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子午流注与养生

译苒经络呼吸疗愈养生瑜伽

<p class="ql-block">从字面看,“子午流注”是由“子午”和“流注”组成的,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具体地说,“子”和“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是时间的两个极点,“子”是半夜11点到1点,“午”是中午11点到13点,它们分别表示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是我国古代用来计时、标位以及记述事物生长变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流”、“注”两字,表示运动变化的概念,“流注”从狭义来说,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像《诗经》中:“如川之流,丰水东注”。中医里借用“流注”指人体经络中气血的流行灌注。顾名思义,子午流注就是时空和运动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论在传统生命科学上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子午流注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起来,又通过人体的脏腑与十二经脉相配的关系预测出某脏腑经络的气血在某个时辰的盛或衰,环环相扣。按照气血的盛或衰来进行治病养生,使治病养生都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子时(23:00-1:00)胆经此时最旺盛,是胆汁新陈代谢的重要时段。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利于胆汁的顺利排泄和胆经的养护。</p><p class="ql-block">2、丑时(1:00-3:00)肝经在此时最活跃,是肝脏进行修复和排毒时刻。应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使肝脏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p><p class="ql-block">3、寅时(3:00-5:00)肺经开始活跃,人体气血由静转动,是深度睡眠的重要时段。肺脏功能较弱的人群,应避免早起活动扰动气血。</p><p class="ql-block">4、卯时(5:00-7:00)大肠经开始活动,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排出体内废物、毒素。</p><p class="ql-block">5、辰时(7:00-9:00)胃经开始旺盛,是吃早餐的最佳时间。应食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早餐,以促进胃经的活跃和脾胃的运化功能。</p><p class="ql-block">6、巳时(9:00-11:00)脾经活跃期,是脾脏进行运化和统血的重要时段。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思虑过度,以养护脾脏。</p><p class="ql-block">7、午时(11:00-13:00)心经在午时最旺盛,是养心安神的重要时刻。可适当进行午休或冥想等活动,以缓解上午的疲劳和压力。</p><p class="ql-block">8、未时(13:00-15:00)小肠经开始活跃,是小肠进行吸收的重要时段。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习。</p><p class="ql-block">9、申时(15:00-17:00)膀胱经在申时最旺盛,是排尿和毒的最佳时机。可以多喝水、勤排尿,以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p><p class="ql-block">10、酉时(17:00-19:00)肾经开始活跃,是肾脏进行藏精和调节水液代谢的重要时段。适当进行放松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p><p class="ql-block">11、戌时(19:00-21:00)心包经在戌时活动,是保护心脏和缓解压力的重要时刻。可进行散步、瑜伽等轻松的活动,以舒缓心情和放松身心。</p><p class="ql-block">12、亥时(21:00-23:00)三焦经开始活跃,是疏通经络的重要时段。应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和作息习惯,以促进身体整体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