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再回五斗江 </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调离五斗江乡已经十六年了,岁月匆匆而过。在这个岁末年初,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激动,再次踏上前往五斗江的路途,去赴一场乡村村晚的盛会,也去寻觅那些深藏心底的往昔记忆。</p><p class="ql-block"> 十八年前,我初到五斗江,那时的我正值年轻力壮之时,怀揣着对五斗江的热忱与对未知的好奇。五斗江,这个在红色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斗争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地方,因“七送红军五斗江”而名扬四方,又因红军司令朱德亲自指挥作战的五斗江大捷而被后人铭记。在这里,我度过了一年零四个月的难忘日夜,与那里的山山水水、淳朴乡亲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忆中的五斗江,山水如画。那山,连绵起伏,苍翠欲滴,像是大自然用最浓烈的绿意泼洒出的杰作。山间云雾缭绕,仿若仙境,山风轻拂,带来阵阵松涛声,让人心旷神怡。那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夏日里,我有时与同事们一同在河边游泳,河水的清凉驱散了酷暑的炎热,也带走了工作的疲惫。如今,再次踏入这片土地,那山依旧巍峨,那水依旧灵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 </p><p class="ql-block"> 村晚的场地搭建在新修建的五斗江红军渡口的广场上,四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四里八乡的乡亲们早早地聚在这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穿梭在人群中,寻找着那些熟悉的面孔。终于,我看到了许多老熟人,有老书记刚斌书记,蓝志书记,有老同事先榴主席,开民主任等人,他们每个人都依旧精神矍铄,只是鬓角多了些许白发。刚斌书记看到我,眼睛一亮,快步走上前来,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我心中一暖,一股暖流在心底涌动。刚斌书记热情的向我介绍这些年乡村里的变化。他说,得益于当前的惠民好政策,乡村里的路修得更宽更平了,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听着他的讲述,我为五斗江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 </p><p class="ql-block"> 村晚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舞台上,乡亲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精彩纷呈,有充满地方特色的歌舞,舞者们身姿曼妙,舞步轻盈,将五斗江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车坳村乡亲们自创的客家山歌小品,节目全由村民自编自演自弹自唱,引得观众们笑声连连。特别是五斗江长征英烈小学的鼓号队,精神抖擞步调一致,音调统一演奏少年先锋队队歌与十送红军曲调,让人赞不绝口。我看着这些节目,心中感慨万千。如今欣逢盛世,乡村群众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五斗江乡因势利导举办一场盛大的村晚振奋人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乡的眷恋。在村晚的广场上,举目远眺,可见远处的山岗上已经新维修了五斗江战役大捷的旧址,那里引来了许多的游客参观与学习,是五斗江的一个新的景点。我独自漫步在红军渡口。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傍晚,我独自一人坐在乡政府的院子里,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满是对家庭的想念。是五斗江的山水抚慰了我的心灵 。如今,十六年过去了,可五斗江依旧是我心灵的港湾,是我永远的第二故乡。 </p><p class="ql-block"> 村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乡亲们依依不舍地散去。我再一次回到五斗江乡政府大院,站在大楼门口,远望着那片熟悉的山水,心中满是激动之情。十六年,时光改变了五斗江的乡村面貌与我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五斗江,我亲爱的第二故乡,我会带着你的美好回忆,继续前行。真难忘那山,那水,那份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