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一种青菜在蔬菜家族中是不起眼的。刚入口有点微苦,当咽下去后才有点甘甜。正是她与众不同的味道,使我记忆犹新。这种回味后才觉得甘甜的青菜伴随着我近半个世纪。她就是名不见经传的"芥菜"。</p> <p class="ql-block">我生长在乡下,从我记事起她的"形象"在脑海中挥抹不去。芥菜很"贱",很好栽种,只要给点水施些农家肥,任其生长,不要特别"关照”,害虫见到她也退避三分。自生自长,上沐浴露下植田土。当年我们农家人每到立冬前后,都会在屋边零地,以及"冬闲地"里大面积栽种。这可是我们农家人一年中的当家菜。芥菜到了春节前后,已经长高了,等到来年的开春,芥菜就开始抽高了,她正是制作"糟菜"的好时期,每家每户的屋檐下,天井边都挂满了芥菜。把她腌制起来,可以吃到一整年。嫩叶的芥菜新鲜吃,那年头,粮食不多,尤其是到了"春尾“,芥菜煮粥,便是我们农家人常见的食物。有道是"三月日子长,芥菜填腹肠"。腌起来的糟菜更是我们农家人一年四季餐桌上必备的下饭菜。即使生活好一些,也要节俭过日子。</p> <p class="ql-block">改开后,生活逐步提高,告别了芥菜半当饭的日子,也告别了糟菜渡时日的历史。但是芥菜回味的甘甜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正是芥菜的微苦,使我们更懂得"田间若有名利路,牧童何须苦读书"的道理。那年头,我们奋力于田间劳作的同时,挑灯夜读,迎来了一九七七年恢复的高考,像芥菜一样,苦尽甘来。她的微苦和顽强的生命力激励着我们这一代吃半辈子芥菜的农家子弟。</p><p class="ql-block">芥菜在蔬菜中虽比不上高档时菜,但是在我们农家人眼里那青青绿绿的叶子"写"满了乡愁。每年清明节的"清明粿"的馅儿少不了她的身影。经过晒干,揉,搓,去掉苦味,再与芝麻,猪油,红糖掺揉在一起,便是我们西乡一带有名的菜尾馅的清明粿,这种独有的清明粿一直沿袭到今天。有道是"吃一箅清明粿,还不知道芥菜在哪里"。</p><p class="ql-block">芥菜的顽强生命力,还是我们乡下人崇尚的对象。在过去,春节前夕,女儿都要带去一些礼物看望久违的父母,这时她的双亲除了准备回赠女儿的心意外,还特地拔两三棵带根的芥菜,寓意女儿一家大大小小平平安安,象芥菜那样无惧环境的恶劣,茁壮成长。不仅如此,每年的大年除夕年夜饭,大人都会上一道没有任何调料的"炒芥菜",一家大小都要先尝一口,也算是忆苦思甜吧。</p><p class="ql-block">芥菜青青,她生长在田间地头,自长自生。铭刻在我们农家人的一代又代记忆中。</p><p class="ql-block">碧绿如玉立田头,苦尽甘来叶叶中。严霜覆压何所惧,不羡腊梅自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