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难 忘 韶 山 情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2月28日,是韶山铁路通车57周年纪念日,作为我们曾参加过57年前韶山铁路修建的一代铁路人,对韶山铁路,韶山车站,有着不一样的深厚感情,回忆起那火车轰鸣,人声鼎沸的年代,心情就特别激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韶 山,是偉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是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韶 山是世界人民和全国人民响往的红色革命旅游圣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史无前例”的“文革”年代,1966年8月,全国性“大串联”开始,最火热的目的地,除了北京,就是韶山,那年10月起,每天约有10万人湧入韶山,改变交通状况,是当年当务之急的大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中央批准决定修建一条通向韶山的铁路,並由铁道部和湖南省成立韶山铁路指挥部,于1967年2月5日开工建设,湖南省组织了湘谭,湘乡,宁乡三县20多万农民进点施工,还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铁路工人,解放军战士,党政机关干部,教师学生,工厂企业约三万余人参加的志愿者队伍,仅用了短短的10个月建成通车,1967年12月28日,在车站广场隆重举行了数万军民参加的通车典礼。当年这条“红色铁路”被誉为标准最高,質量最好,费用最少,施工期最短的铁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7年12月,我们长沙铁路分局机关,抽调数十名年轻干部,参加韶山铁路的建设工作。按分局部门对口协助韶山车站通车前的各项基础工作。当年建设工地还是一片荒芜,又正值寒冬腊月,条件艰苦,我们住在农民家,稻草铺地当床,洗漱在水塘旁,晚上挑燈夜战,累得腰酸背痛,手磨起了血泡,还坚持”轻傷不下火线“。我们分局政治部小组的任务,是协助有关部门,对车站广场,候车室,月台上毛主席语录牌的安装及内容检查校对,语录牌是水泥予制的,每块重约100多公斤,那时没有机械,搬运,安装,只能靠人抬肩扛,锄头铁铲,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大家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干劲十足,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感到此生能有此机会,参加韶山铁路建设,是无限光荣的,无限自豪的,就什么困难都难不住我们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沪昆高铁建成后,新建的高铁韶山南站开通,取代了韶山站,韶山站退出了历史舞台。2021年6月,韶山与井岗山的红色旅游专线列车开通,韶山车站恢复了客运业务。通过重新规划和提质改造,不仅保留了其历史价值,还展现了新的活力,韶山车站更是承载历史文化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韶山铁路通车,为什么定在1967年12月28日,而不是12月26日毛主席74岁诞辰那天?这个问题,我很久未找到答案,去年在网上搜到《人民周刊》2024. 8.14.06版上的一篇文章,是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宄院副研究馆员 曾 珺同志所写的““不做寿”成为党的一条红线”,才找到了答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我摘录曾 珺文章最后一段,请各位细读,分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毛主席当年那六条批示中可见,毛主席一贯反对个人崇拜,反对腐败,纯净党的作风要从党的高层做起,要从我做起,要有严格的监督制度,偉人率先垂范,为全党,全国立下了规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摘录2024年8月14日《中国周刋》上登的曾 珺““不做寿”成为党的一条纪律”文章的最后一段扵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7年12月13日,湖南省革委会筹备小组就庆祝毛泽东塑像落成、韶山铁路通车问题向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并周恩来请示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报告说,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在韶山建造毛主席塑像和修建通往韶山的铁路这两项工程即将竣工,广大群众要求在当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即毛主席七十四寿辰这天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为了大树特树毛主席的绝对权威,大树特树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省革筹小组经研究,同意在十二月二十六日举行隆重庆祝活动。”为此,特请示以下三个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请“毛主席为‘韶山车站’(或‘韶山站’)题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为了尊重毛主席关于不祝寿的教导,大会名称拟定为“毛主席塑像落成及韶山铁路通车典礼大会”,不宜使用“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七十四寿辰大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希望新影能派人来摄制新闻纪录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2月17日,毛泽东在审阅这个报告时,写下了这样一段批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绝对权威的提法不妥。从来没有单独的绝对权威,凡权威都是相对的,凡绝对的东西都只存在相对的东西之中,犹如绝对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绝对真理只存在于各个相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真理之中一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大树特树的说法也不妥。权威或威信只能从斗争实践中自然地建立,不能由人工去建立,这样建立的威信必然会垮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党中央很早就禁止祝寿,应通知全国重申此种禁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湖南的集会应另择日期。(五)我们不要题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六)会议名称,可同意湖南建议,用第一方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毛泽东禁止祝寿,率先垂范,纯净了党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就在一封家书中写道:“现在不许做寿,做寿是无谓的花费,生日一年一度,无可度的理,北京已没有做寿的。”