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万千与西艺东流

冰山来客

<p class="ql-block">1月8日,有幸约到据说是,上海最难约博物馆之一,上海气象博物馆。参观的要求很严,若迟到十分钟,便取消参观资格。</p> <p class="ql-block">气象博物馆与天主教堂毗邻,穿过这个广场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来的还早,就在广场边的徐家汇书院转转,顺便办个《读者证》。</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上海博物馆像一场文化大餐,上海气象博物馆则像一个科技小灶。小灶的特点在于精致,体现在每场参观人数少,只有二十人,全程专职讲解员讲解,不时还有互动,有体验,典型的小班化教学。</p> <p class="ql-block">当时观象台大楼的外观,与现在的照片有所不同,因楼房塔楼超过地基承受能力而拆除,以铁塔代之。</p> <p class="ql-block">徐家汇观象台建于1872年,涵盖了天文、气象等学科。1882年观象台在中.西文报纸上发布天气预报。解放后,天文分设至佘山天文台、徐家汇的只司气象观测之责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门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面上有一巨大的罗盘。罗盘是航海判别方向的仪器,在观象台的门厅的大罗盘,揭示了航海与气象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我国很长时间的农耕时代,尽管也有对气象及天文的观测,总结了一些便于记忆,朗朗上口的气象谚语。但是,风刮多大,雨下多大,缺少精准的计量。但在航海时代,精确的天气预报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航海离不开气象,气象保证了航海。</p> <p class="ql-block">用于航海观测的各式单筒望远镜。</p> <p class="ql-block">气象博物馆里外滩信号塔模型,讲解员在讲述它的作用。信号塔是1884年在外滩建立的。它向过往船只提供气象警报。船只可获知风向、风力和报时等信息。它见证了一百多年来,上海气象的万千变化。</p> <p class="ql-block">气象预报不仅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而且还需有能够精确测量技术和仪器。</p> <p class="ql-block">红水温度计、毛发湿度计(以人的毛发在湿度不同情况下,弹性不同的原理制作)</p> <p class="ql-block">经纬仪</p> <p class="ql-block">气压计与温度计</p> <p class="ql-block">气压计、温度计</p> <p class="ql-block">垂直气压计</p> <p class="ql-block">菲兹罗伊气压计、温度计、风暴瓶</p> <p class="ql-block">电报机</p> <p class="ql-block">1879年,首任台长能恩斯,根据观象台测得数据,手工绘制的台风图,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台风的真容。对照现代卫星拍的台风云图,几乎一样,足见当时的测量和预报精准。</p> <p class="ql-block">气象博物馆记录的上海一百多年来,年平均气温统计表。表中可见,1990年后,上海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这是因为城市热岛效应和地球变暖的共同作用。</p> <p class="ql-block">与气象博物馆吉祥物“气象本象”同框。</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上海电视台天气预报演播厅。我们看到的电视图像,是用绿幕抠像技术合成的。</p> <p class="ql-block">每位参观者都可以体验一下,天气预报主持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与气象博物馆相距很近,走走即到的土山湾博物馆,因肇嘉浜河在此拐弯,常年河流清淤,堆土于此而得名。没想到一个土得掉渣的地方,却是中国西洋画的摇篮,博物馆里收藏着驰名中外的土山湾绘画、雕刻、印刷等展品。</p> <p class="ql-block">土山湾博物馆建在当年孤儿工艺院的旧址。这是当年土山湾工艺院的场景。一百多年前,西方的绘画艺术就这样进入上海。</p> <p class="ql-block">参加世博会展览的中国牌楼。</p> <p class="ql-block">牌楼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木雕的各种塔</p> <p class="ql-block">土山湾画馆,培养了一批油画、水彩画、雕塑、木雕等专门人才。</p> <p class="ql-block">人物画像(徐光启)</p> <p class="ql-block">学艺场景</p> <p class="ql-block">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机构设置</p> <p class="ql-block">土山湾是西洋画进入中国的原点,同时,这里也是海派文化和海派工艺的重要发源地。上海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融汇了中西方的先进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