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漂亮国东部:美国国家美术馆

开口笑

<p class="ql-block">美国国家美术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是一座享誉世界的艺术殿堂。收藏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的大量艺术珍品,包括绘画、雕塑、素描等多种艺术形式。有众多大师的杰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能在这里找到,</span>如达芬奇、拉斐尔、梵高、毕加索等。美国国家美术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卓越的展览和广泛的文化影响力,成为全球艺术爱好者必去的圣地之一,对推动艺术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0日上午参观美国国家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于美术馆大厅的核心位置,服务台静静伫立,仿若一座温暖的灯塔,为每一位访客照亮艺术之旅的前路。深棕色的台面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其上摆放的鲜花,为整个空间点缀了一抹灵动的亮色。服务人员们面带微笑,眼神中满是热忱与专业,时刻准备为访客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周边的访客们来来往往,或咨询信息,或领取导览资料,在这一方天地里开启与艺术的美好邂逅。服务台的存在,不仅是提供便利服务的场所,更是美术馆传递关怀与热情的窗口,让每一位踏入此地的人都能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馨与舒适。</p> <p class="ql-block">在服务台惊奇地发现有中文版的馆内地图,大喜过望,这给我们参观美术馆带来极大的便利😊👍🌷</p> <p class="ql-block">步入美术馆大厅,仿若置身于艺术与宏伟构筑的神圣殿堂。穹顶如苍穹般壮丽,精巧的几何图案有序铺陈,似在诉说着美学的深邃韵律。</p> <p class="ql-block">大厅里,黑色立柱巍峨挺立,仿若古希腊神话中的擎天之柱,庄重而肃穆,支撑起这空间的雄浑与大气。中央的喷泉,宛如灵动的诗篇,水花轻舞,奏响一曲自然与匠心交融的乐章。雕塑于喷泉之上卓然傲立,以其独特的姿态,凝聚着艺术的永恒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厅内那一排巍峨立柱,宛如时光的守护者,庄重而肃穆。它们身躯黝黑,纹理细腻且深邃,似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道纹路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立柱顶端,精美的涡卷装饰优雅舒展,仿佛是古典乐章里灵动的音符,为其增添了一抹灵动与华丽。这些立柱不仅以雄浑之力支撑起大厅的恢宏架构,更以其独特的美感,成为空间中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彰显着古典建筑的深邃魅力与永恒价值。</p> <p class="ql-block">大厅内光影交错,人们的身影在这梦幻之境中穿梭,似是在历史、艺术与现实间悠然漫步。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高雅与庄重的气息,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无与伦比的精致与华美,令人沉醉于这殿堂级的艺术氛围之中。</p> <p class="ql-block">踏入美术馆的过道,仿若步入了时光与艺术交织的梦幻之境。穹顶之上,巨大的玻璃天窗如同一方澄澈的天空之镜,将自然之光温柔倾酒,赋予空间以灵动的气韵。四周的拱形结构,线条优雅而流畅,似是岁月精心雕琢的杰作,彰显着古典建筑的庄重与华美。这过道亦艺术感拉满。</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展出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雕塑《小天使》,由艺术家安德烈亚•费尔莫科创作。它通常被视为华盛顿国家艺术博物馆的珍藏之一,展现了细腻的工艺与生动的形态。</p> <p class="ql-block">雕塑《十四岁的小舞者》,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的作品,德加以描绘芭蕾舞女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雕塑《狩猎女神》,也称作洛伦茨尔雕塑。它通常展现的是狩猎女神的优雅与力量,姿态生动,线条流畅。作为一件艺术品,它融合了精湛的雕刻技艺与深刻的文化内涵,是雕塑艺术中的瑰宝。狩猎女神在神话中象征着勇敢与自由,此雕塑也承载着这些寓意,深受艺术爱好者和文化学者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油画《拿破仑一世》,由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创作。它描绘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和政治领袖拿破仑·波拿巴的形象。该作品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展现了安格尔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捕捉。</p> <p class="ql-block">乔治·华盛顿的肖像画。乔治·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在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等方面有着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达芬奇的真迹名画《吉内文拉·班琪》,班琪是15世纪佛罗伦萨的一位贵族。