可见,禁止祝寿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毛泽东反对为个人祝寿,并不是一概反对这种形式。从他的批示来看,他主要是担心祝寿会引起个人崇拜问题,但对一般的庆生活动,他是不排斥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3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毛泽东邀请枣园村24位年过六十的老人来做客,为他们集体祝寿。1945年3月28日,毛泽东还同朱德等出席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杨家岭礼堂为林伯渠六十寿辰举行的祝寿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曾 珺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馆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韶山车站建成后,毛主席当年沒有给车站站名提字。只在车站中心悬挂了毛主席画像,这是全国铁路唯一悬挂有毛主席画像的车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韶山站开通后,隶属于长沙铁路分局管辖,因工作关系,我们去韶山的次数也就多了,对韶山毛主席故里,红色革命历史经典,韶山的山山水水,感情也越来越加深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这一代人,是毛泽东时代成长的一代人,亲历和见证了偉大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对党和毛主席有着不一样的特殊感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上中学时,就有想到韶山去瞻仰毛主席故乡的期愿,1956年春,我到湘谭出差,有了去韶山的机会,我从湘潭乘公交车去韶山,那时,韶山冲还是一片稻田,只有简易公路,每天仅有一班公交车,只有毛主席故居和新建的韶山学校可参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我第一次到韶山,如今己时隔68年了。今天的韶山,己不是当年环境闭塞,交通不便的偏僻乡村了,从政治,经济,交通建设,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开发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韶山己成为一座新型的现代化的红色旅游城市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1956年春,去毛主席故居瞻仰后,在“毛泽东青年时代游泳过的池塘”边留影,那时我没有相机,是请当地照相馆拍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2年4月,在韶山”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游泳过的池塘”边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7年12月,长铁分局政治部一起赴韶山,参加韶山车站工作组的汤 平 阶 李 政 德 汤 文同志,在“毛主席青少年时代游泳过的池塘”边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12月10日 我在毛主席故居前“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游泳过的池塘”边畄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4午12月16日,我在毛主席故居前“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游泳过的池塘”边再次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84年5月1日,与蒋冬梅在韶山车站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84年5月1日,蒋冬梅与母亲罗桂英,大女儿汤志敏在韶山车站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毛泽东青年时代塑像,在韶山车站前的小山岗上,1967年12月26日落成,高12.26米。塑像生动的体现了青年时代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类土当年万户候”的偉大抱负和豪迈气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9年春,我带大女儿汤志敏去韶山,在毛泽东青年时代塑像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韶 山 毛 泽 东 广 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原名铜像广场,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的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重点献礼工程。铜像高4.1米,基坐高4.1米,重3.7吨。现在每年每逢这几个日子,即: 12月26日,毛泽东生日,9月9日毛泽东忌日,除夕,清明,到韶山毛泽东广场,缅怀偉人的群众,人山人海,场景壮观。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2月26日,是偉人毛泽东诞辰131周年纪念,自发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民众,聚集韶山毛泽东广场,缅怀偉人毛泽东。他己经仙逝48年了,人民群众还在缅怀他,思念他,记得他,说明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4年7月1日 蒋 冬 梅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5年10月26日,外孙女吴丹妮在毛泽东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5年10月26日,外孙女吴丹妮随我们去韶山,在韶峰山脚下新建的《毛主席诗词碑林》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3年12月26日,是偉人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中共湖南省委在韶山举行隆重的纪念会。省直机关各部委,系统分别按分配名额选代表前往参加,我们长沙铁路总公司分配6个名额,我有幸被选为代表,去韶山参加纪念活动。我们下午就驱车到达了韶山,那天韶山是人山人海,气氛热闹,山上山下,坡上路上,毛主席故居,铜像广场,陈列馆等所有的场馆,商店早己聚满了各地赶来参加纪念活动的人群,这次会场设在毛主席故居前坪,并用厚木板在水塘面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临时平台,而且是在晚上,当夜幕降臨后,会场灯火通明,省委书记王恩茂等领导同志及毛主席亲属邵 华等在台前就坐,王恩茂同志致词,时间不长,就分别去参加活动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中共湖南省委在韶山隆重举行纪念会,会场设在毛泽东故居前坪,而且时间是在晚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韶 山 滴 水 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距铜像广场4公里,是毛主席1966年回韶山居住的地方,毛主席曾在给江 青的一封信中,称之为“西方的一个山洞”。