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助力 蓄力前行—“国培计划(2024)”—中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项目(三亚、文昌市帮扶团队研修)

云春雨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国培计划(2024)”——中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项目(三亚、文昌市帮扶团队研修)第二次集中培训,于2025年1月11日在海南师范大学国教院101室如期而至。来自三亚、文昌帮扶市县项目校的100余名教师齐聚一堂,开启了为期两天半的培训之旅。本次培训是为促进帮扶团队更新教育新理念,学习掌握培训方法,充分发挥培训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一对一”精准帮扶,为下一步送培进校奠定基础。</p> 专家介绍 <p class="ql-block">陈文华:正高级教师,海南省小学品德特级教师、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D类人才、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骨干教师指导专家、海南省中小学优秀科研主管、“国培计划”省级品德学科首席专家、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家库成员,曾多次荣获“海口市优秀班主任”、“海口市优秀辅导员”“海口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海口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李晶晶: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首批物理学科教育培训专家,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理事,海南省科协委员,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项目十多项,在《教育科学研究》《物理教师》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参与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命题、中国科普所全国青少年科学素养调查命题、2019年沪科版高中物理教材编写等工作。做国培、省培各类教师培训指导讲座30多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专家讲座 <p class="ql-block">  上午由来自海口市第十一小学陈文华老师主讲。陈老师以《携手共进同发展,结对帮扶促提升——国培计划“一对一”精准实施策略》为题,从解读政策,领会精神;集中培训,互帮互助;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拓宽渠道,夯实内容;搭建桥梁,双向奔赴;执手相持,共同发展等六个方面细致地分享了海口市第十一小学帮扶临高县加来中心学校三年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强调精准帮扶应做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做到“四心”,即诚心接受帮扶任务,热心给予帮助扶持,全心做好示范指导,精心组织有效实施。</p> <p class="ql-block"> 随后,陈老师展示了帮扶中“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同课异构”“听取汇报”“阅读资料”“座谈调研”“课堂诊断”“送教送训”“参观校园”“工作坊研训活动”等方面的过程性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  最后,陈老师结合自身专业成长,分享了题为《立德树人守初心 铸魂育才担使命》专题讲座,引导老师们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专业人生过得更有意义?提倡大家从我的专业主张,我的专业目标,我的专业生活进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着重于读书、交流、实践、思考中提升自己,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这条漫长而光辉的道路上,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唯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方能迎接未来的各种变化与需求。</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海南师范大学李晶晶教授的一场关于《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的精彩讲座,这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大家的视野,更让我们对课例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李教授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为我们详细阐述了课例研究的意义、方法、步骤、类型、撰写和价值,使参训教师对课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李教授在讲座中通过分享多个课例研究案例,展示了课例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显著成效。这些案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课例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也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尝试运用课例研究方法,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讲座,我们深刻体会到课例研究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应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课例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进教学的平台。</p> 研修日志 <p class="ql-block">  领悟结对帮扶精髓,共谋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今日,我有幸聆听了陈文华老师关于《携手共进同发展,结对帮扶促提升》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内容深刻,见解独到,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契机与深刻的思考空间。以下是我对讲座内容的学习总结:</p><p class="ql-block"> 一、政策解读,精神实质领悟</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对结对帮扶政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使我深刻理解到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及深远意义。通过老师的剖析,我认识到结对帮扶在促进区域均衡、提升整体实力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 二、集中培训,强化互帮互学</p><p class="ql-block"> 讲座中,陈老师强调了集中培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通过培训实现互帮互学的有效策略。我认识到,集中培训能迅速提升参与者的业务能力,同时,互帮互学的氛围能激发团队活力,推动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p><p class="ql-block"> 三、领导重视,组织体系完善</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指出,领导层的重视是结对帮扶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石。通过分享成功案例,我深刻体会到领导层在组织、协调、推动方面的关键作用。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是确保帮扶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p><p class="ql-block"> 四、拓宽渠道,丰富帮扶内容</p><p class="ql-block"> 讲座中,陈老师着重讲解了拓宽帮扶渠道、丰富帮扶内容的方法。我了解到,通过多元化渠道和丰富的内容设计,可以更有效地满足帮扶对象的需求,提升帮扶效果。这为我后续参与帮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五、搭建桥梁,实现双向互动</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强调了搭建桥梁的重要性,即实现帮扶双方的有效沟通和协作。通过双向奔赴的方式,可以确保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认识到,在帮扶过程中,既要关注帮扶对象的实际需求,也要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形成双向互动、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p><p class="ql-block"> 六、携手共进,共谋发展愿景</p><p class="ql-block"> 讲座最后,陈老师提出了“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的愿景。我深感这一愿景彰显了结对帮扶工作的核心价值和长远目标。通过共同努力、携手前行,我们可以实现帮扶双方的共同发展和提升,为社会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总之,此次讲座让我收获颇丰。我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融入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推动结对帮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昌市树芳小学 何迎春)</span></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1日,“国培计划”中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项目第二次集中培训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上午,陈文华老师带来两场精彩讲座:《携手共进同发展,结对帮扶促提升——“国培计划”一对一精准帮扶实施策略》与《立德树人守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于我而言,它们恰似及时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携手共进同发展,结对帮扶促提升——“国培计划”一对一精准帮扶实施策略》讲座里,陈老师分享的策略极具实操性,从教学资源的互通有无,到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指导,条条都为提升教育质量点亮明灯。这让我领悟到,帮扶并非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助力薄弱地区教育升级的同时,我们自身也能在其中反思沉淀、收获进步。</p><p class="ql-block"> 在讲座《立德树人守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里,我汲取到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斗志昂扬,坚信再难的关卡也无法阻挡我迈向理想的步伐,成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会把所学所思化作行动,在帮扶中与同仁分享经验,怀着对教育的热忱与责任,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添砖加瓦。(文昌市文城中心小学 吴娇芳)</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中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项目第二次集中培训,收获颇丰,心灵仿佛经历了一场知识与智慧的洗礼。 上午,陈文华老师宛如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者,为我们带来两场极具启发性的精彩讲座。在《携手共进同发展,结对帮扶促提升——“国培计划”一对一精准帮扶实施策略》中,陈老师深入剖析了帮扶项目的核心要点,通过列举大量生动且贴合实际的案例,让我清晰地认识到精准帮扶并非简单的资源输送,而是一场需要精心策划、深度协作的教育变革之旅。每一个策略都如同搭建教育桥梁的基石,为我们后续在帮扶工作中如何精准发力指明了方向。紧接着的《立德树人守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讲座,更是将我们引入了教育的精神内核。陈老师以慷慨激昂又饱含深情的话语,强调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塑造与灵魂的雕琢。这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初心,提醒着我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以爱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每一个学生的精彩未来。如果说上午是理念与思想的深度启迪,那么下午李晶晶老师的《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则是一场实操性满满的盛宴。李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本复杂的课例研究流程拆解成一个个清晰的步骤。从课例的选择,到观察点的确定,再到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每个环节都结合了具体的课例进行详细讲解,让我这个原本对课例研究略感迷茫的人,瞬间拨云见日。我深刻认识到课例研究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今天的培训,让我在教育理念、帮扶策略以及教学研究方法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期待在“国培计划”的引领下,能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与众多教育同仁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教育的美好篇章 。(文昌市第五小学 符志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