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居住的星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环赤道及附近区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尤其是鸟类,不但种类繁多,而且色彩斑驳艳丽,令人眼花缭乱,是观鸟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如</span>南美的巴西,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等。</p> <p class="ql-block"> 带着无限的期待和热切的向往,我报名参加了由王文娟老师担任领队的东马(马来西亚分为东马和西马)拍鸟团,马来西亚的当地鸟导是孙震威老师,计划用10天的时间,从马来西亚婆罗洲首府亚庇,自西向东穿过加里曼丹岛北部的部分区域,到达沙巴州首府山打根,然后乘飞机返回国内。</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六位拍鸟老师分别从北京、成都、厦门和金华出发。于2024年9月17日凌晨在亚庇哥打京巴鲁机场汇合,第一站前往克罗克山脉公园拍鸟。</p> <p class="ql-block"> 早上7点左右,当我们到达拍鸟点时,本来应该是最佳拍鸟时间段,只可惜是由于受台风的影响,山上风雨交加。由于鸟点海拔超过1500米,气温也是十分的寒冷,本来我们都做好了对抗酷暑的准备,没想到热带气候竟然把我们整到了冰箱里,只有鸟导孙老师不穿雨衣不带雨伞,在大雨和寒风中指导我们拍摄,令我们既惊讶又感动!</p> <p class="ql-block"> 在极端恶劣的拍摄条件下,我们还是拍到了红头山鹧鸪,栗头噪鹛,加里曼丹树鹊,山柳莺,青仙鹟等一些特色鸟种!遗憾的是,重要目标鸟种:赤胸山鹧鸪没有拍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栗头噪鹛。</b>特有种。栖息于婆罗洲的高山地区,有独特的暗栗色头部、灰色身躯、鲜亮的橙色喙和银色翼纹,以其悦耳的鸣唱和大胆的行为为人所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青仙鹟。</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清新可人的小鸟。</span></p> <font color="#ed2308"><b>灰褐噪鹛。</b></font>加里曼丹岛特有种。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小斑姬鹟。</b><font color="#333333">母鸟。</font></p> <font color="#ed2308"><b>红翅鶪鹛。</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头林鹧鸪。</b>马来西亚婆罗州特有鸟种,以其醒目的红头和黑身而著称。栖息于婆罗洲的低山森林,以浆果、昆虫和小型甲壳类动物等荤食为主。</p> <p class="ql-block">母鸡带着几只小鸡出来觅食。</p> <p class="ql-block"> 从寒冷的克罗克山脉下来,我们来到了亚碧的丹绒亚路海滩。这里依然是狂风大作,不时还下起了大雨。我们拍摄了包括棕夜鷺在内的一些特色鸟种。但令人遗憾的是,眼见着斑皇鸠从头顶飞过,却没有拍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棕夜鹭。</b></p> <p class="ql-block"> 棕夜鹭幼鹭身上有各种颜色的条纹如:白色,棕色,橙色,棕色。随着它们的成长,首先就具有了黑帽。身体羽毛也一致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巽他啄木鸟。</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一种小型啄木鸟</span>,体长仅12.5至13厘米。巽他啄木鸟主要分布在巽他群岛和马来半岛。主要以树干中的虫类为食</p> <font color="#ed2308"><b>黄胸鹟莺。</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蓝颈鹦鹉。</b>蓝颈鹦鹉身形较小,头顶及颈部呈蓝色,身躯羽毛呈绿色及带有橙红色的喙。蓝颈鹦鹉个性很活跃,懂得自娱,不需给太多注意,却需要付出爱心。能模仿人语。对事物十分好奇,若提供新玩具给它,它会显得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长尾鹦鹉。</b>以水果、种子、花朵、植物嫩芽、树木嫩叶等为食。会对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由于该物种赖以生存的低地森林被人类大量采伐,该物种经历了数量快速下降的过程,因此被认定为近危物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白胸燕鶪。</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一对白</span>胸燕鶪在树枝上相互亲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褐喉食蜜鸟。