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永和(1902-1992)又名张致中,云南省弥勒市东山镇拖格村(原属泸西县东山区云兴乡)人。</p><p class="ql-block"> 191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期间,亲历了“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接受了民主科学革命思想影响。[1]</p> <p class="ql-block"> 1923-1926年在上海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的张永和</p> <p class="ql-block"> 1923年考入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科学习。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高潮中,在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加入了国民党,任国民党交大区分部常委。[2]</p><p class="ql-block"> 1924年经中共江浙区青年工作负责人贺昌和徐汇区党支部负责人梅电龙(梅龚彬)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p><p class="ql-block"> 1924年末张伯简、张永和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新云南社”,张永和成为该社的负责人。后来新云南社与王复生、王德三等人1925年秋在北京发起成立的云南革新社合并,合并后更名为新滇社。新滇社总部设在北京,张永和任上海分社的负责人。</p><p class="ql-block"> 1925年4月经贺昌、梅电龙介绍转为共产党员,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个团员、第一个党员。张永和积极投入“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并先后当选上海学联执行委员会主任、第七届全国学联执行委员会委员、执行主席,参与党领导的上海市罢工、罢课、罢市“三罢”运动。8月受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派遣回昆明宣传“五卅”运动,介绍李国柱、陈祖武、严英俊、吴澄等四人加入共青团,并将他们的组织关系带交上海团中央,创建了云南省共青团组织。</p> <p class="ql-block"> 五卅运动期间,张永和先后当选上海学联执行委员会主任和第七届全国学联执行委员会主席, 1925年8月代表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回昆明宣传五卅运动,先后介绍李国柱、陈袖武、严英俊、吴澄等四人加入共青团,創建了云南共青团组织。</p> <p class="ql-block"> 1923年考入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科学习。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高潮中,在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加入了国民党,任国民党交大区分部常委。[2]</p><p class="ql-block"> 1924年经中共江浙区青年工作负责人贺昌和徐汇区党支部负责人梅电龙(梅龚彬)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p><p class="ql-block"> 1924年末张伯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新云南社”,张永和加入了新云南社并成为该社的负责人。后来新云南社与王复生、王德三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的革新社合并,合并后更名为新滇社。新滇社总部设在北京,张永和任上海分社的负责人。</p><p class="ql-block"> 1925年4月转为共产党员,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个团员、第一个党员。积极投入“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张永和当选上海学联执行主席、第七届全国学联执行委员会委员、执行主席,参与党领导的上海市罢工、罢课、罢市“三罢”运动。8月受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派遣回昆明宣传“五卅”运动,介绍李国柱、陈祖武、严英俊、吴澄等四人加入共青团,并将他们的组织关系带交上海团中央,创建了云南省共青团组织。</p> <p class="ql-block"> 1926-1928年期间在上海工作的张永和</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建成的交通大学第一个党团支部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1926年暑假张永和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当局除名,实际上张永和已担任共青团闸北区部委书记、中共闸北区部委书记,从事职业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 1927年2月9日,张永和被选为以周恩来、赵世炎等七人组成的江浙组织问题委员会委员,参加组织发动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3月中共上海区委负责人罗亦农决定调张永和任上海产业工人最集中的沪东区任中共沪东区部委书记。3月21日上午张永和接到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的亲笔命令后,即发出总罢工令,组织沪东地区十万工人罢工,并以武装的工人纠察队为先导,向闸北的警察所、署以及北洋军阀驻军进攻。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人领导指挥下,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p> <p class="ql-block"> 1927年3月,张永和任中共上海市沪东区部委书记,在赵世炎、周恩来、罗亦农等同志领导下,负责在沪东区一线指挥10万工人群众参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并取得勝利。