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回 牛 马 司

老熊

<p class="ql-block"> 2025年元月七日,冬日暖阳好时光,约两三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暂离久居的都市去放松心境、去会会久违的老友、去看看久违的牛马司……</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上长沙南开往邵东的高铁,向着邵东去发。</p> <p class="ql-block"> 好快啊!从长沙南到邵东七十多分钟。回想当年的K305列车那可是要坐八个多小时呢。学陆的学生谢治国老师得知我们要来邵东,就早早的开车到邵东站等候我们,师生情谊多少年了还如此真诚,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 谢老师把我们带到风景秀丽的邵东天台山水库。</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风景如画的水库旁,这里我们见到了谢老师的夫人刘老师,刘老师的外甥在此开了家农莊餐厅,外甥大学毕业后回乡自主创业,新一代的大学生讲究格调,将农莊餐厅开在这如诗如画的水库旁,刘、谢俩位老师有意安排我们在餐厅水库岸边的卡座就餐,看下面湖水泛起层层涟漪,看远处山峦碧绿,身边微风吹抚着薄薄的围帘,让我们有置身仙境的感觉,餐桌上的土鸡土菜鲜美爽口,加上谢老师其谢氏宗族到贵州茅台镇定制的茅台酒……人生之乐莫过如此啊!</p> <p class="ql-block"> 景色宜人,来个合影,留存纪念,左一刘老师、谢老师、世扬、端揆、学陆</p> <p class="ql-block">端揆来个小照,记住这美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水库旁边的农家别墅</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邵东天台山水库。</p> <p class="ql-block"> 明荣和夫人巧妹子是我们牛马司煤矿的老友,半个世纪了,我们一直亲密无间,到邵东了,去看看他们的企业——湖南巧大娘食品有限公司。该企业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得到了广泛认可。‌‌有员工500余人,年销售额超过4亿。巧大娘食品在市场上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湖南省3.15优秀企业上榜品牌”、“湖南省食品行业监测消费者首选品牌”、“湖南省质量信用AAA企业”、“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绿色食品品牌”、“湖南省名牌产品”等。</p> <p class="ql-block">明荣老友热情地接待我们,老友相见先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巧妹赶来,激动地和学陆握手,在牛马司他们是多年的同事和邻居,曾经朝夕相处。</p> <p class="ql-block"> 端揆是从国企的管理岗位退下来的,对这位从牛马司走出来的企业家充满理解和敬意。当年巧大娘是从煤校毕业分配到牛马司的,和杨老师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82年又生了儿子,由于违反了独生子女政策,巧大娘受到了停工下岗的处罚,少了一份收入,靠杨老师一个人上班肯定是不行的,巧大娘只能摆个流动小摊在学校门口等人多的地方卖武岗香干,由于注重食品特色和食品卫生慢慢生意有了起色,然后扩充为作坊,最后成为公司。楊老师、巧大娘夫妇的经历,是那个时代的缩影。<br></p> <p class="ql-block">现代化的生产技术</p> <p class="ql-block">现代化的管理</p> <p class="ql-block">各种荣誉</p> <p class="ql-block"> 再见!巧大娘。作为与你们亲如兄弟的老友,我们衷心地祝愿你们,祝愿企业在儿子杨鑫接棒后越来越好!祝愿你们身体健康!祝愿你们家庭幸福!</p> <p class="ql-block"> 牛马司,我们来了!看到高耸的井架,过去的场景历历在目;那师傅、那同事、那挚友,你们可好?</p> <p class="ql-block"> 和汪忠诚夫妇留个影,1969年汪忠诚和我们一同来到牛马司,他是常德市四中的老三届,是作为知青招工进矿的,可以说和他一同来的同事多数都离开了牛马司,留下的同事真的不多了,但汪忠诚一直扎根在牛马司,他就读了牛马司的职工大学,系统地学习了采矿专业,由技术员到工程师到计划处长,一步一个脚印。如果说我们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牛马司,汪忠诚却是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牛马司。</p> <p class="ql-block"> 这是牛马司煤矿二工区的井口,当年我们一百多年轻人,大多分在这里,给牛马司增加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 留个影吧。现在我们不能下井了,想当年,时常有高产日,子弟学校的中学生及家属都被要求下井劳动,若现在是不可能的事了。确实,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办公楼还在,最前面一楼是医务室,半个多世纪了,罗医生您可安好?</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篮球场还在这儿,只是装修的漂亮了。当年我们曾在这球场奔跑跳跃,这是唯一的运动场所。