</b>常栖息于各种类型的森林边缘,它们以昆虫(包括毛虫)、蜘蛛为食,也吃果实,同时采食多种植物的花蜜。</p> <font color="#ed2308"><b>三宝鸟。</b></font>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8日,可怕的台风终于过去了,我们一大早出发,前往特鲁斯马迪山,这里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鸟点,主要特色鸟种是磷背鹇和冕鹧鸪两大明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鳞背鹇。</b>罕见指数超高的鳞背鹇,是一种神秘又炫酷的雉科鸟类,婆罗洲特有物种之一。</p> <p class="ql-block"> 母的来了,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漂亮的公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白顶鹊鸲。</b><span style="color:rgb(1, 1, 1);">特有种。</span></p> <font color="#ed2308"><b>灰冠穗鹛</b></font>。 <font color="#ed2308"><b>泰氏幽鹛。</b></font> <font color="#ed2308"><b>婆罗洲蓝仙鹟。</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本南白喉褐冠鹎。</b></p> <p class="ql-block"> 一只本南白喉褐冠鹎的亲鸟,叼来虫子喂小鸟。看上去小鸟已经跟亲鸟长得一样大了。</p> <font color="#ed2308"><b>加里啸鹟。</b></font>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婆罗洲黑冠幽鹛。</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特有种</font> <font color="#ed2308"><b>绿翅金鸠。</b></font>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特氏太阳鸟。</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特有种,可惜没有拍到雄鸟。</font>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山拟啄木鸟。</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特有种,</font>栖息于婆罗洲山区的山地和亚山地森林及其边缘,以果实为主食,同时捕食各类昆虫。 <font color="#ed2308"><b>蓝歌鸲。</b></font>蓝歌鸲清新可人,鸣声婉转动听。 蓝歌鸲为地栖性,喜在林下地面和灌丛中活动觅食。性隐匿。主食各种昆虫, 是一种农林益鸟。 <p class="ql-block"> 据孙导说,这里的冕鹧鸪多到五六十只,可以拍到你手抽筋为止。但是我们在这个鸟点我们守了一整天,最终也没有等到冕鹧鸪出现。只能留下遗憾,悻悻的离开了特鲁斯马迪山,前往神山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 在行车途中,孙导找到了稀有鸟种:白额小隼,在一个枯树枝上就站了5只。</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白额小隼</b><font color="#333333" style="">。特有种。小隼是世界上最小的猛禽,还跟一只麻雀差不多,但性情凶猛,</font>常独居或成群出现,以昆虫为主食,如蜻蜓、蜜蜂和蝉,也捕捉其小鸟。</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9、20日,这两天我们都在神山国家公园拍鸟。</p><p class="ql-block"> 神山最高海拔4000多米,巨大的海拔高差,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这里的鸟类品种也很多,有360多种。</p><p class="ql-block"> 9月19日,天气晴朗,我们顺利拍到了黑喉阔嘴鸟,灰胸咬鹃,黑胁啄花鸟,婆罗洲燕尾等神山特有种。</p><p class="ql-block"> 9月20日,天气转阴,并有阵雨,但是我们仍然收获了埃氏地鸫,岛鸫,婆罗洲绿鹊,裸头噪鹛等鸟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黑喉绿阔嘴鸟!</b>马来西亚神山的特有鸟种之一,数量极为稀少,由于该鸟的身体颜色与与树叶完全一致的绿色,因此寻找难度极大!孙老师首先找到一个鸟窝,有一只母鸟正躲在里面孵蛋,然后守卫在旁边等公鸟来喂食的时候才顺利拍到!</p> <p class="ql-block"> 该鸟体重约150克,与麻雀大小差不多,主要以植物果实为食。也吃昆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灰胸咬鹃!</b>加里曼丹岛特有种,最漂亮的一种咬鹃科的鸟,最大特点是羽色艳丽,腹部鲜红至黄色,胸和上体色深,它们生存在热带的树林里,以果实或昆虫为食,多在枯朽树木的树洞中做巢!