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美篇

后湾

<p class="ql-block"> 各位师友:你们好!</p><p class="ql-block">在2024年安徽省老科协举办的《科学论坛~征文》活动中,我的拙作《建立“美学三杰纪念馆”,打造皖江文化资源精品》,荣获二等奖。</p><p class="ql-block">“美学三杰”~邓以哲、朱光潜和宗白华三位大师均为家乡先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立《美学三杰纪念馆 》 打造皖江文化资源精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程少钧</p><p class="ql-block">摘要:安庆是皖西南重镇,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要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将当地宝贵的自然、人文资源与旅游业更好地结合起来。本文建议在安庆建立《美学三杰纪念馆》,打造皖江文化资源精品。与此同时,加快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强化宣传推介文化旅游的广度和深度,营造和谐宜人的旅游环境,吸引国内外更多的客人来安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投资兴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久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创新发展文化旅游。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注重历史文化遗存、历史名人、文博场馆等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创意开发,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调结构、转方式、促消费、扩就业、增收入的重要引擎,对建设美好安徽具有战略意义。”</p><p class="ql-block">安庆是皖西南重镇,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八百里皖江北岸唯一的中国旅游城市。清末民初以来,安庆涌现出陈独秀、邓石如、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方苞、刘大魁、姚鼐、张恨水、黄镇、赵朴初、邓稼先和严凤英等名流巨星。安庆市现有人口416万,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政策优势,安庆的旅游业近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安庆正在着力创建“人文山水”、“生态旅游”两大品牌。2013年,安庆市首次入围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榜单。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与旅游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步伐迎头赶上。</p><p class="ql-block">一、建议在安庆建立《美学三杰纪念馆 》,打造皖江文化资源精品</p><p class="ql-block">谨此简要介绍安庆籍三位美学大家生平和成就:</p><p class="ql-block">(1)美学泰斗邓以蛰先生</p><p class="ql-block">邓以蛰,字叔存,1892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郊五横乡,是中国现代美学重要的的奠基人,有中国美学泰斗之赞誉。他是清代大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的五世孙,出身于翰墨世家。邓以蛰早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邓以蛰回国后入清华大学任教,不久任安徽教育司长。他于1919年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哲学与美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后,邓以蛰相继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曾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之后,他转任‌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p><p class="ql-block">邓以蛰将画史与画学、书史与书学紧密联系起来研究,对中国书画理论进行现代性的学术研究,提出了中国书画历来就</p><p class="ql-block">有着相当完整和系统的美学理论,其美学思想中融汇了西方美学思想的超功利原则,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邓以蛰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贡献,他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与‌鲁迅、‌朱光潜、‌闻一多等文化名人交往甚密,并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与‌钱钟书、‌林徽因等人成为好友。他的艺术观点和创作实践深受家族传统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父亲邓艺孙和高祖邓石如的书画艺术对他的影响深远。1965年,他将家藏有关邓石如的书画作品及文物二百余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p><p class="ql-block">邓以蛰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的父亲。邓稼先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提到,父亲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除了学习小学课程外,还让他读四书五经、背诵古诗词,并学习英文和‌数学,为他打下了全面的文化基础。‌</p><p class="ql-block">‌邓以蛰于1973年5月2日逝世,享年82岁。他的逝世不仅是中国美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文化和教育界的一大遗憾。‌</p><p class="ql-block">(2)美学巨匠朱光潜先生</p><p class="ql-block">‌朱光潜(1897年10月14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人。20世纪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他的学术领域涵盖了美学、心理学、哲学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朱光潜的学术生涯始于‌香港大学,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深造,获得文学和哲学学位。回国后,他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学府的教授,并在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成为该校的一级教授。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美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p><p class="ql-block">朱光潜的生活态度和学术追求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和美学思想。他强调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提倡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来丰富和发展美学理论。他的工作不仅限于学术研究,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教育工作,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成员,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朱光潜的一生是对美学不懈追求和奉献的缩影,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为后人树立了榜样。‌</p><p class="ql-block">(3)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p><p class="ql-block">宗白华(1897年12月15日—1986年12月20日),本名宗之櫆,字白华、伯华,他父亲是江苏常熟人,母亲是安徽安庆人。他出生于安庆市小南门。他是‌中国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京大学哲学系代表人物。宗白华的生平及成就如下:</p><p class="ql-block">教育背景: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1920年—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p><p class="ql-block">职业生涯:回国后,自30年代起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1949年—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之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后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p><p class="ql-block">主要贡献:宗白华把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特色归结为“充实”与“空灵”,“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他对中国魏晋玄学中的美学思想给予了特殊的注意,着重研究了中国艺术中的意境和空间意识问题。‌</p><p class="ql-block">著作:宗白华的著作包括《宗白华全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其中《美学散步》和《艺境》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p><p class="ql-block">(宗白华先生在著作中几次写道:我是安庆人,因为我母亲是安庆人。我出生在安庆市小南门,在外祖父方守敦(民国大儒)家长大。后因父亲工作变动,迁至南京。)</p><p class="ql-block">二,在安庆建立《美学三杰纪念馆》的重要意义及广泛影响</p><p class="ql-block">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1892年至1897年这五年间,在安庆市小南门到市郊五横乡,直至枞阳县(2016年划归铜陵市)麒麟镇。在这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接连诞生了三位不仅在全国文化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哲学、美学界功勋卓著并作出巨大贡献的开山鼻祖,而且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美学大师。这样的奇迹——亘古未有,举世难寻。究竟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上参的安排?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忽然间我想起——安庆屡被古代文人墨客誉为“龙山风水,人杰地灵”,或许不无道理。这样的人间奇迹,不仅是安庆的骄傲,也是安徽的骄傲。</p><p class="ql-block">2016年党中央在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文化自信”。因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学又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最为鲜活、最为通灵的一门思辨性、基础性学科。</p><p class="ql-block">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写道: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说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p><p class="ql-block">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做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p><p class="ql-block">三,建立《美学三杰纪念馆》的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1、选址:根据安庆市目前的城市规划和现状,可初步考虑放在城东莲湖风景区,即安庆市科技馆和黄镇纪念馆附近便 于外省市游客和本地居民观瞻。</p><p class="ql-block">2、纪念馆规划要在落实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规模、功能分区、建筑风格等因素,确保既具有纪念意义,又能满足游客的需求。</p><p class="ql-block">3、展览内容应以三位大师在美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和出版的著作为主线,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影音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他们从赴海外求学到回国在清华、北大等高校任教和在研究机构工作取得的成就。</p><p class="ql-block">4、文物征集和保护:主办方应积极征集三位大师在教学和生活中的趣闻轶事,以及在社会上产生的广泛影响,包括有价值的实物如书桌、书柜、照相机、文具等等。</p><p class="ql-block">5、合作与交流:纪念馆可与其他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美学发展的动向和最新成果,提高纪念馆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p><p class="ql-block">6、资金筹措:纪念馆的建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p><p class="ql-block">结束语:有位哲人说,“一切都可能湮灭,只有美才是永恒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8.8</p><p class="ql-block">作者:程少钧 手机:13956507219</p><p class="ql-block">单位:原任安庆石化总厂教育处处长,已退休;</p><p class="ql-block">现为安徽省老年书画联谊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安庆市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