</p> 绿树后面应该是现在的办公楼 彭老师来到现在的子弟学校 师生相见格外亲切 <p class="ql-block">在子弟学校大门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远望牛马司职工医院。遗憾老友很难聚齐,让我们念起在这工作的老友,祈盼下次有机会尽量多一些老友聚聚。</p> <p class="ql-block">还是当年职工宿舍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学陆曾经在这栋楼住了许多年。</p> 我们来到邵东的一个小区,这里曾经是牛马司子弟学校高中部,学陆在这里任教多年,培养出不少的高考优等生,原副校长陈老师得知学陆来了,热情地与之交谈。左起原陈副校长,学陆、世扬、晓蓉。 <p class="ql-block"> 我们和三位老师兴冲冲地来到他们当年教书的牛马司子弟中学,时过境迁,学校面貌全非了,学校不在,但老师们依然健康,刘芝林老师已到耄餮之年,却记忆清析,深深地怀念那些他曾经欣赏的学生们,你们可好?</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师,立足当年的操场,放眼四周,内心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师联系到当年的学生,加微信、打个视频电话。</p> <p class="ql-block"> 袁国平故居座落于邵东市牛马司镇龙旗村袁家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国平(1906年5月26日—1941年1月15日),192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此后,袁国平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军长征等,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袁国平任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兼八路军驻陇办事处主任。1938年3月,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p> <p class="ql-block"> 在袁国平旧居前留个影,左起晓蓉、端揆、刘老师、学陆、明荣、世扬、巧妹。</p> <p class="ql-block"> 荫家堂位于邵东县杨桥镇清水村,始建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距今近20O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院由当年一申姓大户人家所建,房主为申承述四位兄弟,他们都具有邵东人吃苦耐劳、头脑活络的品质,靠经营粮食,富甲一方。房屋坐北朝南,纵四进,横连11排,内有天井44个,房屋108间,因此当地又称其为108间。至今仍居住4个村民小组,400多人。我们去时,多见留守的一些老人,老人们自己种瓜果疏菜,院子里还养了鸡,鸭,他们向来参观的游客推销,获取收益。</p> 巧妹制作的短片 <p class="ql-block"> 这是邵东范家山镇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廊桥,建于1506年的明正德元年,距今五百多年了,桥上长廊高4.28米,桥面距水面约7.8米;桥面中央道板用一块块巨大的青石镶嵌而成,青石宽约1.40米,最长的青石长达2.5米;长廊共有十四对红漆木柱,长廊两侧的桥沿石上雕刻着鸳鸯、双狮抢宝、麒麟、棋盘等众多图案,工艺精美,并且每块桥沿石上雕刻的花纹都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匠人的技艺。古色古香,韵味悠长,置身桥上,令人震叹;邵东真的是人杰地灵!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故居距洪桥约1.5公里,原红二十九军军长谢嵩将军的故居距洪桥不足2.5公里,此外,洪桥周边数公里的邵水流域内,还出过江南提督杨金龙、教育家李宝圭等不少历史名人……</p> <p class="ql-block"> 站在古老的洪桥俯瞰四周,‌桐江‌河在缓缓静流,不舍昼夜,远处的田野,农家都享受着她的滋润。</p> 彭老师和谢志国情谊深重,非常谢谢小谢老师!两天多的时间,小谢老师一直开车陪着我们,师生情谊令人感动。 <p class="ql-block"> 行文至此,发现左一的晓蓉姐只有集体照况照片特少,晓蓉姐是和我们一天走进牛马司的,那时一百多年轻的小伙子,同来的同事中只有晓蓉姐和小肖两位女生,那时晓蓉姐青春靓丽,是常德市一中高中部的老三届,端庄优雅,举止大方,晓蓉是我们敬重的小姐姐。晓蓉姐一直在牛马司工作,直至退休。这次离开邵东前晓蓉姐告知女儿女婿有老友到来,特意定好酒店招待我们,遗憾,当时怎么没合个影?我们从心底感激晓蓉姐的老友情!祝晓蓉姐健康长寿!祝晓蓉姐家庭幸福!</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美好它是冬日暖阳,正如今天。</p><p class="ql-block"> 更有一种美好它是被历史见证的友谊,正如我们。</p><p class="ql-block"> 从1969到2025,半个多世纪了,我们一百多人坐大货车从常德来到了这里,来到了牛马司,从此我们结缘,邵东牛马司也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成了我们一生都挥之不去的乡愁,不论时空如何变幻,美好的友谊、故乡的情怀会永远的铭记在我们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