是一个文化遗迹,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既可使人们了解到军校的历史,也可领略到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军校旧址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联系海峡两岸的一条纽带,对实现和平统一祖国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