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时,曾对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同志讲过,要他们在山清水秀的滴水洞,为他盖间房子,以便将来养老的意愿。后来就定在滴水洞建,1960年开始建设。1962年,一,二,三号楼工程与外联公路全部落成,1966年6月17日至28日,毛主席在这里住了12天,並召开中央重要会议。当年,这里对外严格保密,在一公里外,就设有警卫哨卡,必须持省公安厅通行证,才能进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686年9月经湖南省委批准,对外开放,现在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滴水洞西边山崗上的“虎竭坪”,是毛主席祖父母的墓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滴水洞后山上的虎竭坪,据传说以前这里曾是老虎出沒竭息的地方,在这里登高远眺,可一揽偉人故里韶山冲和青年水库,韶山火车站的全景风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我1990年11 月29日去韶山,在滴水洞后山虎竭坪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5年10月26日,蒋冬梅 汤平阶与外孙女吴丹妮在韶山滴水洞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7年5月,我陪同哥哥汤健峰到韶山滴水洞参观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84年5月14日,我在毛主席故居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9年春.我带大女儿汤志敏去韶山,在韶山毛主席故居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5年秋,外孙女吴丹妮在毛泽东故居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7年春,蒋冬梅在毛主席故居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7午5月陪同哥哥汤健峰到韶山,在毛泽东故居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8年10月8日,蒋冬在毛泽东故居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0年10月与姪女汤静华在毛泽东故居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0年10月 蒋冬梅与侄女汤静华,张挂芝在韶山毛氏宗祠前合影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冬,汤平阶与大姐汤玉梅,继嫂陈明娣,侄女汤静华,汤晓华在韶山毛主席故居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59年6月,阔别家乡32年的偉人毛泽东回到韶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韶山招待所挥筆写下了《七律 到韶山》,精辟概括和高度赞扬了韶山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信仰坚定,心怀天下,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 画 韶 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退休后,在湖南省老干部大学国画班学习山水画,也学着用所学的绘画知识,画了几幅韶山的画,以表达对偉人毛译东和韶山的山山水水的热爱,对这红色景点深厚感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韶 山 春 晓 丁亥年(2007年)春作 136x68 横式, 此画在芙蓉区老干部书画协会2007年书画展中展出並获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朝 辉 辛卯年春作(2011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36x68(直式立轴),此画在长沙市芙蓉区参展並获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1年在长沙市芙蓉区老干部书画协会书画展合影,我的作品“朝 辉”参展获奖並选入《芙蓉为霞》画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韶山之春 136x 68 (直式 立轴 ) 戍子年春作 (2008年) 湖南省直书画展参展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08年春,我们在省直老干部书画展合影,我的参展作品 “韶山之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韶山瑞雪 68x68 斗方 习作作品 2008年冬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韶 山 春 晓 戍子年春作 136 x68 习作画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晨 曦 68x68 斗方 2011年4月,在长沙铁路老干部书画展参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韶 山 风光 習画作品画稿 136X68 (横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韶 山 瑞 雪 68x68 斗方。戍子年(2008年春),在广铁集团公司老干部书画展参展,获优秀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9年,在省直老干部书画协会,参加笔会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4月11日,在省直老干部书画协会参加笔会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 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2月28日,是韶山铁路通車57周年纪念日,勾起了我对57年前那段日子的许多难忘的回忆…… 难忘那红红火火的年代,难忘那夜以继日的工地,难忘那韶山情怀。当年在我们这个工作群体中,有着很多可圈可点的好人好事,也有着不少笑谈的趣闻乐见。因可供采用的资料,图片碎片化,加之年事己高,力不从心,只能回忆一些小片断,请大家一起分享,並指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 辑 汤 平 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校 对 蒋 冬 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1月 12 日于长 沙</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