</p> <font color="#ed2308"><b>加里曼丹树鹊。</b></font>婆罗洲特有种,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声音活跃于山地森林,是其分布范围内唯一的树鹊种类。 <font color="#ed2308"><b>洋燕。</b></font>常见于东南亚热带地区和南太平洋岛屿。其特征为背部呈虹彩蓝,与家燕相比,其尾部较短且不延长,体型较小。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婆罗洲燕尾。</b><font color="#333333" style="">我看不出与白冠燕尾有什么区别</font><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黑胁啄花鸟。</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特有种</span>,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雄鸟拥有闪亮的蓝黑色背部和醒目的红色喉部。</p>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婆罗洲绿鹊。</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特有种,</font>一身浓妆艳抹的打扮,身披草绿色羽衣,配一件栗色的短裙,黑色的眼睛、白色的眼圈和橙色的眼眶,配上粗大的黑色眉毛,鲜艳的红色大嘴和双脚,极为醒目,主要以昆虫为食。仅分布于马来西亚的婆罗洲,面临栖息地被不断侵蚀的困境,因羽色鲜艳,常被盗猎作为笼养鸟。 <p class="ql-block"> 这只婆罗洲绿鹊在我们面前进行了一番表演。</p> <b><font color="#ed2308">小鹃鸠。</font></b>广布并常见于东南亚的亚高山森林,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中,在森林中栖息觅食,也常常群起掠食附近稻田。 <font color="#ed2308"><b>金枕拟啄木鸟。</b></font>主要分布于印度和东南亚。栖息于中低山的常绿阔叶林中茂密的乔木上,常单独活动。主食多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和花,也吃昆虫。 <font color="#ed2308"><b>黑冠绣眼鸟。</b></font>通过其独特的宽幅白色眼圈、烟熏黑色额头和面部前方,以及橄榄绿的背部颜色,可与其它绣眼鸟区分开来。 <font color="#ed2308"><b>埃氏地鸫。</b></font>以英国殖民管理员兼动物学家Alfred Hart Everett的名字命名。仅分布于婆罗洲北部高山地区,属于罕见而令人向往的物种,因其羞涩而难得一见。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1日,我们凌晨4:30退房,一大早出发,前往特鲁必镇。我们坐着当地村民的拖拉机,颠簸半个小时,然后爬山40分钟,终于到达了加里曼丹孔雀雉的拍摄点,这个点位每人需要交1000马币的费用,可见这个鸟的珍稀程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加里曼丹孔雀雉。</b>可能是最稀有且最少被了解的孔雀雉。特有种。栖息于婆罗洲的低地森林,拥有独特的蓝绿色金属光泽的侧胸羽毛,以及纯白的喉部和中央上胸部。雄鸟具有醒目的淡蓝色虹膜和红色裸露皮肤环绕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 因持续的栖息地丧失、种群数量少和分布范围有限,加里曼丹孔雀雉面临严重威胁,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的红色名录。</p> <font color="#ed2308"><b>锈色雅鹛。</b></font> <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左右,回到镇上的驻地,我一刻也没有休息,放下行李以后就在周边拍鸟,收获了爪哇八哥,亚洲辉椋鸟,绿翅雀鹎,黄腹花蜜鸟等一些常见品种。</p> <font color="#ed2308"><b>爪哇八哥。</b></font> <font color="#ed2308"><b>亚洲辉椋鸟。</b></font>全身黑绿色,在阳光下带有明显墨绿色闪亮光泽。群居性,成数只至数十只的小群停栖在较高建筑物的屋顶,成群觅食於都市内的公园或行道树上。 <b><font color="#ed2308">黑翅雀鹎。</font></b>羽毛色彩独特,以橄榄绿色为主,翼上点缀着黑白条纹,仿佛是大自然的艺术作品。而且,黑翅雀鹎一年会换羽两次,不同亚种之间的羽色也会有所变化,这使得它们更加神秘和多彩。 <font color="#ed2308"><b>黄腹花蜜鸟。</b></font>一种小巧而活跃的太阳鸟,主要在森林边缘、公园和花园中活动。它们在大多数地区都是东南亚最常见的城市太阳鸟之一。 <p class="ql-block"> 这只黄腹花蜜鸟在吃完花蜜以后,反复地在电线上摩擦自己的嘴巴。</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2日,今天还是前往昨天的村庄,照样坐上村民的拖拉机,不过今天的路途更加遥远,山路也更加陡峭。