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课程】连州非遗三句半

连州市第一幼儿园

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  连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三句半”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学形式,具有风趣、幽默、诙谐的特点,深受人民的喜爱。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非遗文化,我们幼儿园特此开设了连州非遗三句半课程。</p> <p class="ql-block">  一天,小朋友从户外活动回来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欣赏楼道两旁的环创。当中一位小朋友说:“老师,连州除了有图片上的东西,还有其他的也是我们连州的,连州好,连州好,山珍海味什么都有,真正好。”说完,旁边几个小朋友也跟着附和着念,接着又有小朋友跟着念,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念完哈哈大笑起来,于是,一场关于连州非遗的三句半创作活动开始了......</p> 主题网络图 一、识三句半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三句半呢?对于这个话题,孩子们展开了他们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  从孩子们的自由讨论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三句半并不是很了解。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小朋友们开始了三句半的探索之旅。</p> 活动一:看三句半表演 <p class="ql-block">  三句半是曲艺曲种,以一组表演词仅三句和一个短语而得名。表演者为四人,前三人每人说或唱一句,第四人则念诵归纳前三句内容的词或短语,反复循环至结束。</p> <p class="ql-block">观看三句半表演</p> 活动二:探讨三句半 <p class="ql-block">  看完三句半的表演视频,小朋友们畅所欲言:</p> <p class="ql-block">  叶诗琳:“四个人上台表演,排成一排。”</p><p class="ql-block"> 曾嘉怡:“一个人说,其他人不许动,说完了才轮到后面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吕卓霖:“手上要拿一个可以敲出声音的东西。有木鱼,有鼓。”</p><p class="ql-block"> 吴桐雨:“可以讲很多事情,可以讲过年的,我们上幼儿园的,很多很多,还搞笑。”</p><p class="ql-block"> 唐烨:“有三句话是长的,后面一句只有两个字。”</p> 二、创三句半 (一)探连州非遗 <p class="ql-block">  连州有哪些特色文化呢?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A:“有东陂水饺。”</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B:“有腊味。”</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C:“有地下河。”</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D:“有舞马鹿。”……</p> 活动一:看连州非遗 <p class="ql-block">  在探索连州非遗三句半的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参观了非遗馆。</p> <p class="ql-block">参观非遗馆</p> <p class="ql-block">参观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非遗馆、文化馆之后,大家发挥想像,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在纸上。</p> 活动二:画连州非遗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作分享:</p> 活动三:讲连州非遗 <p class="ql-block">“连州有好吃的东陂水饺、沙坊切粉,还有连州菜心、星子牛肉面。”</p> <p class="ql-block">“还可以看舞木狮、舞马鹿、还有抬大神。”</p> (二)三句半入非遗 <p class="ql-block">  在探讨了连州本土资源特色之后,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进行连州非遗三句半的创编。</p> 活动一:选表演乐器 <p class="ql-block">“我选大鼓”</p> <p class="ql-block">“我敲锣”</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木鱼”</p> <p class="ql-block">“我打镲”</p> 活动二:创编连州非遗三句半 <p class="ql-block">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老师和小朋友共同整理出了创编的三句半台词,小朋友们尝试表演连州非遗三句半,玩得不亦乐乎。</p> 三、演三句半 <p class="ql-block">  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打造下,连州非遗三句半完成了。下面请欣赏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吧!</p> 课程总结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系列连州非遗三句半课程,孩子们深入了解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提升了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积极参与表演,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同时,课程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尝试改编和创新三句半。然而,课程内容仍有提升空间,需进一步挖掘连州非遗文化的内涵,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和兴趣。</p> <p class="ql-block">编辑:潘碧妹</p><p class="ql-block">一审一校:江璐 梁韵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审二校:李艳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审三校:吴海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