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掠影

玉兴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南极探险巡游,四个分团按照各自的计划行程分头行动,我们分团开启了南美四国(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游程。分团23人(含一名领队)主要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年龄大多65岁至75岁之间,可以说是个老人团。由于有了共同的十三天南极游,相互之间都比较熟悉,氛围和谐,如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南美四国游首先走的阿根廷,先后去了乌斯怀亚及所在的火地岛、布宜诺斯艾利斯、伊瓜苏,除布宜诺斯艾利斯停留两天(去南极前停留一天,南极回来停留半天),其余都不到一天,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日子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去机场的路上。短暂的几天,阿根廷给我们的直观印象是经济发展遇到了困难,汇率飙升,有钱人纷纷出走,福利下降等等。然而,尽管如此,从城市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看,似乎并不是很糟糕,至所以这样,主要是阿根廷的家底相对较厚,有较好的资源禀赋。据当地导游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国家已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当时在贝隆军政府的统治下以及后面的历届民选政府大搞福利政策,居民水电气免费,交通看病免费,住房免费等等,人们衣食无忧,滋长了不思进取懒惰思想,加上南美人生性散漫,安于现状,缺乏忧患意识,经济上完全开放,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受国外垄断资本控制打压和超级<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利政策造成的入不敷出,</span>发展逐步停滞,经济不振国力下降,形成了如今的民富国穷局面,掉入了经济学上的“中等收入陷阱”。九十年代以前,南美四国发展排名是ABCB(国家英文首子母),如今则是CABB(秘鲁始终垫底)。但是痩死的骆驼比马大,从表面看依然繁华,相比巴西、秘鲁富有,街上极少看到流浪者。</p> <p class="ql-block">玫瑰宫即阿根廷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国会广场</p> <p class="ql-block">布宜诺斯艾利斯街景</p> <p class="ql-block">博卡足球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博卡足球俱乐部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乌斯怀亚世界未日”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乌斯怀亚唯一的中餐馆</p> <p class="ql-block">火地岛泛美公路最南端</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伊瓜苏市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乘大巴离开前往巴西伊瓜苏国家公园,游览世界最大的伊瓜苏大瀑布,谁知天公不作美,刚入公园一场大暴雨倾盆而下,然后转中雨一直下到下午乘飞机离开,让我们领略了南美雨季的问候。下午我们乘飞机经停圣保罗前往巴西最大的城市里约热内卢,来到现代桑巴舞的发源地。里约热内卢曾经是巴西1763年至1960年及葡萄牙帝国于1808年至1821年的首都,这里东南濒临大西洋,海岸线长达636公里。里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在里约先后游览了著名的景点由耶稣山、糖面包山与海滩组成了“两山一滩”。其中的耶稣山又名驼背山、基督山,正式名为科科瓦多山,山高709米,是观光里约热内卢的最理想地方,山顶为世界著名的里约热内卢耶稣像。耶稣像高70米,宽40米,重量超过两百吨,是为纪念巴西独立运动成功而建,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里约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糖面包山因形似法式面包而得名,是里约的象征之一。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山高394米,上山必须搭乘两段缆车,在山顶可将里约全景尽收眼底。科帕卡巴纳海滩是巴西著名网红地,里约人的休闲胜地,许多当地人假日拖家带口可以在海滩待上一天,这里有各种小吃摊,各种运动设施,<span style="font-size:18px;">躺在遮阳的躺椅上,吹</span>着海风享受着蓝天白云,加上完善周到的服务,好不惬意!当我们衣冠楚楚走进这片人人只着片褛的网红地,人们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反而我们十分尴尬,拍了些照片匆匆离开。里约的塞拉隆彩色阶梯和里的大教堂也颇有特色值得一去。当然,作为著名的巴西烤肉必须安排上,至于好吃程度见仁见智,我感觉一般般,只是体验一下而已。</p> <p class="ql-block">伊瓜苏瀑布</p> <p class="ql-block">耶稣山</p> <p class="ql-block">鸟瞰里约</p> <p class="ql-block">耶稣山小火车,轨道最大坡度70多度,完全靠齿轨爬行。</p> <p class="ql-block">糖面包山</p> <p class="ql-block">糖面包山缆车</p> <p class="ql-block">海滩一角</p> <p class="ql-block">塞拉隆彩色阶梯</p> <p class="ql-block">里约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穹顶</p> <p class="ql-block">品尝烤肉</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朝阳</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网红涂鸦街小品</p> <p class="ql-block">  12月9日,乘晚上航班从里约热内卢飞巴西亚马孙州首府玛瑙斯市,注意!这里没有写错字,自美国著名电商公司亚马逊注册了这个商标名称后,巴西原来所有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亚马逊的</span>冠名全部停用,否则侵权。无奈巴西只得将亚马逊改成亚马孙。这座城市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盆地,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巴西新兴的工业城市,国内美的、奇瑞等公司均有投资。内格罗河和索里芒斯河在玛瑙斯交汇,交汇处到大西洋入海口这段河流即为著名的亚马孙河,6400公里长,是世界第一大河。两条支流由于温度和盐碱度不同,在交汇处出现泾渭分明的黑色和黄色水带奇观。10日我们乘船畅游了亚马孙河;走进了印地安人部落,观看他们具有鲜明特色的舞蹈;进入热带雨林探秘;参加手钓食人鱼和巨骨舌鱼等特色活动。第二天参观了玛瑙斯大剧院,印地安人愽物馆和自由市场,晚上乘飞机飞圣保罗。