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

思维无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追 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每当漆黑寒冷的秋冬之夜来临,灵动的极光就会撩开天幕,以绚丽的色彩吞噬追光人遥望天空的目光,带给人类无限的遐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不知道极光出处的人们编织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西伯利亚人认为极光是幽灵受伤时留下的痕迹;因纽特人认为极光是鬼神引领亡灵上天堂的火炬;芬兰人认为极光是一只仙狐在白雪覆盖的山坡上奔跑时,将扫起的雪花带到了天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代科学的解释是,极光是太阳发出的电子在太空自由飞扬,闯进地球磁场后,与气体碰撞发出的光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北极圈进入极夜状态,极光迎来爆发期,期待一睹极光之美的人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我也在11月中旬的一天,从北京经莫斯科来到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这是深入北极圈三百多公里的一座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如芬兰、挪威、冰岛、格陵兰岛、加拿大北部、美国北部,都能看到北极光,我国的漠河地区也能与其偶遇,但是,摩尔曼斯克是最靠近北极点的极光观测处,对喜欢看极光的中国人来说,摩尔曼斯克尤其值得一去,花销不算大,极光的出镜率和KP值(强度)却很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地有些人,有俄罗斯人,也有中国人,以带游客追光为职业,被称作追光猎人。他们能根据天气状况、磁情指数和自己的经验,准确判断何时出现极光,也知道哪里最适合观测极光。游客一般都会跟着他们去追光。跟随追光导游还有一个好处是,有些人的手机和相机拍不出理想的极光照片,甚至拍不到极光,追光猎人却没有问题,他们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并分享给大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两个追光猎人是在网上找到的,他们是舅甥俩,来自中国浙江,已在俄罗斯生活了二十多年,外甥潘帅是俄罗斯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北京和潘帅约好,到摩尔曼斯克的当晚去追极光,但是,从下飞机起,暴雪就急纷纷地下着。在酒店的房间里,我怔怔地看着窗外,心想这样的天气怎么可能追到极光?潘帅却在手机里说:“应该能追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8点,雪停了,潘帅舅舅开着一辆商务车过来接人。除了我,车上还有来自东北的父女俩和来自深圳的一对年轻伴侣,我们5人成了追光队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车向城外驶去,直到看不见城市灯火了,才停在路边的一块雪地上。潘帅舅舅解释道:对看极光来说,灯光和尘霾都是污染源,所以要远离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雪地上停了十多辆车,有小车,也有大巴。一些人从车上一下来就支起了三角架,没带照相机的攥着手机,只等极光出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原以为北极圈的夜晚是漆黑的,尤其是在极夜状态下。其实不是。也许是阳光的末稍伸展到了北极上空,也许是躲在云层里的星星在不断闪烁,也许是皑皑白雪的折射,加上暴雪停止了肆虐,旷远的夜空光线不强,却十分明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深夜的摩尔曼斯克常常在零下一二十度,如果穿戴不厚实,在户外就扛不住。我穿了雪地靴,羽绒服、抓绒裤,还戴了一顶皮帽子,只在雪地里站了十来分钟,就感觉身体透凉透凉的,不得不上车取暖。上车后,因为掂记着极光,稍微暖和一点,就又下去。一车人都像我这样,不断上车下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队友中颇有见解的深圳小伙子说,来摩尔曼斯克,看不到极光就白来了。他说的和我想的一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看不到极光的可能性在一点点增加,也在一点一点蚕食人的耐心。4个小时过去了,已经到零点了,翘首以待的极光还没出现,这让许多人沉不住气了,于是有车开始掉头。其它车辆一见,也绷不住了,纷纷离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剩我们这辆车了,潘帅和他舅舅换了座位,默默地转动方向盘,开始往回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归途中有一处观测点,停着几辆车,潘帅也将车开过去。这里有些想将追光进行到底的人,他们深信今夜的磁情指数是人类向极光发出的一封邀约书,极光不会不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深圳来的小伙子和他的伴侣不想等了,他们坐顺路车回城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半个多小时后,东北男人也气馁了。说:“今晚指定看不到极光了,回去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不想走。听说极光有时会在凌晨两三点光临,不到最后一刻,怎么能放弃呢?所幸潘帅舅甥没有接受东北人的意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就在车内气氛有些沉闷时,潘帅突然发现天边有条极光倏然而至,它像翡翠手镯里的一条绿色飘花,在暗色系的天幕中亮丽夺目。万里之行只为它,兴奋的游人纷纷下车,想把它的倩影收进镜头里,但是,极光只停留了片刻,就“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还能看到它吗?众人正在疑惑时,极光又伴随着阵阵惊叫声出现在另外一个方向。然后不分东西南北,时现时隐,像在跟人躲猫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飘花”极光只是戏剧开场时的引子,摄人心魄的极光突然爆发,天边出现一片幕状极光,像是宇宙胸前悬挂的一块正阳绿吊坠。它精灵般地舞动着,好似宇宙在运动时,吊坠也在轻轻晃动。它绿得如此充盈,以致于流溢出来,让大地和海面也呈现青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极光不只有绿色,还有各种红色和蓝色,但绿色最常见。人类最锺爱绿色,因为绿色象征着春天、寓意着生命,而极光最喜欢展现的也是绿色,莫非天人之间有种契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些有心人在极光爆发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他们说这是极光的脚步声,是极光与人的耳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说,在追到极光的那一刻,感动得快哭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我而言,追光不仅是一场欢喜,一次奇遇,而且是一个人在星空下的踽踽而行,面对宇宙的浩瀚与人的渺小,想象宇宙的神奇与人的未知,我突然体悟到唐朝诗人陈子昂的心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