达芬奇为她创作的这幅肖像画与《蒙娜丽莎》齐名。这也是在美国能见到的唯一一幅达芬奇画作。</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内的西餐厅,宛如一方静谧而雅致的艺术角落。踏入其间,柔和的光线透过顶部天窗洒落,给整个空间披上一层温馨的薄纱。中央一尊优雅的雕塑静静伫立,似在诉说着艺术的低语,与周围的绿植相映成趣,营造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妙氛围。餐桌边,人们或轻声交谈,或静静品味美食,在艺术的环抱中享受惬意时光。这里,不仅是品尝美味的场所,更是一处能让心灵得到休憩与滋养的所在,美食的香气与艺术的气息交织弥漫,为每一位宾客带来独特而难忘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10日中午在这里享用西餐</p> <p class="ql-block">有幸在美术馆遇见《巴黎1874: 印象派时刻》纪念特展。展览展示了法国印象派的起源,被认为是现代绘画诞生的激进展览。汇聚了印象派历史上重要级人物:保罗·塞尚、埃德加·德加、克劳德·莫奈、贝尔特·莫里索、米卡耶·毕沙罗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等核心成员及同时代艺术家的130件画作真品,回顾了欧洲现代绘画的诞生时刻。为了纪念印象派绘画诞生一个半世纪,于今年3月至7月在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举办了纪念特展,此为2024年9月8日至2025年1月19日在美国举办的第二次展览。</p><p class="ql-block">展览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印象派早期所受到的批评和发展历程,理解印象派在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变革意义,以及它对后续艺术流派的影响。促进了不同地区观众对法国印象派艺术的欣赏和理解,加强了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与对话,让更多人感受到印象派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通往《巴黎1874: 印象时刻》展的过道,远处隐约可见的展馆,似在散发着神秘的吸引力,引领着人们踏入更深的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的庭院,仿若一方被艺术与自然眷顾的隐秘桃源。踏入其中,一座精美的雕塑喷泉率先映入眼帘,其上雕刻的天使灵动逼真,似在轻盈舞动,为庭院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p> <p class="ql-block">庭院四周,绿植郁郁葱葱,形态各异的叶片相互交织,构筑起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致。高大的植株与低矮的灌木错落有致,在阳光的轻抚下,光影斑驳。喷泉潺潺的流水声,与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宛如一曲悠然的乐章,为这静谧的空间更添诗意。这里是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之地,让每一位来访者皆能在此寻得内心的宁静与艺术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巴黎1874: 印象时刻》纪念特展以“两个展览的故事”为主题,将1874年官方沙龙展与“无名氏画家、雕塑家及雕刻家协会”组织的印象派展览进行对比,呈现出更复杂、有趣的艺术史。通过展出首届“印象派展览”中的多件参展作品,重现1874年巴黎艺术的繁盛景象,为观众沉浸式感受1874年充满活力的巴黎艺术作品提供的唯一场景。</p> <p class="ql-block">为了不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许多观众特意赶来参观,欣赏世界级著名绘画佳作。展馆门口排起了长龙,需排队等待半个多小时,但参观者仍络绎不绝,期待在这场赏心悦目的绘画盛宴中得到艺术上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的画作《印象·日出》,创作于1872年,陈列在入口处正中间的显著位置。这幅画不仅是艺术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当年被评论家讽刺为“连壁纸的草稿都不如”,却意外地成就了“印象派”这一艺术史上不朽的名称。画幅虽不大,但画面中的港口场景,船只、桅杆和烟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一轮鲜红的太阳将水面和天空染成彩色。</p> <p class="ql-block">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蒙马特春天早晨的林荫大道》。莫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层次,展现了蒙马特林荫大道春日早晨的景象,画面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与树木、建筑相互映衬,弥漫着印象派特有的光影氛围,体现了他对城市景观中光影和色彩瞬间变化的敏锐捕捉。</p> <p class="ql-block">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作品。画中展现了海港的场景,海面有许多帆船,岸边聚集着人群。莫奈以其独特的笔触和对光影的捕捉著称,这幅画体现了印象派注重瞬间印象和色彩变化的风格特点。</p> <p class="ql-block">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罂粟花田》。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印象派注重对光线、色彩和瞬间印象的捕捉。