当时张永和领导的沪东部委中共党员已达1500余名,分属37个支部,有组织的工人群众达十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 1927年9月党组织决定调张永和到党中央机关工作,任宣传部秘书。</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8年初,江苏省委机关调整,决定调张永和担任沪中区委书记,并提名为江苏省委委员,2月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项英、王若飞、李富春、张永和等19人为江苏省委委员。</span> </p><p class="ql-block"> 1928年4月党中央决定派张永和等人去武汉恢复遭破坏的湖北省委,同去的有刘绍猷(即刘平楷)、余泽鸿。刘平楷任省临委常委兼书记,张永和任常委兼组织部长,余泽鸿任常委兼宣传部长。</p><p class="ql-block"> 1928年底,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找张永和谈话,根据云南省临委的请求,改派他回云南省委工作。</p><p class="ql-block"> 1929年初,张永和与李国柱先后由上海回到云南,张永和带回了中共六大的全部文件。1929年1月19日,云南省临委在昆明召开了扩大会议,改选了临时省委,张永和当选为省临委常委、省临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 1929年6月经云南省临委常委研究同意张永和到泸西同乡张冲任师长的滇军101师开展争取滇军的工作。张永和向张冲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与张冲建立了密切关系,引导张冲了解和支持共产党,最终走上革命道路。</p><p class="ql-block"> 1930年因叛徒出卖,云南地下省委遭破坏,张永和亦被捕入狱,幸得张冲全力营救,在服刑两年后获释。出狱后张永和协助张冲在泸西、弥勒修建水库,在一平浪盐永井实施“移卤就煤”改造工程。</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张永和到张冲任师长的滇军184师任政治部主任,随滇军北上抗日。张永和通过黄洛峰同志联络找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介绍张冲先后与罗炳辉、叶剑英、周恩来等同志见面,使张冲与共产党建立了秘密联系,并在184师建立了地下党支部,开展党的工作,为后来184师在东北海城起义和张冲投奔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任滇军184师政治部主任的中共地下党员张永和</p> <p class="ql-block"> 1940年-1946年期间,张永和先后任泸西县教育科长和省立泸西师范学校校长,皖南事变后,协助安排黄德卿(李晨)、徐慧敏(陈浩)等一批党员转移到泸西学校隐蔽,开展革命活动。并将泸西师范学校建成为开展民主革命活动的堡垒,为弥泸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培养了许多骨干。</p> <p class="ql-block"> 1944年任云南省立泸西师范学校校长的张永和</p> <p class="ql-block"> 1948年-1950年,在泸西参加党领导的滇桂黔边区武装斗争,先后任泸西县解放委员会主任、泸西县临时人民政府县长、弥泸地区人民专员公署副专员。</p> <p class="ql-block"> 1951年,张永和参加云南省委党校整党审干学习,因1930年在昆明被捕入狱历史问题接受审查,被强加上“叛徒行为”的罪名。1952年受到开除党籍的处分,并被撤销副专员职务。此后的几十年里,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张永和遭受了极为不公的待遇。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到康生诬陷为“四-一二”反革部政受后就作伴反徒,受到长达五年的“监护审查,直到1982年8月,云南省委组织部审议通过恢复张永和党籍。</p> <p class="ql-block"> 1985年5月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对云南省委组织部报告的批复</p> <p class="ql-block"> 1985年4月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复云南省委组织部报告,恢复张致中(张永和)同志1925年党籍,党龄连续计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1924年12月加入共青团算起。中央组织部为张永和落实政策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特邀委员。</p><p class="ql-block"> 1992年12月逝世,终年九十岁。</p> <p class="ql-block"> 1986年6月26日张永和在北京与老战友陆定一見面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1986年6月26日张永和在北京与老战友陆定一見面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1986年6日张永和到上消参加交通大学建校90周年庆祝活动时在徐汇校区的五卅运动纪念柱侧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85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为张永和彻落实了政策,年逾八旬的张永和积极参与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和云南省政协的相关工作。</p> <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p><p class="ql-block">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文主页门户网站</p><p class="ql-block">3《永励后昆 —— 张永和纪念文集》</p><p class="ql-block">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