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标要求 优化作业设计——例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刘英小学教育集团水东校区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师具备优秀的作业设计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在1月7日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刘英校区的优秀教师——王耀亿,为我们校区的作业设计优化开启新的路径。</p> 王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作业设计的原则和作业设计的策略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一、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原则</div> 1.紧扣教材,落实单元语文要素<br>  作业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掌握每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如识字、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通过作业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单元目标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br>  2.立足课堂,体现导学助教功能<br>  作业设计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辅相成,既能作为课后复习巩固的手段,也能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做铺垫。通过预设问题、总结归纳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化对课堂内容的理解。<br><br> 3.重视展开学生思维过程<br>  作业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记忆,更要注重培养其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表达个人观点,促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br>  4.体现弹性,倡导差异分层发展<br>  认识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作业设计应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提供选择性的作业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上获得成就感,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h3 style="text-align: left;">二、素养立意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h3> 1.融合多元智能,促进全面发展<br>  结合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等多种智能类型设计作业,如通过绘画表达诗歌意境、用数学逻辑分析故事情节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展现并发展多方面的能力。<br>  2.强化阅读,培养深度理解能力<br>  设计包含预测、提问、总结、联系个人经验等策略的阅读作业,鼓励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提高信息筛选、逻辑推理和情感共鸣的能力。<br><br> 3.实践操作,增强语言运用能力<br>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课题研究等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语言,增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同时加深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br>  4.跨学科整合,拓宽知识视野<br>  结合历史、科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知识设计作业,如结合历史背景解读古文、用科学原理解释童话现象等,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br><br> 5.鼓励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习惯<br>  设计自我评估表、学习计划制定等作业,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提供线上学习资源链接,鼓励学生探索课外知识,形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p class="ql-block">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雷校的这句话,不仅是对我们这次学习的总结,更是对我们未来行动的指引。雷校鼓励我们,要积极开展作业设计的研究,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战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作业设计能力。他相信,只有当我们用心去设计每一份作业,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收获成长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引导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将这份收获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p> 图/文:孔令艳<br>一审:吴勇珍<br>二审:郑洁<br>三审:雷卫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