在这幅画中,莫奈以绚烂的色彩描绘了一片盛开的罂粟花田,绿色的草地与橙红色的罂粟花相互映衬,远处的天空呈现出柔和的色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氛围,体现了印象派的典型风格。</p> <p class="ql-block">莫奈的画作《铁路》,创作于1873年,画面中以火车为背后场景。</p> <p class="ql-block">埃德加·德加的画作《舞蹈课》,创作于1871年至1874年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卡米耶•毕沙罗的《蓬图瓦兹的公共花园》。毕沙罗是印象派的重要画家之一,此画展现了蓬图瓦兹一处公共花园的场景,人物散布其中,树木葱郁,体现了印象派注重光影和色彩瞬间变化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最后的晚餐》。画面中耶稣位于餐桌中央,门徒们整齐排列,达利用独特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对这一经典宗教题材进行了全新诠释,背景中形似悬浮手臂的结构和开阔的自然景观,增添了神秘奇幻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朱尔斯-布勒东创作的杰作《悬崖》,创作于1874年。画面中的女孩站在浅浅的岩石上,眺望着明亮的大海,深蓝绿色的海水映衬着静谧的悬崖,波浪在中间地带奔腾,充满了壮丽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法国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在边缘(埃德玛和珍妮)》是一幅水彩画和石墨画。莫里索是印象派的重要女性画家之一,她的作品常常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瞬间,画面呈现出柔和、细腻的风格。这幅画描绘了两个女性在户外休憩的场景,展现了莫里索对光影和色彩的敏锐感知。</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一幅幅大师之作静静悬挂着,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人们怀着敬畏与憧憬之心,放慢脚步,目光紧紧锁定在这些艺术珍品之上。有的驻足凝视,有的微微颔首,还有的静静坐在一旁,沉浸在这艺术的氛围中,任由心灵在色彩与线条间自由徜徉。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感受着大师们的创作魅力。</p> <p class="ql-block">卡米耶·卡巴约特-拉萨尔的《1874年沙龙》,创作于1874年。这幅画为我们提供了当年沙龙艺术展的实况,背景画展现了多幅传统题材的艺术佳品,衣着华美的中上层阶级观众悠然自得地漫步在沙龙场所,生动再现了当时的艺术场景。</p> <p class="ql-block">亨利·方丹-拉图尔的画作《静物与躯干和鲜花》,创作于1874年,画面中的静物和鲜花摆放得错落有致,色彩丰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的画作《午餐》</p> <p class="ql-block">阿盖斯特·雷诺阿的画作《舞者》,创作于1874年,画面中的舞者姿态优雅,色彩鲜艳,充满了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美国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的"Marie - Aline Gautreau - Duveneck /小姐》。萨金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肖像画家,擅长以细腻笔触和精妙色彩展现人物特质。这幅画中,小女孩身着黑色服饰,身旁有一只小狗,背景简洁,凸显出人物主体,体现了萨金特在肖像画创作上捕捉人物神态和气质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的油画作品《荷马和他的向导》。</p> <p class="ql-block">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画作《剧院包厢》,创作于1874年,这幅华丽的画作成为了特展海报的宣传画。画中一位女性,可能是一位富裕的妓女,身穿黑白褶皱的长袍,饰有蕾丝花边和淡粉色玫瑰。她若有所思地向外望去,苍白的脸庞和深蓝色的眼睛因一串串珍珠和镀金双筒望远镜而显得生动活泼,她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其他观众。</p> <p class="ql-block">漫步至美术馆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极具现代感的建筑外观。规整的几何造型搭配浅色石材,简洁而不失大气,彰显出独特的艺术气质。</p> <p class="ql-block">前方广场上,几座玻璃金字塔造型的艺术装置尤为夺目,它们似是从大地中生长而出,以独特的几何线条与通透质感,与建筑主体相互呼应。阳光洒落,玻璃折射出璀璨光芒,为整个空间增添了灵动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广场一侧,喷泉正欢快地舞动着,洁白的水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灵动的音符般跃动,奏响着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乐章。周边树木郁郁葱葱,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为这方艺术天地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自然色彩。美术馆的外景,正是艺术与自然、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的生动写照,吸引着每一位来访者在此驻足、欣赏。</p>