我们在鸟点守候了一个上午,在几乎绝望的时候,中午11:30左右,超高颜值的蓝斑八色鸫终于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蓝斑八色鸫!</b>所谓八色鸫都是色彩艳丽的鸫科鸟类。蓝斑八色鸫体型小巧,以其独特的外观著称,拥有鲜艳的红色腹部,胸前有一条天蓝光泽色带如同项链。仅分布于加里曼丹岛的少数热带雨林中,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性情羞涩,难得一见!</p> <p class="ql-block">一只蓝斑八色鸫正在觅食。</p> <font color="#ed2308"><b>红眼褐鹎。</b></font> <font color="#ed2308"><b>斑扇尾鹟。</b></font> <p class="ql-block"> 顺利拍到了蓝斑八色鸫,大家都开心异常,午饭后马不停蹄的前往京河生态基地拍摄。</p> <p class="ql-block"> 京河:坐落于马来西亚的沙巴州,长560千米,为沙巴州的第一长河,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河,绵延的河流滋养着广阔的热带原始雨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我们分别在清早和下午乘游船进行拍摄,而每次出行,都能见到不同的鸟种和生物。</p> <p class="ql-block"> 9月22日下午我们4点左右出发,小船沿着京河缓缓前行,拍到了黑腹蛇鹈,栗鸢,冠斑犀鸟,绉盔犀鸟,鹳嘴翡翠等鸟种。</p> <font color="#ed2308"><b>黑腹蛇鹈。</b></font>名字带蛇却不吃蛇的奇鸟,它们的脖子特别灵活,能弯成“S”形,分布于印度、东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及巽他群岛。栖息于湖泊及大型河流的净水段。善于潜水,用嘴当鱼叉叉鱼。游泳时,除头部和颈露在水面外,几乎全身潜入水中,像蛇一样左右摆动身体。黑腹蛇鹈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物种。 <font color="#ed2308"><b>栗鸢。</b></font> <font color="#ed2308"><b>皱盔犀鸟。</b></font>体长约1米,嘴粗大,黄色,上嘴基部有一长形而扁平的盔突,其上有隆起的雏褶,形成皱盔。皱盔犀鸟主要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飞翔时显得较笨重,很远即能听见振翅声响。主要以植物果实为食,也吃树蛙、蝙蝠、蜥蜴等动物性食物。 <font color="#ed2308"><b>冠斑犀鸟。</b></font>一种中等体型的犀鸟,总长55–60厘米。全身大部分为黑色,头、背和两翅具金属绿色光泽,雄鸟拥有较大的盔状额突,前部呈刀片状突出。喜较开阔的森林及林缘,振翅飞行或滑翔在树间。喜食昆虫和果实,尤其喜食核果、浆果等。 <b><font color="#ed2308">鹳嘴翡翠!</font></b>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国内只有云南腾冲地区才能偶而见到!凡是称为翡翠的鸟都具有很高的颜值,鹳嘴翡翠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有一个鲜红色巨大的嘴,形似鹳嘴 。常躲藏在树丛之中,站在水边树枝上注视着水面,当发现食物时,则扎入水中捕捉鱼、虾为食,也吃蜥蜴、鼠类、蛙、蛇、蝗虫和蚂蚱等。 <p class="ql-block"> 9月23日,我们全天都在京河乘游船拍摄,中午的时候。我在驻地附近拍摄了栗腹文鸟,朱背啄花鸟。凤头犀鸟,蓝耳拟啄木鸟,绒额䴓,灰缝叶莺等鸟种。</p>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凤头犀鸟。</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一种</font><font color="#333333">体小(74厘米)的褐色犀鸟。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南部及东南亚</font>。但由于栖息地丧失,种群处于下降趋势。 凤头犀鸟群居时极为喧闹,发出类似鸥鸟的高音合唱。 <font color="#ed2308"><b>白冠犀鸟。</b></font>一种大型鸟类,身长83-102厘米,重1.3-1.5公斤,因突出的白色冠羽而闻名。分布在马来半岛、苏门塔腊及婆罗洲,栖息在海拔低的雨林中,以各种水果、蜥蜴、昆虫以及幼虫为食。白冠犀鸟所依赖的森林栖息地近年来大幅减少,在2018年的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br> <font color="#ed2308"><b>马来犀鸟,</b></font>为马来西亚的国鸟。体长可达90厘米,雄鸟体重可达3千克。黑色的体羽,搭配白色大腿与腹部,巨大而醒目的橙红色喙部和盔状突起,并向后弯曲,是其最引人注目的标志。 马来犀鸟广泛分布于马来半岛、大巽他群岛的热带雨林地带。主要以果实为主食,特别偏爱无花果;偶尔也捕食蜥蜴、树蛙和鸟蛋。 <font color="#ed2308"><b>灰头渔雕。</b></font> <font color="#ed2308"><b>凤头鹰。