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掖七彩丹霞美景见诸平面、立体、数字媒质,见者对张掖七彩丹霞赞不绝口,但凡亲临张掖的,好感溢于言表,闻者犹如猫爪挠心:痒痒的。中秋节后,欣闻一友人组团青甘大环线,获悉消息的老伴毅然帮我报了名。尽管九月台风频频光顾“江浙沪”,可谓你刚唱罢我登场,巧合的是我们行程出发时间又是台风期间,而出发地又是台风光顾的前线上海浦东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 临近出发的时我心情是忐忑的,害怕听到电话声,尤其是来自旅行社的电话,生怕接到推迟或取消的消息,就算坐上出发去浦东的汽车,途中司机师傅说到我们上高速后,高速封了,瞬间“不祥”的气氛笼罩车箱,不少人都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生怕招来滞留高速上囧境,听闻其它地方封路都得紧张一番,如是在惶惶不安中如约而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见到如沭春风的导游,焦虑不安的心稍微安下,幸好浦东机场一切如常。以至如期登机坐进机舱心也没放下。直到飞机冒着淅沥沥细雨腾空而起,心中泛起的竟是喜悦而非通常起飞的忐忑,仿佛“胜利大逃亡”似的。</p>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又一次踏上青甘环线游,因青海、甘肃的部分景点我曾有幸分别欣赏过,其实这次青甘环线全程景点中的大多数我都光顾过,欲填补旅游的遗憾景致且心心念念就数张掖七彩丹霞,一来打卡过的老伴经常在耳边唸叨,久而久之,印象深刻,借助于网络,也曾欣赏过七彩丹霞的美照,但“隔靴搔痒”般的欣赏总是不爽,美景还是得身临其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心品味、意会,诚如伟人所言“你要知道梨子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美景亦然,仅靠“拿来主义”,人云亦云,与旅游的核心要义“沉浸式体验”是相悖的。</p> <p class="ql-block"> 这次如愿来到张掖,当然直奔主题“七彩丹霞”景区。如约而至来到“七彩丹霞”。</p><p class="ql-block"> “七彩丹霞”是国家屈指可数的五A景区之一,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不仅国内久负盛名,放眼世界,也不承多让,添列世界遗产名录中也是其地位显赫标志。</p> <p class="ql-block"> “七彩丹霞”是发育于1.3亿年至6500万年白垩纪“红层”在流水切割形成红色砂砾岩地貌。分七彩云海、锦绣、虹霞等七处景点。景点共性是七彩,犹如彩虹的“变型金刚”开会。</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这么多年也算走了不少地方,特别是以地形地貌为景的,往往景点取名多数采取象形办法,当然啦常常尽可能与神仙挂上钩,以增强景点历史厚重感、神秘感以吸人眼球。具体到七彩丹霞的神龟问天、金蟾问道、灵猴观海等也只能遵循“三分形似,七分靠猜”约定俗成,所以也没人过分纠结象与不象,逼真不逼真。</p> <p class="ql-block"> 民间有俗语:“伢儿(小孩)看到想吃,老人谈起来想吃”,来到丹霞,颠覆了以往认知,看到眼前形象逼真“五花肉”,口干舌燥的人们瞬间“望梅止渴”般的生津顿生饥饿感;至于形似布达拉宫景点,凡是去过布达拉宫的来到此景点定会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三十多处景观景区也赋予了极富想象力的名字如:睡美人、神龙戏火、灵猴观海等,可能也不算标准答案,聪明的游客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出你认为最贴切的名字,至于能不能得到社会认可,天下流传全靠您的本事了</p> <p class="ql-block"> 苦于美学知识的缺乏,无法一一描绘眼前所见,置身“七彩丹霞地貌之中观景台上,除了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的人流,凡人一样难以抗拒“七彩丹霞”的魅力,望着人们一脸的满足感,我们自己脸上又何尝缺了舒心的笑意,真心话:“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归来后,每每忆起“七彩丹霞”地貌美景,总是一阵激动,甚至偶尔听闻谁去了甘肃张掖“七彩丹霞”,也要平添一分自豪,因为我也去过。在考虑掘作的题目时,灵光一现“彩虹”两字,七彩不就是彩虹的底色吗!也许我们在自然界所见彩虹皆源于“七彩丹霞”光影的闪展腾挪,抑或是另版的“海市蜃楼”吧!</p> <p class="ql-block"> 自然界的阳光和水汽相互成就下,常常有彩虹呈现,“七彩丹霞”丹霞地貌似彩虹般“硬质”存在,无限遐想,人世间的彩虹无限可能是“七彩丹霞”的复制、粘贴、蜃楼,甚至是大挪移,因而我给出“彩虹故乡”一说,并赋予掘作的题目,是否妥贴期待您的斧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