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道之庆王府

猫师傅2021

庆王府坐落于重庆道55号,是五大道地区能入内参观的2幢名人故居之一。 庆王府建于1922年,为清宫大太监小德张所建。清室第四代庆亲王载振,曾任清朝农工部尚书,1926年寓居天津,购得此楼,故得名。 该楼为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墙体用中式青砖砌筑,外檐为水刷石,环绕四周的宽阔回廊和高耸的立柱,缀以蓝、绿、黄三色中国传统琉璃拉杆。在原英租界列为华人楼房之冠。 内部布置图。 进门后的仪门厅。正前方,是由比利时彩色拼接玻璃构成的三扇门,上面刻画着中国传统的四君子—梅、兰、竹、菊。 而门上方是比利时进口的掐丝玻璃,匠人们用极细极硬的玻璃丝进行编制,绘制出中国床头的含税风景画,体现了当年“洋为中用”的特点。 漂亮的水晶吊灯。 大厅左侧为承荫厅,是庆王府会客厅。 载振喜爱京剧,平日里就在此处用留声机播放京剧唱段。当时大批的京剧名流都曾出入天津庆王府,载振业乐于与他们交好。 厅内也有彩色玻璃。 厅内墙上所展现的是1930年庆王府的外貌,为当年五大道最高建筑,站在屋顶,可俯视整个五大道,是主人身份和权贵的象征。因而此楼被称为“华人楼宇之冠”。 承荫厅对面的是契兰厅,原为庆王府大餐厅。载振一家在天津仍像在北京王府时一样,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屋内摆放的都是西洋家具和西洋画。 上楼。 首先来到的是三侧福晋卧室。载振共有四位福晋,1925年迁居天津时,仅有三侧福晋在世陪伴。 旁边的浴室。防潮的护墙板为汉白玉材质,卫生间使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抽水马桶和花洒淋雨,折射出当年租界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乐有余,载振的书房和卧室。载振在北京老王府生活时,就居住于乐有余堂,故在天津王府沿袭了其故土情怀。载振因其特色的“铁帽子王”身份,晚辈和下人不准随意进入此房,其本人常在此吟诗作画或玩赏各式收藏。 屋内家具风格是中西结合。 屋内家具风格是中西结合。 劝业,载振三子薄铨的书房和卧室。因载振迁居天津后兴建了劝业场而得名,同时“劝”与“铨”同音,也有鞭策其子之意。 房内安置了一个精美的欧式穹顶建筑的鸟笼,载振自隐居天津后,除了听戏外,其爱好就是豢养鹦鹉,尤其是外国鹦鹉;成为了末代亲王生命中平淡与悠闲。 天赐,王府的中庭,布置好似银安殿。高约12m,面积350m2,呈四方布局,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其它房屋在其四周依序展开。中庭二楼回廊的栏杆,由196根黄、绿、蓝三色六菱形溜溜柱合为而成,虽历经百余载而依旧光亮如新。两盏来自德国的葡萄造型吊灯从楼顶垂下,至今依然流光溢彩。 遇载振夫妇或其长子溥钟生日,就在中庭铺上地毯,请京剧、曲艺名角演出。 墙上的消防龙头为二十世纪的原物,在当时租界的住宅中也属罕见。 三楼的英伦,庆亲王子孙的学堂。房门的双面透雕楠木落地罩通过刻画渔、樵、耕、读、商等劳作和生活场景,配以山水、牡丹和灵芝、祥云等图案,表达了主人祈福家庭和子孙幸福美满之意。 对面的法兰西,庆王府祖先堂。 房门设有双面透雕楠木垂眉罩,与英伦的差别是只有顶部的一整块,其材质与工艺是一样的,上面的人物刻画了福禄寿、八仙和仙鹤、蝙蝠、梅花鹿、西番莲等图案,讲述了完整的神话故事,也处处展现出祥瑞的喻义。 落地罩和垂楣罩安放的位置是有讲究的,垂楣罩安置于东屋,落地罩安置于西屋,取太阳东升西落的喻义。 庆王府的花园,现在设置了露天和室内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