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区福禄镇园坝村观音岩寨子遗址初探

绳玩乐山

在沙湾区福禄镇龙柱村(原园坝村)杉树坡,有个观音岩遗址,当地人讲,在遗址下方的崖壁中间位置有个天然的溶洞,洞口离地面约8米左右。解放前当地人为防土匪,有七八户人曾住在洞内。能住七八户人,这得是多大的洞啊。<br><br>好奇心驱使我必须一探究竟。2025年1月4日,在当地人邱大爷的带领下,我们前往考察。<br>将车停放在村道边上,带上装备,徒步前往。沿着青石板路面,一路向下,竹林掩映,微风习习,不到10分钟便到达岩壁下方。面对岩壁,邱大爷讲这就是观音岩。 <br><div><br></div><div>观音岩高约20米。在观音岩下方两根腐朽将断的竹杆斜靠岩壁,仔细一看像是竹梯,更惊奇的是,竹梯顶端岩壁上正好有个天然的洞口。竹梯显然是为方便进洞准备的,那么,竹梯是什么年代放在这里的?洞里有什么秘密,难道真的曾经有几户人在洞里居住 ?<div><br></div></div> 从下方进洞比较困难,于是准定采取从上方速降到洞口左侧然后攀岩进洞。 洞口有个非常小的平台可以站立,洞道斜向朝下,越向下越狭窄。到达洞口后,将下端绳子拉进洞内,为继续深入做准备。 <div><br></div> 在洞壁俩侧,有高度相同且相对应人为开凿方型孔洞或平台,这应该是用来放置横梁的,孔洞开凿成方型,是防止横梁转动。再在横梁上铺上木板或竹杆,就成了可供放置物品或供人休息的大平台。 越往下,从洞外进来的光线越来越少。洞道也越来越狭窄,上下也非常艰困,如果不借助装备,很难完成。在绳子的保护下,到达30米绳索的末端后,垂直向下洞道更狭窄。因为绳子长度的原因,我也只能到达这个位置。其实再向下几米,洞道变成横向平洞,若继续前探,洞道是否变宽,不得而知。 在公路开通前,这条青石板路是当地人进入的主要通道,户徒步,走这样的山路应该非常爽。 <p class="ql-block">从洞厅的大小及走向来看,为防抢劫将粮食临时存放在洞内是有可能的,但要说为防土匪棒客此洞穴曾经居住过七八户人那是不现实的,居住一个人都非常困难。洞内人工搭设的平台,我们认为应该是为存放红苕种、生姜种、土豆种的可能性较大。这些种子存放在此洞内,上下通风,适当透光且不淋雨,温度不会过高过低,非常适合存储,不易腐烂。当地人非常聪明地利用了大自然提供的资源。利用洞穴空间搭建平台储存粮食及种子的洞穴,在沙湾区的踏水镇长坪村也有,当地人叫风洞子。</p> 在观音岩上方,便是观音岩寨子遗址,有的村民称子为碉楼遗址,遗址一侧,是开阔且可耕种的缓坡地,地上老姜随处可见,当地非常适合种生姜且成规模,生姜储存到开春,便成了姜种。在寨子遗址里面,长着一根碗口大的油麻滕,上面长着非常多的花蕾,待到花开季,应该很壮观。花开之时,我们再来。<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