</b></font> <font color="#ed2308"><b> 蛇雕。</b></font>主要以各种蛇类为食。<br> <font color="#ed2308"><b>白腹海雕。</b></font>一种中型猛禽,栖息于海岸、水边树上或岩石上。在高空中翱翔或滑翔时甚优雅,飞行时两翼呈一角度,振翅缓慢有力。俯冲入水捕捉水面鱼类。 <font color="#ed2308"><b>苔巢金丝燕</b></font>。苔巢金丝燕具有回声定位能力,苔巢金丝燕常在森林和水道上空成群飞翔,偏好在原始森林中的洞穴附近觅食,活动高度较低。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进行了夜拍。拍到了马来渔鸮,鹰鸮,蓝耳翠鸟等鸟种。</p> <font color="#ed2308"><b>凤头鹰雕。</b></font>大型森林猛禽,体长68厘米。主要栖息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次生林等各种森林类型中,留鸟。常单独活动,性机警。喜欢栖息在紧靠森林边、四周较开阔的大树树冠顶部最高的枯枝上,以便有一个好的视野。主要以野兔、野鸡和鼠类等为食。分布于东南亚和中国。 <b><font color="#ed2308">蓝耳翠鸟。</font></b>雄鸟头部和颈部呈超群的钴蓝色,个头比普通翠鸟略小,眼后有蓝色耳斑;背部为亮丽的蓝色,而非绿色;在中国极为罕见。蓝耳翠鸟居住在森林中被良好遮蔽的水道附近,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和昆虫为食。 <font color="#ed2308"><b>马来渔鸮。</b></font>大型橙褐色的猫头鹰,具有显著的“耳羽”和明亮的黄色眼睛。分布于东南亚至爪哇岛和婆罗洲,活跃于热带森林和湿地。日间隐蔽,黄昏和夜间活跃,常在开阔的水边树枝、河岸甚至码头上栖息。以鱼类为主食,也吃蛙类、小型哺乳动物等等。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鹰鸮。</b>分布于亚洲东部至南部,多栖息于靠近水源的稠密林中。夜行性,黄昏或夜晚活动。食物以昆虫为主,也食蛙类、蜥蜴、小鸟、鼠类等。</p> <font color="#ed2308"><b>绒额䴓。</b></font> <font color="#ed2308"><b>黑耳拟啄木鸟。</b></font> <font color="#ed2308"><b>灰缝叶莺。</b></font> <b><font color="#ed2308">朱背啄花鸟。</font></b> <p class="ql-block"> 9月24日,上午我们继续在京河进行游船拍摄,下午结束了在京河的生态考察拍摄之旅,前往最后一站:山打根的西必洛雨林探索中心(RDC)。我在京河没有拍到盔犀鸟,<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盔犀鸟的头盖骨制成各种工艺品,价值远超黄金,因此遭到大量盗猎者捕杀,目前已是</span>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种,这也我整个行程当中留下来最大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5日、26日,两个整天,我们都在山打根的西必洛雨林探索中心(RDC)拍摄。这是在城市开发过程当中专门保存下来的一个热带雨林公园。离市区约16千米。公园里建设了数百米长的钢架林冠走廊,并配套建设了许多服务设施,为拍摄鸟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要拍一些高光鸟就要到森林茂密的丛林。</p> <p class="ql-block"> 热带雨林中的拍摄过程相当艰苦,天气闷热难当,蚊虫、蚂蝗也很多,我整天在热带雨林中拍摄,中午不回去吃饭和午休,一天步行3万多步,所以拍到的鸟种也比其他团员要多。</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西比洛拍到了黑头八色鸫、紫顶咬鹃、棕背三趾翠鸟、华氏鹰雕、粟领翠鸟、黄颈斑啄木鸟、灰黄啄木鸟、大灰啄木鸟、紫颊直嘴太阳鸟等珍稀鸟种。但由于季节、天气及运气等多种原因,<span style="font-size:18px;">棘头鵙,绿胸八色鸫,带斑阔嘴鸟等一批高光鸟种没有拍到。现在到西比洛的游客越来越多,对鸟类的干扰也越来越大,所以这里的鸟况可能会一年比一年差!</span></p> <b><font color="#ed2308">黑头八色鸫。</font></b>其令人惊叹的色彩而著称。生活在低地热带雨林中,偏好阴暗潮湿的环境,觅食于密集的灌木丛中,因此拍摄难度较大。主要以昆虫、蜘蛛和小型蜗牛为食! <font color="#ed2308"><b>沙巴树鹧鸪。</b></font>是雉科、鹧鸪属的一种树栖鸟类。体长26-32厘米。是中等体型的树鹧鸪,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年4月13日——近危(NT)。 <p class="ql-block"> 这只沙巴树鹧鸪一点也不怕人,专心在地上觅食,好像根本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他们以小群觅食。它们的食物包括种子、浆果和白蚁。</p> <font color="#ed2308"><b>灰黄啄木鸟。