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卫生员小宋

老头儿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铁六十六团,由河北涞水调防涞源,继续修建北京至山西原平的战备铁路:京原线。</p><p class="ql-block"> 那时,汽车连每星期五晚点名,大多由我这个不入编的文化干事,教唱革命歌曲。</p><p class="ql-block"> 记得是一九七二年九月份间,我收车回队,急急忙忙吃了晚饭,就在食堂餐厅,教唱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不料刚刚教唱了一遍,就觉得头晕眼花,摔倒在地。昏迷中听连长喊了声快送卫生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半夜醒来,己是躺在团部卫生队急救室里。只见不太明亮的灯光下,一名穿着白大掛,扎着短短发辩的女兵,正在换吊瓶。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打吊瓶,不知得的是啥病。惶恐之际,也想不出怎样称呼,就怯生生的问:医生姐姐,我这是啥病?她一边调整输液管,一边说:急性肠炎,没啥事,几天就好。出于礼貌,我挣扎着要坐起来。她伸手轻轻地按住我肩膀,让我不要动,好好休息,半小时后再来查看。</p><p class="ql-block"> 当她走到急救室门口时,骤然转回身,嫣然一笑,对我说:叫我卫生员。 </p><p class="ql-block"> 天亮后,我转到普通病房,看到她正在忙碌地为病友测体温,量血压。听病友讲,这位女兵姓宋,七零年入伍,是北京军区某首长的孩子。业务过硬,平易近人,大家都亲切的称她小宋卫生员。</p><p class="ql-block"> 三天后,我病愈归队,就再也没有见到小宋卫生员。但那回眸一笑的感人瞬间,深深定格脑海,教我记忆到如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