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中國旅游第一人徐霞客</span></p><p class="ql-block"> 徐霞客 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代人,他自费旅行一生,用双足丈量了祖国的山川,对地理.自然.人文等重大发掘,他的数十篇《游记》,为后人研究地理科学提供了可靠资料,伟大的游记文学家、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被誉为“千古奇人”。</p><p class="ql-block"> 近日,美篇寻探圈推出纪念他诞辰438周年(公元1587年1月5日),弘扬徐霞精神,寻找徐霞客去过的景点和美友踏着徐霞客足迹游过的景点活动。作者积极参加,获得好收获。</p> <p class="ql-block"> 1586年,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p> <p class="ql-block"> 1601年,徐霞客15岁时,应过一回童子试,但没有考取。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徐霞客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都能记得。但家里的藏书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p> <p class="ql-block"> 他一生淡泊名利,不入仕途,而游山成癖。19岁时父亲去逝,开启了他的游历。34年时间,只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布16个省区。他的旅行日志经过后人整理成书,留给我们一部内容宏博入微、文字质朴清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p><p class="ql-block"> 徐霞客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即公元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公历为1641年3月8日.。</p> <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介绍,徐霞客共有十三次出游,但一些学者,研讨会有的说十.次,以资料为准。</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徐霞客的出游次数和时间:</p><p class="ql-block">出游次年龄及主要活动 。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游玩家乡附近的太湖。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年仅二十岁的徐霞客,从家乡江阴胜水桥头出发,乘舟经京杭大运河入太湖,登眺东、西洞庭山(确切的说是岛),访西山灵威丈人遗址,游览了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开始了他一生的第一次出游。</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坐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到山东,游泰山、孔庙、孟庙、孟母三迁旧迹,后到峄山。</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十六岁走水路,先到杭州,再沿曹娥江到绍兴,抵宁波,游普陀山。沿海岸线南行,游天台山和雁荡山后返回家。</p> <p class="ql-block"> 第四次,1614年冬,二十七岁沿长江西行,游镇江、扬州、南京等地,然后游西瘦湖,体验江南水乡。 </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1616年,二十九岁由水路南下到杭州,从休宁县出发到安徽游黄山,经上绕.铅山到达福建崇安,游武夷山,返程时游绍兴。</p><p class="ql-block"> 第六次,1617年,三十岁因妻子去世,未做远游,只在近处,游玩了宜兴的善权、张公诸洞。</p> <p class="ql-block"> 第七次,1618年,三十一岁溯长江而上,游玩九华山后,抵九江,游庐山,渡鄱阳湖,过景德镇、安徽祁门,第二次登黄山,后经抗州,苏州回家。</p><p class="ql-block"> 第八次,1620年,三十三岁由水路南下,经杭州,过浙江江山县,游江郎山和齐云。后进入福建,游九鲤湖、石竹山。</p><p class="ql-block"> 第九次,1623年三十六岁沿运河北上,经徐州、郑州,游嵩山和龙门石窟,再西行,经潼关,游玩华山。</p> <p class="ql-block"> 第十次,1624年,三十七岁,携母近游,游玩宜兴荆溪、金坛句曲。</p><p class="ql-block"> 第十一次,1628年,四十一岁,第三次游福建,沿水路南下,进入福建,游金斗山,游玉华洞,到漳州.游九鹏溪,再广州游罗浮山。</p><p class="ql-block"> 第十二次,1629年,四十二岁,沿运河北上,到京师,游盘山、崆峒山及、碣石山等。.</p><p class="ql-block"> 第十三次,1630年,四十三岁,第四次南下福建,仍走水路,经浦城,抵漳州,游浮盖山,龙洞,桃园洞。</p> <p class="ql-block"> 第十四次,1632年,再游天台山,雁荡山。</p><p class="ql-block"> 第十五次,1633年,北上京师,后西行进入山西,游五台山,恒山,悬空寺。意外见龙泉关和龙山,后沿长江南下游漳州,灵通山。</p><p class="ql-block"> 第十六次,(西南万里行,1636年至1640年)</p><p class="ql-block"> 1636年,他与家人悲壮告别,沿水路东行,经苏州,昆山,清浦县,到佘山,再向西进浙江杭州,进富春江到衢州。十月进入江西西行,游武功山,西行游龟峰,龙虎山,麻姑山,军峰山,会仙峰,青原山,梅田洞,并游武功山和明月山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