</b></font>小型、体态丰满的啄木鸟。分布于马来半岛和大巽他群岛。其显著特征为头部大型锥形顶冠,上身黑色与白色相间的斑点,雄鸟的前额和顶冠前部呈红色,而雌鸟则为灰色。 灰黄啄木鸟的雌鸟。 <font color="#ed2308"><b>白腹黑啄木鸟。</b></font>中型鸟类,体长43-46厘米,头顶具长的红色羽冠,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及落叶阔叶林中,多在高大乔木的中、上部活动和觅食,主要以蚁类和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font color="#ed2308"><b>棕啄木鸟。</b></font>小型鸟类,体长8-9厘米。额金黄色上体为棕色和橄榄绿色混杂状,下体全为暗棕色。尾较短,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林地,以蚂蚁和各种昆虫为食。 <p class="ql-block"> 这只棕啄木鸟正在使劲干饭!</p>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黄颈斑啄木鸟。</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一种</font>小型啄木鸟。以其独特的黄颈条纹和无冠羽的头部而著称。广泛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婆罗洲等地,栖息于低地和山脚地带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以蚂蚁和白蚁为主食,会采用觅食技巧,包括掠食、探查和啄食枯木。 <p class="ql-block"> 森林中腐烂的树枝,里面会有很多虫子,是啄木鸟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p> <font color="#ed2308"><b>栗啄木鸟。</b></font> <font color="#ed2308"><b>红翅绿背啄木鸟。</b></font>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大灰啄木鸟。</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世界上最大的</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啄木鸟</font>,体长约51厘米,通体石板灰色,喉皮黄色。大灰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以蚁类和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大灰啄木鸟在过去20年因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导致种群快速下降,被列为易危物种。 <font color="#ed2308"><b>赤须夜蜂虎。</b></font>以其独特的绿色体羽、红色顶冠和喉部以及黄色尾下为特征,羽色漂亮。所谓蜂虎,主要指以各类蜂类等昆虫为食的一种鸟类,食物包括黄蜂、大黄蜂、蜜蜂、木蜂、蝉、甲虫、蟋蟀和蚂蚁等。 <font color="#ed2308"><b>紫顶咬鹃</b></font>。雄鸟拥有醒目的深红下体,黑色头部,以及粉红色颈背,羽色漂亮。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热带雨林。常活动于森林中间层。其食物包括昆虫及果实。数量稀少,近危物种! <font color="#ed2308"><b>黑黄阔嘴鸟。</b></font>一种小型阔嘴,羽色鲜艳,拥有黑色头部、上体,白色颈圈,黄色背部条纹,以及粉红色至黄色的腹部。广泛分布于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地的低地森林中。以昆虫为主食,偶尔摄取小型软体动物和果实。由于严重的栖息地破坏,目前被列为近危物种。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黑斑犀鸟。</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分布于东南亚一带。</font>栖息于低海拔原始常绿森林。以大型富含油脂的果实为主食,偶尔捕食小型动物,包括昆虫、蝙蝠和鸟蛋。飞行能力较强,能够持续飞行数小时。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栗领翡翠。</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特有种。</font>法僧目的中型翠鸟,体长约22厘米,体重60-90克。雄鸟拥有醒目的绿色冠羽和黑色眼纹。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主要栖息在低地森林和山地森林。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昆虫、蜘蛛、蝎子和蜗牛,偶尔捕食小鱼、蛇和蜥蜴。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觅猎物。 <font color="#ed2308"><b>小绿叶鹎。