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所及皆成过往

竹韵溢馨

<p class="ql-block">  1975~2025许继从艰难的三线搬迁,励精图治,砥砺奋进,经过50年的艰苦卓绝奋斗,成为国家重要的机电、电力设备制造基地,这其中凝聚了许继人一代又一代的心血和汗水💦,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从当初百十号人、产值千万到如今愈万人、产值几百亿,我们不禁感叹:人生须臾,韶光飞逝。许多建厂时期的元老都已先后离去、退休,好多建厂的时期的老房子都被废弃,突兀木讷的矗立在老厂区,仿佛垂髫的老人在讲述这里昨天曾经发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许继“圭谷”研究所和现在的许继电科院</p> <p class="ql-block">2000年前的成品库~现如今的电气公司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这是矗立于集团本部的能源控制中心,老一代许继认都俗称得“一变”,这里曾经拥有1600kVA,1250kVA两台变压器,10KV进出柜8面,低压出线119条,如今,由于大部分产业单位搬出本部,用能大幅减少,高压控制柜仅使用两面,低压出线20条不到。随着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得值班也为无人值班,一改往日三班倒的喧嚣,显得落寂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这两幅图是先前的冲压车间,副楼是曾经的人劳处、安技处、生产处。曾经的机器轰鸣、热闹如今都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p> <p class="ql-block">  过去的机加车间、动力处,如今,变成了集团、电气的会议中心。</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是三十年前的屏板车间,它分屏板制造和屏体制造两个车间。屏板制造车间曾经运行着八九十年代最先进的日本AMD冲床(当时定价750万元),为许继产值由百万元、千万元乃至94年创亿元、后来的几百亿元立下了赫赫战功。屏体制造车间肩负着许继所有各类屏体的组装、焊接、除锈、喷漆工作,曾经的喧嚣、机器轰鸣声已经远去,只留下空落落的厂房,成了今日的停车场🅿️和集团本部现有员工的食堂,留下的只是满满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化工车间,这里承担着许继所有所有设备元器件的除锈、电镀任务,如今,人去楼空,只留下《许继电镀厂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区》的黄色警示牌,诉说着许继电镀人曾经的辉煌,以及付出的沉重代价。</p> <p class="ql-block">  早期的许昌继电器厂主要的成品车间之一:装配车间,这里是1975年建厂时的装配车间,分两栋连体、上下两层,主要生产电流、电压、时间、中间、信号五大系列电磁式继电器,差动、母差、线路等保护继电器,共分7条产品流水线,最高峰时单条产品线月产继电器近万只。</p><p class="ql-block"> 89年,搬迁至旁边的装配大楼,在这里先后🈶装配车间、微机车间、电能仪表等入住,现在改名智能供用电公司,主要生产系统外产品,五大系列产品只有少量需求,全年的产量也不及盛时单条生产线1月的产量,技术的进步实在是推动企业改革的内需动力,人们不禁感叹今非昔比。</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老装配中间继电器产品线,下图为2025年4月2日,变成废墟的原址。</p> <p class="ql-block">  图片的位置是早先许继的成品车间之二:装置车间,这里曾经是许继屏、台、箱、柜的主要生产基地。如今,几十年过去,建厂时期的元老很多已驾鹤西去,旧厂房也被今天新的办公楼取代,新的成品车间两万多平方米早已入住东区新的智能产业园。</p> <p class="ql-block">  这是曾经的动模实验室,该动模室是继电科院、上海交大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动模实验室,可以模拟30万千瓦以下电机、输电线路保护的运行,为大型机组或输电线路得保护提供最接近真实的实验数据。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著名的大机组保护专家、清华大学硕士生导师王维俭老师的许多实验数据都来自这个实验室。如今,王老师已驾鹤西去,曾经的同事也各奔东西。</p> <p class="ql-block">极具特色的锯齿房~曾经的备料车间</p> <p class="ql-block">  科研区东西电子大楼,通过廊桥连接在一起,这里见证许继微机产品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的过程,如今,是许继中试的实验基地。</p> <p class="ql-block">2024年底新落成的许继电力电子公司</p> <p class="ql-block">  新年伊始,祝福许继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