</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玛瑙斯市</p> <p class="ql-block">两河交汇处奇观</p> <p class="ql-block">与印地安酋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民族舞蹈</p> <p class="ql-block">印地安帅哥</p> <p class="ql-block">主客合影</p>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探奇</p> <p class="ql-block">“上钩了”</p> <p class="ql-block">百年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  12日一早,在睡了三个小时睡眼朦胧中搭乘早班飞机,翻越安第斯山脉,中午时分来到了太平洋东海岸的秘鲁首都利马。在机场往市区的道路上,直觉象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的我们国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沿途建筑杂乱无章,由于极少降雨(全年降雨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城市建筑灰头土脸,交通拥堵不堪。秘鲁是南美四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下午参观了总统府、军事广场、大教堂和圣马丁广场后,乘大巴车沿太平洋海岸前往皮斯科。翌日船游鸟岛、巨型烛台岩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与警察合影</p> <p class="ql-block">  秘鲁钦查鸟岛距皮斯科20公里的太平洋上,三个小岛总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上面栖息着600万只各种鸟类,日积月累鸟粪厚达30米,鸟粪中丰富的氮和磷酸盐是上等肥料,十九世纪下半叶出口欧洲,至1888年累计出口1200万吨,成为当时秘鲁国家主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80%。据当地导游介绍,到后来一克鸟粪可以换3美元外汇,不夸张地说,当时是鸟粪养活了秘鲁人。现在鸟岛鸟粪资源接近枯竭,已停止开挖并由政府封闭管制。</p> <p class="ql-block">烛台岩刻</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乘飞机来到了曾经的印加古都、山城库斯科市,现是库斯科省首府所在地,也曾是印加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当时被誉为“世界的肚脐”(意为中心),其地位远高于马丘比丘。16世纪初被西班牙征服后,许多用大量黄金白银装饰建造的建筑遭受疯狂掠夺,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文化遭毁灭性破坏,现仅存少数零星遗址。由于马丘比丘(国王的夏宫)远离库斯科,入侵者未发现,所以相对完整的保存下来,造成如今马丘比丘影响超过库斯科的结果。游览了被西班牙占领后遭掠夺破坏所剩无几的古建筑和巨型石坻要塞,然后从欧雁台乘小火车来到了世界新七大奇观之一、著名的马丘比丘。马丘比丘印加语意为“古老的山头”,距库斯科西南130公里,建在海拔2400米的山脊上,由于印加人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据说在印加帝国时期是国王和贵族的夏宫。在西班牙殖民统治近300年里,一直未发现这处遗址,所以保存至今相对完好,否则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历史价值。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文化和自然双遗产。</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鸟瞰</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庙</p> <p class="ql-block">萨萨瓦曼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圣水殿</p> <p class="ql-block">米轨火车</p> <p class="ql-block">热水镇网红地</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p> <p class="ql-block">羊驼(草泥马)</p> <p class="ql-block">  16日晚,我们来到了南美游最后一站,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一下飞机进机场就感到整洁有秩序,<span style="font-size:18px;">道路通畅高速路较多,</span>城市建设规划也比较现代,绿化程度较高,高达310米的南美第一高楼矗立在市中心,恍若来到了长三角的某一个城市。第二天上午搭乘航班向西飞行近4000公里,来到了孤悬南太平洋被岛民称为“世界肚脐”的复活节岛。该岛呈三角形,长24公里,最宽处18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由三座死火山组成,岛上居民约2000人,受资源限制,岛上最大接待能力每天600人左右,因此每天只有一个航班进出。一下飞机,热情好客的当地人为每位游客献上花环,让我们有了宾至如归感觉。复活节岛主要看点就是大量的石刻雕像,当地人称作“摩埃”。一般石雕像高7-10米,重约30-60吨,最重高达90吨。经统计,现存所有摩埃有887座,绝大多数在复活节岛上。据考证,雕像距今已有四五百年以上,土著人当时雕刻如此多的摩埃,一是对先人的祭祀,二是各部落之间炫耀财富和实力。当时岛上尚处于石器时代,如何将如此重的雕像从施工的山上移到山下和海面?这个困扰人们多年的疑惑也被专家验证解开。回到圣地亚哥第二天,我们游览了相距120公里外、南美太平洋岸重要港口瓦尔帕莱索和海滨花园城市威尼亚。在智利,听到这么一个传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陆续有部分败军在南美人到福建招华工时来到智利做矿工,据说连家眷共有万人以上。他们被招到与秘鲁、玻璃维亚三国交界处的伊基克矿山当矿工,受尽折磨。1867年三国爆发了硝石和鸟粪资源争夺战,智利把矿工组织起来参加战斗,太平军的残部发挥了军事战斗能力和特长,最终帮智利取得了战争胜利,他们因此获得了智利国藉,并在伊基克市安居下来。今天,在伊基克市华裔占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有较大部分是当时太平军的后人。</p> <p class="ql-block">南美第一高楼科斯塔内拉塔</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在地球位置(中间偏下小黄点)</p> <p class="ql-block">著名15摩埃</p> <p class="ql-block">戴帽摩埃</p> <p class="ql-block">“会走的摩埃”</p> <p class="ql-block">能量石</p> <p class="ql-block">  20日晚,从智利圣地亚哥又飞回巴西圣保罗,第二天参观了市容和网红地后,晚上搭乘埃航航班经停亚德思亚贝巴于23日下午四点半平安到达浦东机场,至此,历时34天南极南美游顺利结束。</p><p class="ql-block"> 2025.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