</b></font> <font color="#ed2308"><b>华氏鹰雕。</b></font>活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婆罗洲的热带低地森林。以英国自然学家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命名,其体长约46厘米,体重介于500至610克,为世界上最小的鹰之一。 <p class="ql-block"> 华氏鹰雕具有典型的小型鹰雕特征,站立时可见竖立的黑色小冠羽,顶端白色。栖息于低地常绿和半常绿森林。狩猎时可能在森林内部或边缘静候,捕食鸟类、蝙蝠、松鼠、鼠类、蜥蜴和蛇等。这只华氏鹰雕正在育雏。</p> <font color="#ed2308"><b>黑喉黄鹂。</b></font>栖息于常绿原始森林和高大的次生林的高树。通常在树冠至中层活动。食物包括浆果、果实、昆虫。 <font color="#ed2308"><b>棕胸地鹃。</b></font>能在树丛间灵活攀爬,犹如松鼠般活跃在密集植被中蠕动,寻找树上的毛虫;在中间层觅食。 <font color="#ed2308"><b>婆罗洲啄花鸟。</b></font>色彩鲜艳的小型鸟类,分布于婆罗洲,特有种,常见于低地森林及山麓地带的森林边缘。 <font color="#ed2308"><b>黄腰太阳鸟。</b></font> <font color="#ed2308"><b>厚嘴捕蛛鸟!</b></font>所谓捕蛛鸟,就是善于捕捉蜘蛛等昆虫的一种小鸟,与其他捕蛛鸟相比,厚嘴捕蛛鸟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粗大的喙和独特的叫声,捕蛛鸟除了捕食昆虫,其实也喜欢吸食花蜜。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7日,今天是返程的日子。早上我到宾馆附近拍摄了绿皇鸠,栗腹文鸟,黑翅雀鹎等鸟类,上午10点从宾馆打的出发,前往三打根机场.,准备乘坐12:30从山打根到亚庇的亚航航班,没想到由于航空公司方面机票超售,我无法登上这架飞机,只好转乘下午16:30的航班,晚上再在亚庇住一晚。</p> <font color="#ed2308"><b>绿皇鸠。</b></font>栖息于平原、河谷和丘陵地带的阔叶林和次生林中,也出现于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及榕树和橄榄树上。常单个或成对活动,冬天也成群活动。主要以榕果等植物果实为食。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8日早上,孙老师带我再次来到了丹绒亚路海滨公园,拍摄到了瓜哇文鸟和白领翡翠等鸟种。但遗憾的是再次与斑皇鸠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 下午14点左右,孙老师把我送到亚庇哥打京巴鲁机场,乘坐下午16点的航班,晚上8:30抵达杭州萧山机场,晚上11点顺利回家。</p> <font color="#ed2308"><b>栗腹文鸟。</b></font> <font color="#ed2308"><b>爪哇文鸟。</b></font>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巴厘岛,在全世界被养殖作为宠鸟,人工培育的品种有白文鸟、驼文鸟和樱文鸟等品种。由于栖息地开发,以及经常被设陷阱捕捉作宠物鸟类贸易,野生爪哇禾雀在原生地数目下降。 <p class="ql-block"> 爪哇文鸟一般生活于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丛的空旷林地、也见于耕地、花园、城郊的村镇以及活动于稻田或甘蔗田、树林或灌木丛中。主要以禾本科和其他草类的种子为食,偶尔也吃昆虫。这只文鸟正在收集做窝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白领翡翠。</b>是一种蓝白色翡翠鸟,性孤独,常单独活动,多栖于树顶枯枝上。主要以鱼类、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动物为食。</p> <p class="ql-block"> 王文娟老师带领的东马拍鸟团全体成员,在神山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本次行程的当地专业资深鸟导是孙震威老师,他是马来西亚的华人,熟练掌握英语,马来语和汉语三种语言。孙老师不但知识面广,野外带队经验丰富,而且责任心非常强!回国以后,不管我有什么样的问题,询问孙老师,他总是耐心地给我解释,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非常感谢孙老师的指导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行程当中,我拍摄到了175个鸟种!尽管但由于受天气及运气方面的原因,有许多目标鸟种没有拍到,但也基本达到了拍摄目标,非常感谢王老师、孙老师的耐心指导及团员的支配和配合!</p> <p class="ql-block"> 如果您对本次行程中的加里曼丹岛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感兴趣,请观看我的另一个美篇:《探秘加里曼丹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